首页 理论教育 大棚气候变化与农作物管理

大棚气候变化与农作物管理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棚小气候变化特点与农作物管理要点一、大棚小气候变化特点冬春季有光照的天气,大棚内白天增温明显,最高气温与棚外平均可差15℃左右;夜间最低气温与棚外气温比较接近,平均相差1℃左右。

大棚气候变化与农作物管理

大棚小气候变化特点与农作物管理要点

一、大棚小气候变化特点

冬春季有光照的天气,大棚内白天增温明显,最高气温与棚外平均可差15℃左右;夜间最低气温与棚外气温比较接近,平均相差1℃左右。阴雨天气棚内外气温差别较晴天要平稳得多,最高气温平均相差8℃左右,连续阴雨天气相差更小点;最低气温相差2℃左右。大棚内气温分布也不是均匀的,一般棚边低于棚中间,上部低于下部,特别是晴天早晨气温最低时,棚内由地面到棚顶的垂直降温分布更为明显,大棚内以地温变化幅度最小。

二、大棚农作物管理要点

1.在晴到多云天气,大棚内外温差大,要根据各类作物可能造成的高温危害指标,设定揭膜温度,当达到该温度时及时揭膜,揭膜时先揭两头,再揭中间。如瓜类大棚一般升至29℃~30℃开始揭膜,瓜类最高临界温度在35℃,棚内温度达到或超过35℃易造成花芽发育不良。

2.在西南风气流控制下,虽然是阴天,但有漫射光仍会使棚内热量不断积聚,而且这种天气气温容易偏高,当阴转多云到晴时,棚内温度就会突升,最易因忽视而造成高温危害。因此,这种情况下必须随时掌握棚内温度变化,及时揭膜。(www.xing528.com)

3.大棚内最低温度只能比棚外提高1℃~3℃,当最低气温较低时,应关严大棚,必要时加盖二道膜、小拱棚和棚上铺设保温物等措施。特别要注意冷空气过后阴雨天放晴的早晨,由于棚内温度本身较低,加之较强的夜间辐射降温,棚内作物最易遭受冻害。

4.棚内空气流通性差、温度高,氨素化肥施后3~4天内会分解较多的氨气,同时长期密盖,棚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成分会锐减,不利于作物正常生长,所以遇到阴雨天气时,要创造条件,在中午通风换气。

5.利用大棚高温处理,可以防治黄瓜霜霉病。当棚内最低气温稳定在9℃以上,在中午把棚内温度控制在40℃~47℃之间,持续2小时左右,其中42℃以上维持1.5小时,45℃以上持续1个小时左右,高温控制2小时左右后应立即进行大面积通风换气。操作时高温指标和持续时间必须达到要求,高温控制期间棚内土壤必须湿润,该方法比药物防治的效果更好,增产也较明显。

6.冬春季节有冷空气影响时,有时会有大风。要注意收听(看)天气预报,及时做好大棚加固防护工作,防止大棚受到机械性损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