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蒲公英肉质根体芽菜技术

蒲公英肉质根体芽菜技术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蒲公英体芽菜栽培技术蒲公英具有很高营养和医疗保健价值,肉质根生产出体芽以其新鲜、富含营养和无污染为消费者青睐。但肉质根不肥大,不能生产优质的体芽菜,建议人工培育。蒲公英定苗后很快进入莲坐期,此期是为肉质根膨大关键阶段。肉质根的收获最迟应于上冻前完成。贮藏前期要防止温度过高引起肉质根腐烂或发芽。

蒲公英肉质根体芽菜技术

蒲公英体芽菜栽培技术

蒲公英具有很高营养和医疗保健价值,肉质根生产出体芽以其新鲜、富含营养和无污染为消费者青睐。

一、品质选择及采种

国外有一些蒲公英优良品种,如法国的厚叶品种,叶片大而肥厚。我国主要采集野生蒲公英种子,采种时选择叶片肥大、汁多色绿、锯齿较多和根茎粗壮植株采种栽培。于6月上旬至6月中旬,待花托由绿变黄时,于每天上午8、9点钟将花序剪下,放室内后熟一天,待花序全部散开,再阴干1~2天,用手搓掉冠毛,晒干备用。蒲公英留种应有固定种子圃地。

二、蒲公英肉质根的培育

用作生产体芽菜的肉质根可以到野外直接采集。但肉质根不肥大,不能生产优质的体芽菜,建议人工培育。

⒈播前准备。选择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为种植地。秋后净园并结合耕翻整地,每亩施入4000~5000kg腐熟的优质农家肥。翌年土壤化冻后按1.2m做畦,待播。

⒉播种。当土温达到10℃以上时开始播种。在畦内开浅沟2~3cm,沟距10cm、宽10cm,踏实浇透水,将种子掺细沙拌均匀,撒播于沟内,覆土2~3cm,最后在畦的两边插上竹弓片,盖上塑料薄膜,以保持蒲公英萌发的最适温度。

⒊苗期管理。播种后约9~12天出苗。幼苗出齐后,去掉薄膜并及时中耕除草、追肥浇水,促使苗子生长旺盛。当蒲公英幼苗进入2~3片、5~6片和7~9片真叶期时,应结合中耕除草分别进行3次间苗,最后一次按株距5cm、行距10 cm选壮苗定苗。间苗、定苗后一般均需及时浇水。定苗后每平方米追尿素15~20g,磷酸二氢钾6~8g,结合追肥再浇一次水。此期应防止徒长与倒伏,并结合中耕,及时除草。(www.xing528.com)

⒋蹲苗与田间管理。蒲公英定苗后很快进入莲坐期,此期是为肉质根膨大关键阶段。此后一段时间不浇水,直到肉质根进入迅速膨大期。田间管理重点主要是清除杂草和肥水管理。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和土壤墒情及时浇水追肥,也可采用叶面喷肥。播种当年不采收,以促其繁茂生长、肉质根粗大,以利来年生产出优质的体芽菜。

病虫害防治。蒲公英抗病虫能力极强,一般很少发生病虫害。如出现蚜虫,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如发现斑枯病,应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6、肉质根的收获与贮藏。肉质根的收获最迟应于上冻前完成。将挖出的根株进行整理,摘掉老叶,保留完整的根系及顶芽。与此现时,应准备好贮藏窖,最好选择背阴地块挖宽1~1.2m、深1.5m(东西延长)贮藏窖。将肉质根放窖内码好,高不超过50cm。贮藏前期要防止温度过高引起肉质根腐烂或发芽。贮藏后期要防冻。

三、蒲公英囤栽技术

⒈囤栽床准备。根据条件选择温度能稳定维持在8℃~25℃的各种保护设施。在设施内做好土厚40~50cm的栽培床,栽培基质用洁净的土壤或河沙等,最后设施内用烟熏剂消毒。

⒉囤栽方法。囤栽前应将肉质根提前一天从贮藏窖内取出阴晾。将蒲公英肉质根按长度分级,然后按级别一沟一沟地码埋,码埋间距2~3cm,埋入深度以露出根头生长点为度,码埋要整齐。码埋完毕后立即浇透水,浇水后2~3天插小拱棚、覆盖黑色薄膜。

⒊囤栽后管理。囤栽后管理主要是设施内温湿度调控。一般床内温度保持在15℃~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5%为好。温湿度的具体调控方法同一般的设施栽培。由于幼叶生长主要靠贮藏营养,所以该期内不用施肥,高产的关键是培育粗大、肥壮和充实的肉质根,并且冬季合理贮藏,减少营养消耗。

⒋收获。当叶片达到10~15cm时,用刀割取叶片,注意保护生长点。幼叶清洗后打捆包装上市。收获一般应在清晨进行,为延长市场供应期,可分期分批囤栽,这需一些冷藏设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