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花椒芽菜的生产技术

花椒芽菜的生产技术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花椒芽菜的生产技术花椒嫩芽、嫩叶油亮鲜绿,不施任何农药化肥,是纯绿色食品,是芽苗菜中的珍贵品种。采用传统方法栽培花椒芽菜,人们只能在很短时间内采集幼嫩芽叶,而且单位面积产量低,枝条杂乱,采摘困难,难以形成批量商品供应市场。利用一年生花椒苗木,采用密集囤栽技术,进行花椒芽的集约化生产,则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虫害主要为花椒蚜虫,严重时影响植株生长。采用槽式囤栽可提高地温,有利于花椒芽的萌发和生长。

花椒芽菜的生产技术

花椒芽菜的生产技术

花椒嫩芽、嫩叶油亮鲜绿,不施任何农药化肥,是纯绿色食品,是芽苗菜中的珍贵品种。花椒芽菜具有特殊麻香味,可以热炒、凉拌,也可以油炸或涮火锅,麻香宜人,开胃爽口,均具有独特风味和丰富营养。旧时曾列入皇室贡品,称为“一品椒蕊”。采用传统方法栽培花椒芽菜,人们只能在很短时间内采集幼嫩芽叶,而且单位面积产量低,枝条杂乱,采摘困难,难以形成批量商品供应市场。利用一年生花椒苗木,采用密集囤栽技术,进行花椒芽的集约化生产,则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采种

选择树势健壮、结实多、品质优良的中年树为采种母树,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当花椒果实呈紫红色时进行采摘。采收时将果实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阴干,使果皮自行裂开,种子脱离出果皮。花椒种子极忌高温曝晒。经过曝晒的花椒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甚至丧失发芽力。花椒种子为长圆形,直径为3~4mm,千粒重为17~18g,种子外有一层极薄的油皮,黑色有光泽,去掉油皮后,其坚硬外壳呈暗黑色,表面不平整。主要品种大花椒、小红椒和大红椒,都可以用来生产花椒芽,但实际生产中一般多选用小红椒品种。

二、种子处理

花椒种子寿命短,难于贮藏,用常规方法将种子密封在牛皮袋中,在室温下存放一年后,几乎全部丧失发芽力。另外,花椒种子种皮坚硬,富含油质,透气性差,发芽也很缓慢,因而在播种育苗前一般需要对种子进行层积处理(沙藏),其目的在于将种子在低温(0℃~5℃)、适宜湿度(50%~60%)和适当的通气条件下放置一定时间,以促进种子内部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从而增加种子发芽率和缩短种子发芽时间。层积处理的方法是把种子与5~6倍湿沙混合均匀,沙的湿度以可以用手捏成团但不出水为度。将与湿沙混合均匀的种子盛放在木箱或其他容易渗水的容器中,填入贮藏坑中,坑的深度以当地冻土层以下为准。贮藏半年就可播种育苗。

三、直播

直播场地应该选择背风向阳、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于土壤解冻后(3月下旬至4月初)趁墒播种,如果土壤较干旱,则应该提前浇水造墒。播种前要求翻耕土地,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500~5000kg,草木灰200kg,做成宽100~120cm的平畦,畦面要求平整。开沟条播,每畦3~4行,沟间距30cm,沟深5cm,沟底要求平整,深浅一致。将种子与沙土混合均匀,撒入沟底后覆盖细土1~2cm厚;也可做成120cm宽、10cm高的小高畦,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轻轻镇压种子后,覆盖1~2cm厚的细土。1m2的播种量为75~80g(发芽率≥80%)。地面覆盖草(麦)秸或地膜,以保持苗床湿润。出苗后揭去覆盖物,经层积处理过的种子15~20天即可出苗,当幼苗长到4~5cm高时进行间苗,苗间距为10~15cm。

四、育苗移栽

⒈播种。为了保证苗木质量,也可提前于2月上中旬采用营养钵或纸筒在保护地设施中进行播种。育苗基质为草炭和细炉渣以3∶1的比例配成的混合基质,1m3混合基质中加入三元复合肥2kg。在10×10cm的营养钵中装入五分之三体积的基质,浇透水后放3粒种子,上面覆盖2cm厚的基质。出苗后进行定苗(留1株壮苗),注意及时浇水,控制温室内温度在15℃~27℃。定植前7天进行低温炼苗,4月底至5月初(断霜后)定植。用营养钵在温室等保护地育苗,可比大田直播提早播种,增加苗木生长期,并且较易达到苗齐、苗壮的要求。

⒉定植。定植时应该选择光线充足、土层肥厚的沙壤地块。定植前2~3周将土地深翻,每亩施堆肥2500kg,腐熟鸡粪240kg,草木灰60kg。将土地整平,做成60cm宽的畦。定植前1~2天幼苗要浇透水,起苗或脱去苗钵时要求不伤根、不散钵,每畦栽两行,株距为15cm,每亩定植约1.5万株,定植后及时浇定植水。(www.xing528.com)

⒊定植后的管理。定植2~3天浇一次缓苗水。根据墒情,浇1~2遍水后中耕,注意近苗处要浅耕,以免伤根。6月份每亩施磷酸二铵10~15kg或三元复合肥10~15kg,7月份再施硫酸二铵20~25kg,施肥后要及时浇水。8月份是多雨集节,要注意田间排水。土壤积水,苗木易发生立枯病。

⒋防治病虫危害。花椒苗木病害主要有叶锈病,发病时叶背面出现锈红色不规则环状或散生孢子堆,严重时扩及全叶。可喷65%的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防治。虫害主要为花椒蚜虫,严重时影响植株生长。发现蚜虫可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杀。

五、一年生花椒苗木的囤栽技术

⒈起苗。4月下旬至5月初定植的花椒苗,到11月可长到60~100cm高,主茎基部粗可达0.5cm以上。11月中旬后,一年生花椒苗叶子全部脱落,此时即可起苗囤栽。起苗前要浇足起苗水并待土壤稍干爽时再起苗,以免损伤过多须根。囤栽苗木要求挺直粗壮,主根完整,须根较多。刨出的苗木尽量减少风吹日晒时间,及时根据苗木高矮将苗木分成三个等级(60cm以下;60~70cm;70cm以上)按等级将苗木囤栽到温室中。

⒉温室囤栽床的准备。一般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坐北朝南东西走向,囤栽的苗床应该做成南北走向。床面宽100~120cm,床间留有50cm宽的采摘作业通道。将囤栽床下挖10cm深,挖出的土堆放在作业通道上,准备囤栽。也可用砖拦成100cm宽、30cm深、南北走向的囤栽槽,槽内填充栽培基质。采用槽式囤栽可提高地温,有利于花椒芽的萌发和生长。囤栽前温室应该进行彻底消毒,一般每100m2面积用硫黄粉250g、锯末500g混合熏烟,并同时用百菌清烟雾剂熏棚,密闭12小时后通风。

⒊囤栽方法。一年生花椒苗木在囤栽中,以苗木中段萌发出的嫩芽最为粗壮。为了使抽芽的芽位下移,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也为了便于管理,囤栽时可将高60cm以下的苗木截取成50cm、60~70cm高的苗木截取成60cm、高70cm以上的苗木截取成70cm。剪截后的苗木按高矮分别囤栽,矮苗囤放在温室前部,高苗囤入温室后部,以合理利用光线。苗木对囤放随用土固定,要求植株排列整齐,囤栽深度以埋土至根茎部原土痕迹处或稍深为宜,囤栽时注意保持畦面平整,以便浇水。由于囤栽生产主要依靠苗木本身贮藏的养分形成产品,因此囤栽地块一般不要求施基肥,也不要求强光,只要保证适宜温度和水分即可,所以可采用高密度囤栽,一般每亩可囤苗10万~12万株。

⒋囤栽后管理。苗木栽后由于当时地温尚高,随即浇一次水。为了减少深冬时节浇水降低地温,水量要大,以浇透为度。一般自囤栽后至花椒芽采收盛期(春节前后)尽量少浇水。囤栽后为促使植株发芽,应保持温室内高温高湿环境。温度白天为27℃~28℃,夜间为15℃~20℃,相对湿度在90%为宜。可在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向苗木枝条喷雾2~3次。30~40天后,苗木发芽,发芽后白天温度保持22℃~25℃,夜间13℃~18℃,相对湿度降为80%,为使幼芽生长迅速并保持鲜嫩,每天午前可一次喷雾。

⒌花椒芽采收。囤栽后30~40天幼芽绽放并开始生长。一般每株苗木上从顶部往下可同时生出4~6个嫩芽,最多可达十余个。各个芽位同时生长,但以顶部芽长得最快、最粗壮。待幼芽长出5~6片小叶时为最佳采摘时间,此时嫩芽及嫩叶淡绿色,气味芳香,应及时将上部嫩芽采摘,以促进下部芽生长。采摘下的嫩芽、叶片应该注意保鲜,及时装入15×9.5×2cm的透明塑料盒中,于4℃冷藏保存。每株可产5~10枚嫩芽,芽重约30g,每亩囤栽10万株苗木,可产花椒芽约1000kg。

花椒芽的采收期一直可延续到第二年的4月,一般多在5月上旬结束采收,并将苗木重新栽于露地进行养根。刚移栽到棚外的花椒苗要适当遮阳防晒。入冬后再进行两年生苗木囤栽。通常三年后进行更新,重新采用一年生苗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