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测土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及实践效果分析

测土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及实践效果分析

时间:2023-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现测土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平衡施肥技术是一项较复杂的技术,农民掌握起来不容易,只有把该技术物化后,才能够真正实现。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不但能提高化肥利用率,获得稳产高产,还能改善农产品质量,是一项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技术措施。测土配方施肥,考虑到作物、土壤、肥料体系的相互联系,其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此,确定最经济肥料用量是配方施肥的核心。

测土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及实践效果分析

实现测土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

平衡施肥技术是一项较复杂的技术,农民掌握起来不容易,只有把该技术物化后,才能够真正实现。即测、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由专业部门进行测土、配方,由化肥企业按配方进行生产并供给农民,由农业技术人员指导科学施用。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直接买配方肥,再按具体方案施用。这样,就把一项复杂的技术变成了一件简单事情,这项技术才能真正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实践证明,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5%~10%,增产率一般10%~15%,高的可达20%以上。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不但能提高化肥利用率,获得稳产高产,还能改善农产品质量,是一项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技术措施。

测土配方施肥,考虑到作物、土壤、肥料体系的相互联系,其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作物增产曲线证实了肥料报酬递减律的存在。因此,对某一作物品种的肥料投入量应有一定的限度。在缺肥的中低地区,施用肥料的增产幅度大,而高产地区,施用肥料的技术要求则比较严格。肥料的过量投入,不论是哪类地区,都会导致肥料效益下降以致减产的后果。因此,确定最经济肥料用量是配方施肥的核心。(www.xing528.com)

2.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之间有一定的比例。有针对性地解决限制当地产量提高的最小养分,协调各营养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纠正过去单一施肥的偏见,实行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配合施用,发挥诸养分之间的互相促进作用,是配方施肥的重要依据。

3.在养分归还(补偿)学说的指导下,配方施肥体现了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的矛盾。作物的生长,不但消耗土壤养分,同时消耗土壤有机质。因此,正确处理好肥料(有机与无机肥料)投入与作物产出、用地与养地关系,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4.测土配方施肥又是一项综合性技术体系。它虽然以确定不同养分的施肥总量为主要内容,但为了充分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效益,施肥必须与选用良种、肥水管理耕作制度、气候变化等影响肥效的诸因素相结合,配方肥料生产要求有严密组织和系列化的服务,形成一套完整施肥技术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