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装饰形态的构成元素的分析介绍

装饰形态的构成元素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4装饰形态的构成元素6.4.1装饰形态的构成元素是点、线、面1.点的表现技法点在装饰形态中应用广泛。二是将点由大渐小或由小渐大,由密到疏或由疏渐密呈有规律的渐变排列,组成的线则具有虚实感和空间感。线在装饰形态中的运用,可以用以描绘形象结构,丰富形象层次,分割形象块面。图6-25线的装饰图6-26线的运用康定斯基3.面的表现技法面的表现技法是装饰形态的基本表现方法之一,应用颇为普遍。

装饰形态的构成元素的分析介绍

§6.4 装饰形态的构成元素

6.4.1 装饰形态的构成元素是点、线、面

1.点的表现技法

点在装饰形态中应用广泛。在我国传统装饰图案中,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图案,即可看到点的熟练应用。唐代地砖,瓦当以及宝相花的联珠装饰等,无一不表现出用点的巧妙。民间蓝印花布图案也多用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点来表现。现代印刷工艺中的网纹,也是通过点的大小、疏密的变化表现形象的。

点在装饰形态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点有不同大小的点,不同形状的点。点的形状同描绘工具有着密切的联系。点的描绘工具一般用毛笔、绘图笔等,也可以采用特殊材料为工具表现各种具有特殊形象的点。在装饰图案的表现中,规则的点具有统一的美感,不规则的点具有变化的美感。点可以组成图案形象的线,也可以组成图案形象的面。

(1)以点组成线的表现。

以点组成线的表现,一是以形状、大小相同的规则点,作等间隔的疏密一致的排列,组成的线整齐有序。点的排列越密,给人以线的感觉越强;反之,给人以线的感觉则减弱。二是将点由大渐小或由小渐大,由密到疏或由疏渐密呈有规律的渐变排列,组成的线则具有虚实感和空间感

(2)以点组成面的表现。

以点组成面的表现,一是以形状、大小相同的规则点,做疏密一致的均匀散布,组成的面单一平整。点的散布愈密,给人以面的感觉愈强;反之,给人以面的感觉则减弱。而是将点作由大渐小或由小渐大、由密到疏或由疏到密的渐变排列或散布,组成的面具有明暗渐变的虚实感、空间感。也可以表现退晕的灰色层次或晕染的效果,具有含蓄、细腻的美感。

以点构成的面或线,既可以直接表现装饰图案形象,也可以作底衬托装饰图案形象。靠近形象轮廓线的点越密,形象的清晰度愈高,识别性愈强;反之,形象的清晰度与识别性则愈弱。如图6-23、图6-24所示。

img224

图6-23 点的运用 康定斯基

img225

图6-24 点的装饰

2.线的表现技法

线在装饰形态中应用广泛,变化无穷。从新石器时期的彩陶纹,到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窗格、栏杆、花砖、花墙图案,以及蜡染、蓝印花布、挑花、刺绣等民间图案,无一不见线的应用,具有强烈的民族民间风格。战国时期的铜器、漆器,汉代的瓦当等,或庄重、或灵活、或精细、或朴实,充分体现了线所具有的丰富表现力。

千姿百态的线,一般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是直线,二是曲线,并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

在装饰形态中,线的表现多种多样,运用灵活。

(1)常用线的表现。

①均匀线:均匀线是一种粗细均匀、挺拔有力、无明显的起笔、收笔痕迹的线。有如国画中的“铁线描”,用以表现图案,使线条流畅自如,均匀整齐,具有规整之美。

②顿挫线:顿挫线是一种讲究起笔、落笔,用笔有急有缓,有轻有重的线。有如国画中“兰叶描”,用以表现图案,笔力顿挫,刚劲有力,富有动态感。

③抖动线:抖动线是一种具有自然的起伏、凹凸、粗细、顿挫、波动的线。用以表现图案,自然生动、富于个性,既有变化又有整体线型特征。

④复合线:复合线是一种由两条或两条以上、不同粗细的线复合而成的线,或一粗一细、或二粗一细等,在传统图案的表现中又称为“文武线”。用以表现图案,加强图案的视觉印象,充分发挥线的表现力。

(2)以线组成面的表现。

以线组成面的表现,一是相同粗细的线作等间隔的排列,组成的面单一平整。线的间隔愈小,给人以面的感觉愈强。反之,给人以面的感觉则减弱。二是将相同粗细的线,作由密渐疏、或由疏渐密的排列,或将不同粗细的线,作由粗渐细、或由细渐粗的渐变排列,组成的面具有明暗渐变的虚实感、空间感,表现出晕染效果并具有含蓄、细腻的美感。

(3)以线作空间层次的表现。

以线作空间层次的表现,一是由粗渐细、或由细渐粗的线;或由粗渐细再渐粗、由细渐粗再渐细的线,具有粗端近、细端远的空间感。二是以点组成的线为虚线,以单线为实线,或以细线为虚线,以粗线为实线,将其并置于画面中,虚者呈远感,实者呈近感,运用于图案可以表现出丰富的空间层次。

线在装饰形态中的运用,可以用以描绘形象结构,丰富形象层次,分割形象块面。线的变化,应根据形象的大小、结构、特征而定,同造型风格相协调。如图6-25、图6-26所示。

img226

图6-25 线的装饰

img227

图6-26 线的运用 康定斯基

3.面的表现技法

面的表现技法是装饰形态的基本表现方法之一,应用颇为普遍。在传统装饰图案中,汉代画像石就主要以面表现,造型浑厚、朴实、多取形象的侧面,十分注意动态,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民间工艺中的贴花、剪纸、皮影等,在面的应用上也各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面的影绘表现。

面的影绘既是图案写生的一种方法,也是图案的一种表现形式。面的影绘是以高度的提炼、概括、省略为基础,突出形象的外形特征,强调寓“神”于“形”,追求形象的形态与神态的表现。

面的影绘表现,特别注意形象的角度选择。两个以上的形象一般宜于并列,尽力避免重叠。若遇形象不可避免的重叠,则作“透叠”处理。有时,为了避免形象的单调,也可以将最能表现形象特征与结构的细部留白。但必须保持影绘的单纯、简练的特征,切忌繁琐。

(2)面的剪纸式表现。

面作剪纸式的表现,实际是剪纸技法的借用。阳刻,即以黑色表现形象实体,以空白表现空间。阴刻,即以黑色表现空间,以黑色所衬托、包围的空白表现形象实体,有如剪纸可以将阳刻,与阴刻综合应用一样,面的剪纸式表现也可以将黑白互换,表现形象的实体与空间。

(3)面的材质表现。

面的材质表现,是依据整体装饰形态的需要,一般可以采取平涂、晕染、退晕、撇丝等技法进行表现,另外还有一些特殊表现技法,如刷绘、粘色、拓印、浮彩、流彩、防染、拼贴等进行表现,可以创作出丰富的效果以满足整体画面的需要。如图6-27、图6-28所示。

img228

图6-27 面的运用 毕加索

img229

图6-28 面的装饰

4.点线面的综合运用与表现

点、线、面的综合运用,可以充分发挥如点的含蓄、细腻,线的飘逸、优雅,面的强烈、粗犷等各元素的不同表现特征,更具多样的变化和丰富的表现力,适应图案的不同内容与表现形式多样化的需要。

6.4.2 装饰形态的色彩

装饰形态的色彩以写生为基础,把自然色彩加以强化变换和转移,摆脱对自然色彩关系的依赖,表现创作者的主观意愿和感情,以理想化的手法和浪漫的情调去自由运用创作作品的色彩即装饰形态色彩。装饰形态的色彩弱化了真实性和逼真感,强调了人们对个性化的色彩的认识与感受,加强色彩的设计意识与认识意义。这一切都基于装饰图形的色彩需要及装饰形象塑造的色彩需要,由此去寻找最美的色彩因素与色彩关系,去重新组合再创造,人为地营造出一个煽情的色彩气氛,使色彩表现成为装饰有机的统一体。从而达到完美的装饰形态效果。对装饰形态色彩的研究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归纳:

1.装饰形态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对比与调和也称为变化与统一。这是装饰形态获得美的色彩效果的一条重要原则。如果画面色彩对比杂乱,失去调和统一的关系,在视觉上会使人产生不安定感,使人烦躁不安;相反,缺乏对比因素的调和,也会使人觉得单调乏味,不能发挥色彩的感染力。对比与调和,是色彩运用中非常普遍与重要的原则。要掌握对比与调和的色彩规律,首先应了解对比与调和的概念与含义,了解对比与调和的表现方式与规律。

(1)对比。

对比意味着色彩的差别,色彩的差别越大,对比越强,相反对比就越弱。所以在色彩关系上,有强对比与弱对比的区分。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三组补色,是最强的对比色。在这三组补色中,逐步调入等量的白色,就会在提高这三组补色明度的同时,减弱其纯度,成为带粉的红绿、黄紫、橙蓝,形成弱对比。在对比中,减弱一个色的纯度或明度,使该色失去原来色相的个性,两色对比程度就会减弱,以致趋于调和状态。色彩的对比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色相对比——从色环中的各色之间,可以有相邻色、类似色、中差色、对比色、互补色等多种关系。在色环中180度角的两个色为互补色,是对比最强的色彩(色环大于120度角的两色都属于对比色)。色环中呈90度角的两色为中差色(如红与黄、红与蓝、橙与黄绿等)。色彩中还有类似色(如深红、大红、玫瑰红等)和相邻色(如红与红橙、红与红紫、黄与黄绿等)。这类颜色包含的类似色素占优势,色相、色性、明度十分近似,对比因素不明显,有微弱的区别,属于调和的色彩关系。如相邻色的两色之间类同的色素逐渐减少,就会形成强弱不同的对比(如红与黄绿、红与青、黄与绿等)。类似色对比要比相邻色强一些,这类颜色在色环中在60度角左右。颜色中的红色类、黄色类、蓝青色类均为同类色。

色彩对比的强弱程度与对比的性质,可以改变单调平淡的色彩效果。互补色对比,色彩效果鲜明、强烈,使人们在视觉上的知觉度也越强,具有吸引力。我国的民间年画、建筑色彩,都采用这类对比方法取得使人醒目、强烈的装饰艺术效果。在19世纪后期印象主义画家中,赛尚的画常用蓝绿色与红赭色形成对比,与跃动的笔触相配合形成画面的旋律感,表达画家的激情。更高的鲜明辉煌的感人色彩,是由高纯度的红、橙黄与蓝绿等对比色关系而获得的,加上粗犷的笔法和线条的运用,使作品具有东方风味的装饰美特点。20世纪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绘画,运用多组单纯的高纯度对比色交错、并列、对照、呼应、均衡等方法,结合奔放的笔触和线条,产生非常强烈的刺激性的艺术效果。他们为竭力显示色彩的魅力和装饰效果,摒弃了对于形体的三维空间效果,甚至提出色彩是绘画的基础的观点。这在色彩画技巧与风格的发展中,开辟了以强对比色作为主要艺术语言,来显示其艺术个性与风格的新领域。由此可见,每个画家所采用的色彩对比与谐调的不同手法,是表现其艺术个性的重要方面。

②明度对比——即色彩的深浅对比,色彩的深浅关系就是素描关系。我们从颜料管中挤出来的每一种颜色,都已具有自己的明度。颜色与颜色之间有明度的差别,若从深到浅来排列,可以得到以下的顺序:黑、蓝、青紫、墨绿、黑棕、翠绿、深红、赭、草绿、钻石、朱红、橘黄、土黄、中黄、柠檬黄、白。如果每个颜料调入黑或白,就会产生同一色性质的明度差别;如果调入比这一颜色深或浅的其他颜色,就会产生不同色彩个性的明度差别。由此可见,色彩的明度对比,包含着相当丰富复杂的因素。辨别单色明度和明度对比比较容易,如果要正确辨别包含色彩纯度、冷暖等因素的明度对比,则并不容易。如果看十字路口红绿灯,红绿色相易辨,但红、绿的明度强弱一时分辨不出来。所以在色彩写生中,要正确及时地掌握不同个性的色彩明度推移、链接与对比关系,是需要经过严格训练的。根据色彩的明度变化,可以形成各种等级,大致可以分为高明度色,中明度色和低明度色类。在绘画中,不同等级的明度,可以产生不同类别的色调,即亮调、暗调、中间调。色调效果受明度对比因素的影响。为取得画面的均衡,就不能将明度强的和明度弱的色彩集中到画面的某一边或某一个部位,需要经过色调的交替,使画面通过对照、呼应的方法达到均衡、统一的效果。如图6-29、图6-30所示。

img230

图6-29 明度对比

img231

图6-30 明度对比 毕加索作品

③纯度对比——装饰画色彩的效果,是从相互对比中显示出来的。纯度对比,是指色彩的鲜明与混浊的对比。运用不鲜明的低纯度色彩来作衬托色,鲜明色就会显得更加强烈夺目。如果将纯度相同,色彩面积也差不多的红绿两对比色并列在一起,不但不能加强其色彩效果,反而会互相减弱。如果将绿色调入灰色来减弱纯度,红色才会在灰绿的衬托对比中更加鲜明。我们在雨天街头观察行人使用的五颜六色的雨披和雨伞,那鲜明纯度的色彩异常醒目、美丽,其原因就是受周围环境深暗的冷灰色调对比衬托的缘故。高纯度的色彩,有向前突出的视觉特性,低纯度的色彩则相反。相同的颜色,在不同的空间距离中,可以产生纯度的差异与对比。如观察处在近、中、远不同距离的三面红旗,近景中的红旗是鲜明的;中景位置的红旗与近景中的红旗相比较,则呈含灰的紫色;远景中的红旗,在相比之下,纯度更差,呈灰色。这是色彩因空间关系的变化,反映出色彩纯度变化而产生空间距离感。一个画面中,以纯度的弱对比为主要的色调是优雅的,所表达的感情效果基本上是宁静的;相反,纯度的强对比,则具有振奋、活跃的感情效果。如图6-31所示。

④冷暖对比——装饰画色彩的冷暖感,是来自人的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的生活经历。由此,色彩要素中的冷暖对比,特别能发挥色彩的感染力。色彩冷暖倾向是相对的,要在两个色彩相对比的情况下显示出来。在色彩写生过程中,认识色彩冷暖对比变化,主要是依靠相互比较的方法。晴天观察天色,若是紫灰色调子,一般地面或远山的天色,会显得暖一些,上边的天色会倾向于冷,有微弱的冷暖区别;一个受阳光直射,受光面偏暖,背光面偏冷,受光部强光部分又偏冷,背光面受蓝天光线反射的部分,显得更冷,而背光受地面阳光反射部分,却罩上一层暖色调。从色光的自然规律理解,可以通过观察,认识到色彩冷暖对比的规律,这在色彩学习中十分重要。如果不能认识并表现出这种冷暖色彩的对比关系,画面色彩就可能趋于单调。如图6-32所示。(www.xing528.com)

img232

图6-31 纯度对比

img233

图6-32 冷暖对比

冷暖对比可以有各种形式。如用暖调的背景环境,衬托冷调的主体物;或以冷调的背景环境,衬托暖调的主体物;或以冷暖色调的交替,使画面色彩起伏具有节奏感。

⑤面积对比——装饰画色彩的面积、形状、位置是与美术设计中的构成或绘画中布局结构相关联的因素。所谓色彩的面积,在设计或装饰画绘画中,一般比较明确,因为大多是采用色相单纯的平面色状,结合色块的形状,通过安排上的穿插,形成强弱、起伏的节奏效果。譬如,“万绿丛中一点红”,不但具有色相的补色对比,也有色彩面积的强对比效果。“丛与点”是形状与面积的对比。如在画幅中,处理“一点红”的位置,当然应在视觉的中心位置。

以上所介绍的各种装饰形态色彩要素的对比,都是在装饰构图的形式法则中,发挥其效果的。

(2)调和。

装饰形态色彩调和,就是色彩性质的近似,是指有差别的、对比的,以致不协调的色彩关系,经过调配、整理、组合、安排,使画面中产生整体的和谐、稳定和统一。获得调和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减弱色彩诸要素的对比强度,使色彩关系趋于近似,而产生调和效果。

对比与调和,是互相依存、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都是获得色彩美感和表达主题思想与感情的重要手段。在一个画面中,根据表现主题的不同要求,色调可以以对比因素为主题,也可以以调和因素为主题。在感情上的反映,一般积极、愉快、刺激、振奋、活泼、辉煌、丰富等情调,是以对比为主要的色调来表现的。舒畅、静寂、含蓄、柔美、朴素、软弱、优雅、沉寂等情调,宜用调和为主要的色调来表现。

同种色调和,是指任何一个基本色,逐渐调入白色或黑色,可以产生单纯的明度变化的系列色相。这种趋向明亮或趋向深暗的不同层次的颜色,可以称为同种色或同次色,有极度调和的性质。如果一组对比色,双方同时混入白色或黑色,纯度都会降低,色相个性会削弱,加强了画面的调和感。

相邻色、类似色的调和,色相、纯度、明度等色彩因素十分近似,对比特征不明显,属于调和的色彩关系。相邻色如红色与红橙、红与红紫、黄与黄绿;类似色如深红、大红、玫瑰红、朱红等。类似色的色对比稍强于相邻色。

无论什么颜色,与非彩色的黑、白、灰配置在一起,都可以产生调和的效果。

对比两色中,若混入同一复色,即含灰的色彩,那么对比各色就会向混入的复色靠拢,色相、明度、纯度、冷暖都趋向接近,对比的刺激因素因而减弱或消失。调和效果的加强与混入色量成正比。

对比色双方,若一方混入对方的色彩,或双方都混入对方的色彩,可以缩小其差别、减弱对比、趋向调和。

两个不调和的对比色之间,加入一个与两个对比色都能调和的色彩,就可以使不和谐的两个对比色谐调起来。如在红绿对比中,加入与红绿都能调和的黄色,红绿的对比强度就会减弱,而趋向调和。在摆设写生景物时,主体物中若有强对比不协调的色彩,在选择陪衬布时往往根据以上的规律,考虑适合的衬布色彩,使静物具有对比协调的整体色彩效果。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原则,在色彩实践中是一个重要且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上述所介绍的这方面的知识和色彩对比调和的一些方法,实际上只能起到一些启发作用。有关色彩各种形式的对比与各种方法的调和,是异常复杂的,所表达的主题与感情也是十分广泛的。我们只有在真正具有色彩的基础能力后,不断地在色彩实践中举一反三,逐步深入领会色彩的对比、谐调规律,才能充分发挥色彩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如图6-33~图6-35所示。

img234

图6-33 调和

img235

图6-34 同种色调和

img236

图6-35 相邻色调和

2.装饰形态色彩的视觉心理

不同波长色彩的光信息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通过视觉神经传入人的大脑后,经过思维,与以往的记忆及经验产生联想,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这就是视觉心理。

(1)共同感受色彩心理。

①装饰形态色彩的冷暖感。

色彩本身并无冷暖的温度差别,是人的视觉心理引起人们对冷暖感觉的心理联想。

暖色:人们见到红、红橙、橙、黄橙、红紫等色后,马上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物像,产生温暖、热烈、危险等感觉。

冷色:人们见到蓝、蓝紫、蓝绿等色后,则容易联想到天空、冰雪、海洋等物像,产生寒冷、理智、平静等感觉。

色彩的冷暖感觉,不仅表现在固定的色相上,而且在比较中还会显示其相对的倾向性。如同表现天空的霞光,用玫红画早霞那种清新而偏冷的色彩,感觉很恰当,而描绘晚霞则需要暖感强的大红色。但若与橙色对比,前面两色又都加强了寒感倾向。

人们往往用不同的词汇表述色彩的冷暖感觉,暖色——阳光、不透明、刺激的、稠密、深的、近的、重的、男性的、强烈的、干的、感情的、方角的、直线型、扩大、稳定、热烈、活泼、开放等。冷色——阴影、透明、镇静的、稀薄的、淡的、远的、轻的、女性的、微弱的、湿的、理智的、圆滑、曲线型、缩小、流动、冷静、文雅、保守等。如图6-36、图6-37所示。

中性色:绿色和紫色是中性色。黄绿、蓝、蓝绿等色,使人联想到草、树等植物,产生青春、生命、和平等感觉。紫、蓝紫等色使人联想到花卉、水晶灯稀贵物品,故容易使人产生高贵、神秘的感觉,至于黄色,一般认为是暖色,因为黄色使人联想到阳光、光明等,但也有人视黄色为中性色,当然,同属黄色相,柠檬黄显然偏冷,而中黄则感觉偏暖。

②装饰形态色彩的轻重感。

色彩的轻重感要与色彩的明度有关。明度高的色彩易使人联想到蓝天、白云、彩霞、花卉、棉花、羊毛等,使人产生轻柔、漂浮、上升、敏捷、灵活等感觉。明度低的色彩易使人联想到钢铁、大理石等物品,使人产生沉重、稳定、降落等感觉。

img237

图6-36 暖色调

img238

图6-37 冷色调

③装饰形态色彩的软硬感。

色彩的软、硬主要来自色彩的明度,但与纯度亦有一定的关系。明度越高使人感觉越软,明度越低则使人感觉越硬,但白色反而使人软感越低。明度高、纯度低的色彩有软感,中纯度的色彩也呈柔感,因为中纯度的色彩易使人联想起骆驼、狐狸、猫、狗等动物的皮毛以及毛呢、绒织物等。高纯度的色彩和低纯度的色彩都呈硬感,若这类色彩的明度又低则硬感更明显。色相与色彩的软硬感几乎无关。

④装饰形态色彩的前后感。

由于各种不同波长的色彩在人的视网膜上的成像有前后之分,红、橙等光波长的色彩在后面成像,感觉比较近,蓝、紫等光波短的色彩则在外侧成像,在同样距离内感觉就比较远。

实际上这是人的视错觉的一种现象,一般暖色、纯色、高明度色、强烈对比色、大面积色、集中色等使人有前进感,相反,冷色、浊色、低明度色、弱对比色、小面积色、分散色等使人有后退感。

⑤装饰形态色彩的大小感。

由于色彩有前后的感觉,因而暖色、高明度色等使人有扩大、膨胀感,冷色、低明度色等使人有缩小、收缩感。

⑥装饰形态色彩的华丽、质朴感。

色彩的三要素对华丽及质朴感都有影响,其中纯度关系最大。明度高、纯度高的色彩对比强、色彩丰富,感觉华丽、辉煌。明度低、纯度低的色彩对比弱、色彩单纯,使人感觉质朴、古雅。但无论何种色彩,如果带上光泽,都能获得华丽的效果。

⑦装饰形态色彩的活泼、庄重感。

暖色、高纯度色、丰富多彩色、强对比色使人感觉跳跃、活泼有朝气;冷色、低纯度色、低明度色使人感觉庄重、严肃。

⑧装饰形态色彩的兴奋与沉寂感。

色彩对人们影响最明显的是色相,红、橙、黄等鲜艳而明亮的色彩给人以兴奋感,蓝、蓝绿、蓝紫等色彩使人感到沉着、平静。绿和紫为中性色,没有这种感觉。色彩的纯度对人们的视觉效果有较大影响,高纯度色使人有兴奋感,低纯度色使人有沉静感。色彩的明度也不容忽视,暖色系中高明度、高纯度的色彩使人有兴奋感,低明度、低纯度的色彩使人有沉静感。如图6-38、图6-39所示。

img239

图6-38 高纯度 给人兴奋感

img240

图6-39 冷色调 给人庄重感

(2)装饰形态色彩的心理联想。

色彩的联想带有人们情绪性的表现。受观察者年龄、性别、性格、文化、教养、职业、民族、宗教、生活环境、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装饰画色彩的联想有具象联想和抽象联想两种:

①具象联想是指人们看到某种色彩后,会联想到自然界、生活中某些相关的事物。

②抽象联想是指人们看到某种色彩后,会联想到理智、高贵等某些抽象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