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形态构成教育的特征和目的介绍

形态构成教育的特征和目的介绍

时间:2023-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2形态构成教育的特征和目的1.2.1形态构成教育的特征教学时在形态的选择上趋向于抽象化、逻辑化和自由化,非常注重形态的组合训练,表现形态的多变性,锻炼学生的形态思维。

形态构成教育的特征和目的介绍

§1.2 形态构成教育的特征和目的

1.2.1 形态构成教育的特征

(1)教学时在形态的选择上趋向于抽象化、逻辑化和自由化,非常注重形态的组合训练,表现形态的多变性,锻炼学生的形态思维。

(2)形态构成教学实际上是三大构成中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整合教学,把平面、色彩和立体的单独授课串接起来,同时进行,理清每种构成和每个构成阶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平构、色构和立构的构成元素有时是很难区分的,往往某一因素有多层作用,受多重影响,最终设计在这些各方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成为一件整体统一的设计作品,结合教学方便学生全面了解构成艺术,使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有扎实的基础,同时提高处理多种关联因素的能力。

(3)注重学生的创意训练,设计本身需要有创新,而不仅仅是模仿,在学习、借鉴、参考的前提下运用创造性思维训练,使学生突破自我,挖掘自我想象的潜力,开辟新的思维领域

(4)充分发掘新材料和运用新科技,科技的进步离不开材料的创新,每次新科技与新材料的出现都能推动工业生产的进步和变革。艺术设计的活动既是艺术创造也是技术创新,积极利用新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新科技电脑的出现代替了许多人工的手工作业,运用电脑进行艺术创作也是科技发展为我们带来的便利,电脑使制作过程变得更快捷、更容易,但电脑并不是万能的,电脑不能代替手绘,在设计教育中,手绘技能仍是主体,如创意构思、形态设计、个性体现都需要手绘表现。现代设计教育把传统课程人工智能结合起来,这也是新时代构成教育的特别之处。

1.2.2 形态构成教育的目的

在现代艺术中只满足功能和技术上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独特的构思,合理的组合以及能创造美的感受。构成教育的全部活力始终以培养形态的创造力为中心思想,进行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学习训练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创造。

形态构成作为设计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重要的必修课,其教育教学的目的就非常明确了:对设计的基础造型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材料和构成手法把形态转化为有美的、有规律的艺术形象,运用形态构成要素进行创造,把直观思维和逻辑思维有机地结合,以形态造型实践为主体思想,通过学习、实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着重对形式规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重点开发学生们的构思创造能力,把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形成习惯,以开拓构思的独创性为思路,培养学生对形态的观察力、感受力、想像力和创造力,使感性与理性协同合作,开拓设计思路。形态构成教育最为重要的目的是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造型观念,以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为重心的形态构成教育的目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启发构思,开拓创新思维(www.xing528.com)

为了启发学生的开阔构思,首先学会观察事物,通过观察客观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以全面的视角进行造型活动。创造全新形象的关键是避免已有形态的复制,所以需要创造者了解造型规律,依据科学的审美原则和心理规律把形态要素做全新的创造。

2.提升空间感知能力和判断力

提升空间感知能力和判断力,必然要经受得住各方面的考验。空间感和判断力的提高应在良好的理性指导下,了解事物,感受事物,建立造型意识,造型意识有三个部分:

图像意识:图形、图识和图理;

实体意识:立体的多面性、虚实和体量感;

空间意识:空间的包容性和层次感,纵深感。

3.表现技术的学习和创造

在物质条件的限制下,将构思转化为艺术形象,需要技术和技能。对于技术,不仅要能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还应思考以极少的手段取得极大的效果。构成练习大部分时间是进行实验性的材料熟悉和技法锻炼,实践训练中,需适当引导学生对材料、工艺和造型的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