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神奇的木牛流马:三国演义绘说

神奇的木牛流马:三国演义绘说

时间:2023-12-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发明木牛流马,说明诸葛亮“长于巧思”,具有过人的聪明才智。魏军夺回木牛流马,却再也无法将它们驱动。正疑惑间,蜀军伏兵四起,夺回木牛流马,将它们的舌头扭回,继续向回赶,一会儿,一队扮作神鬼的蜀兵出来,驱赶木牛流马如风拥而去。《三国演义》里这种神乎其神的描写当然不可信,那么这个木牛流马为何物呢?巴蜀书社出版的《三国演义辞典》“木牛流马”条则说:“诸葛亮创制的两种规格不同的四轮车。木结构,用人推拉。”

神奇的木牛流马:三国演义绘说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不仅是个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个能工巧匠。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

(诸葛)亮性长于巧思,损益(改造)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

发明木牛流马,说明诸葛亮“长于巧思”,具有过人的聪明才智。《诸葛亮传》注引《诸葛亮集》,还录存了木牛流马的制造尺寸、方法,但是迄今为止,还没听说有人根据这个尺寸照样打造一个,也许是因为里面的一些术语,如“牛头”、“牛脚”、“肋长”等,对于后人来说太难理解的缘故吧。

三国演义》的第一○二回里,写到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并且用它们将司马懿大大戏弄了一番。诸葛亮造木牛流马,为蜀军源源不断地运送粮草。司马懿闻报大吃一惊,急忙派兵抢了几个,拿回营中研究,又令巧匠百余人将木牛流马拆开,依尺寸仿制,不出半个月,造了两千多个,也能奔走。于是魏军就驱驾这些木牛流马,到陇西去运粮,往来不绝,魏营军将,无不欢喜。谁知诸葛亮等的就是这一天,他派兵依计杀散魏运粮军兵,尽驱木牛流马而回,魏军救应人马杀来,蜀兵将木牛流马舌头一转,弃之而去。魏军夺回木牛流马,却再也无法将它们驱动。正疑惑间,蜀军伏兵四起,夺回木牛流马,将它们的舌头扭回,继续向回赶,一会儿,一队扮作神鬼的蜀兵出来,驱赶木牛流马如风拥而去。魏军认为“此必神助也”,无不惊畏。这一战,蜀军不但抢了许多粮草,而且大败魏军,最后连司马懿也因急急赶来救援而中了埋伏,差点儿丢了性命。这样写出来的木牛流马实在是太神了,小说中说它“宛然若活着一般,上山下岭,各尽其便”。

《三国演义》里这种神乎其神的描写当然不可信,那么这个木牛流马为何物呢?

清代学者俞樾在《茶香室三钞》中,转引了元人《事物纪原》的一段记载:

蜀相诸葛亮之出征,始造木牛流马以运饷。盖巴蜀道阻,便于登陟故耳。木牛即今小车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也,而民间谓之江州车子。

俞樾引了这段话后,发表意见说,《事物纪原》的这段记载和《三国志》注引《诸葛亮集》的制作方法相差很大,不知有何根据;但蜀道崎岖,真要按《诸葛亮集》所载木牛流马之法,恐怕行不通。也许《事物纪原》的说法更符合当时事实。(www.xing528.com)

现代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他在《中国通史》第二册中说:“木牛是一种人力独轮车,有一脚四足。所谓一脚就是一个车轮。所谓四足,就是车旁前后装四条木柱,行车停车时不容易倾倒。木牛能载一人一年的食粮,单行每天走三十里,群行走二十里,虽然很慢,推车人却不大劳苦。流马是改良的木牛,‘前后四脚’,即人力四轮车。流马能载四石六斗食粮,比木牛多载,一天大概也只能走二十里。原来车用两轮,诸葛亮改为一轮和四轮,确是新的创意,用慢而稳的车来节省运军粮的民力,也符合他那种谨慎的性格。木牛流马都很缓慢,经民间改良,成为常用的某种独轮车和四轮车,群行一天也能走几十里。有人以为奇物失传了,深为惋惜,其实有用的奇物一般是不会失传的。”

巴蜀书社出版的《三国演义辞典》“木牛流马”条则说:“诸葛亮创制的两种规格不同的四轮车。木结构,用人推拉。”

这样看来,木牛流马就是能够翻山越岭运粮用的车子,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神秘。

但是在后来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里,随着诸葛亮的一步步仙化,他所发明的木牛流马也具有了神奇的色彩。

比如元代《三国志平话》,说到诸葛亮兵出岐山(祁山),造木牛流马运粮,提木杵打一下可行三百步,司马懿派兵抢去十数支,照样打造了数百支,结果打一杵只能走几步。司马懿正发愁,忽然汉将周仓喝得醉醺醺地来下战书,司马懿命上好酒好肉,让周仓继续喝,直到大醉,才问驱动木牛流马有什么诀窍。周仓笑着说,蜀军驱木牛流马,提杵人都会念木牛流马经,又说提杵人都归他管,今晚回寨后愿写一份献来。司马懿一听大喜,送周仓三十贯金珠、两匹好马,还说木牛流马经写来后会有更大的功名富贵等着他。几天后,周仓来了,没有进寨,扔下一份东西走了。司马懿打开一看,哪是什么木牛流马经,是诸葛亮的亲笔信,说“自古将林,无人会造木牛流马。尔为魏之名将,问我学木牛流马经,后人岂不笑耳”!司马懿这才知道被诸葛亮和周仓耍了,上了个恶当,气得将信撕得粉碎。

清人褚人获的《坚瓠集》记载了一种有趣的说法:那还是在诸葛亮出山以前,住在隆中,有时来客,就让妻子黄氏准备面,每次发下话去,用不了多长时间,面就来了,诸葛亮很奇怪,怎么会这么快?后来他就悄悄地跟过去看,发现几个木人正在打麦拉磨。诸葛亮大吃一惊,忙拜求妻子,虚心请教,后来他就按照这种原理创制出木牛流马。

其实这些传说和《三国演义》里的情节一样,不可能是事实,它们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愿望,都出自浪漫美好的想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