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尔的统一梦:德国的历史转折

科尔的统一梦:德国的历史转折

时间:2023-1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科尔的统一梦“理想家是真正写历史的人”,这句话也许是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的座右铭了。这一转折使德国统一成了定局。事实证明,科尔的判断是正确的。甚至前民德人民的情绪也有变化,德国统一宜速战速决,否则,夜长梦多。科尔曾反复强调,德国统一和欧洲统一是一件事物的两面。从而形成一个用欧元作为惟一支付手段的统一金融市场。

科尔的统一梦:德国的历史转折

1.科尔的统一梦

“理想家是真正写历史的人”,这句话也许是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的座右铭了。这位曾经在大学学过历史,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的史学家有着宏伟的抱负和远大的理想:实现德国统一和欧洲统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一个民族分裂为两个国家的不仅是德意志民族,还有朝鲜和越南。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但是要和平统一,还从来没有历史上的先例可循。就好像一个树干上长出的分叉的枝桠,要把它们再捏合在一起,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也许只有用武力才能办到。制度的变革向来是通过暴力才能完成的。

朝鲜战争是一种尝试。南、北朝鲜在各自的盟国支持和参战之下,终究是打成平手,签字议和,以“三八线”为界,划疆而治,维持均势,至今未能统一。谈判多年,仍无进展。

越南战争延续多年,终于由北越军队直捣西贡,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大业。

德国的分裂就更深了。战后开始是苏、美、英、法四强分区占领,1949年形成两个国家,东西对峙。连首都柏林也分成了东柏林和西柏林。分裂如此之深的德国能够重新统一吗?多少年来,东方和西方就解决德国问题和柏林问题不知提出了多少个方案,但是,在东西方冷战和冲突的形势下,几乎没有人敢于梦想德国会有统一的一天。就连德国“新东方政策”的倡导者、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维利·勃兰特(1913-1920)也没有梦想到这一天会到来,而且这一天竟来得这么突然,这么快,甚至没有流一滴血,一年不到就和平地实现了德国统一。

德国人创造了“德国模式”。

有人认为,这是继50年代末德国“经济奇迹”之后出现的又一“奇迹”。

其实,这都不是什么奇迹。经济繁荣是德国人民用勤劳双手创造的成果。德国统一是在国际形势从冷战走向缓和,从对抗走向合作时期利用有利的国际大气候,因势利导而实现的。

在德国统一五周年的时候,有记者问科尔总理:“您什么时候第一次看到统一已近在咫尺了?”

科尔回答:“最晚是1989年12月19日,我站在德累斯顿妇女教堂的废墟前,那时候我对此已不存在任何怀疑。那里一望无际的人群平和地、同时也十分坚定地表达了他们对自由与统一的愿望。”

请注意,科尔在这里说的是“最晚”。其实,前民主德国党政首脑昂纳克在1989年10月18日被迫辞职,同年11月9日前民主德国宣布开放通往西柏林的边界,就已经预示着德国剧变的方向。

1990年4月18日在前民主德国进行第一次“自由选举”,选出了民德历史上第一个非共产党政府。这一转折使德国统一成了定局。

当然,作为“太上皇”的四大战胜国的“恩准”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科尔后来回忆道:“当时除了迅速果断行动,没有任何其他选择……必须当机立断……在德国重新统一问题上速战速决是多么合理。如果我今天回顾这段时间,那么,我可以肯定,我们德国人获得统一的机遇仅仅在四五个月的时间里,过了这段时间,机会就失去了。”

事实证明,科尔的判断是正确的。国际上,英国虽然表面上支持,但是那位撒切尔夫人却并非出于真心。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虽然松了口,让德国人民自决,但是他的地位不稳。1991年8月19日他被反对派劫持并于年底被撵下台,就证明他国内的反对派势力有多大。邻邦法国和波兰的人民对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仍心有余悸。甚至前民德人民的情绪也有变化,德国统一宜速战速决,否则,夜长梦多。(www.xing528.com)

科尔和外长根舍把握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采取了巧妙灵活的谈判策略,依靠着西方三大国的支持,向前苏联和民主德国软硬兼施,而具有“新思维”的戈尔巴乔夫却不像他的几位前任那样强硬,而是在西方压力面前节节让步,“2+4”谈判终于成功,两个德国已签订了国家统一条约。德国统一大业终告完成。

德国统一是德国历史上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大事。在20世纪,德国人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德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受到了历史的惩罚,但终于在本世纪行将结束之前,又堂堂正正地站起来了。

德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科尔的理想,是科尔迈出的第一步。就在德国庆祝统一那天,科尔激动地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他立即宣称:“德国是我们的祖国,联合的欧洲是我们的未来。”

科尔曾反复强调,德国统一和欧洲统一是一件事物的两面。德国统一完成了,但是离民族团结和内部统一还相差甚远,至少还要花10~15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1990年科尔已经连任了第四届总理,他还能在位多久呢?德国虽然已经是“经济上的巨人”,也不再是“政治上的侏儒”,但是,无论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来说,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它排在第几位呢?熟悉历史的科尔是心中有数的。德国只有在统一的欧洲才会有前途,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在的欧洲联盟是从6国小共同市场不断扩大而成的,世界上有好几大板块似的共同体,惟独欧洲共同体最有生命力。在“法-德轴心”推动下,从1952年的欧洲煤钢联营发展成1967年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然后又发展成欧洲联盟。参加国从6个国家扩大到75个国家,形成一个互免关税的庞大的内部共同市场,面积达到23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7亿。现在又在向实现欧洲货币联盟冲刺,已经为欧元启动开始倒计时,一切似乎都在按科尔提出的日程表行事:1998年春公布第一批达标的国家名单(指达到1991年12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关于通货膨胀率利息汇率和国家财政稳定的标准),1998年5月任命欧洲中央银行行长,1999年1月1日开始实行统一汇率,用欧元结算,到2002年1月1日开始发行欧元结算,到2002年1月1日开始发行欧元纸币和硬币,最迟在6个月之后,各成员国的货币退出流通。从而形成一个用欧元作为惟一支付手段的统一金融市场。这可真是一个欧洲历史上的壮举。谁不参加欧盟,谁就被排斥在圈子之外,得不到经济上的优惠。

这个欧盟早已对中东欧国家发生吸引力,10个中东欧国家和南欧的塞浦路斯提出了入盟申请。

1998年初欧盟在卢森堡举行政府首脑会议,决定先邀请经济发达的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和塞浦路斯作为第一批候选国参加入盟谈判。科尔说得很形象:“这里没有现成的西服,每个入盟国都必须量体裁衣。”只有条件成熟一个,就接纳一个入盟。

欧盟打算于今年3月在伦敦举行欧洲会议,讨论欧洲政治的重大问题。这次会议除向上述11个申请国发邀请外,还欢迎土耳其、挪威、马耳他、瑞士等还不打算申请入盟的国家参加会议,让它们了解入盟条件,随时可以申请。

如果第一批候选国能够加入欧盟,那么欧盟的人口又将增加6300万,面积扩大57万平方公里。

科尔在卢森堡说:“对德国人来说,随着欧盟的扩大,首先德国在欧盟中的地位将发生变化:德国东部边界很快将不再是欧洲联盟的外部边界,德国将处于联盟的中心,而且周边国家也都由伙伴和友邦组成。”这番话表明,德国的外部安全将得到改善和保障。

在一个有大约5亿多人口,300万平方公里的欧盟里,德国是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科尔把欧盟比作运动场,在这个运动场的竞赛中,德国的一级方程式汽车显然能首先到达终点。

德国的身后还有这么一个用一个声音说话的欧盟作后盾,德国的国际地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一个统一的欧洲才能成为同美、俄平起平坐的强大力量。

朝向欧洲统一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欧盟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迈出了最初的几步。

现在已连任4届共16年德国总理的科尔似乎急于要达到他的第二个目标,在法国总统建议“首先我们必须完成自己家里的任务,然后才能接纳新成员”的时候,科尔唱出了另外的调子:“改革是重要的,而且必须抓紧进行,但是,不应因此而拖延吸收新成员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