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道德经》解读:上士闻道,勤行之

《道德经》解读:上士闻道,勤行之

时间:2023-1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夫唯道,善始且善成。一个上等的人应该是一个懂得顺天道而行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味讲求个人得失的人。

《道德经》解读:上士闻道,勤行之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读译]上等士人听了道,便勤力去实践,中等士人听了道,便半信半疑拿不定主意,下等士人听了道,就大笑特笑不以为然,他们不讥笑,也就不算称之为道了。正如古人所说:“光明的道似黑暗,前进的道看上去像后退,平坦的道看上去崎岖不堪,崇高的道看上去显得低下,洁白的道也有污点,广大的道也像不足,有建树的道也像是偷来的般不真实,质朴充实的道也好像空虚不能持久,大而方正的道没有棱角,大的器物要晚些才能制成,大的声音总是那么显得稀少,大的物象都是没有形体!”大道隐藏而没有名声,但只有道,善施于万物促成万物。

[读感]一个成功的人是敢于怀疑的人,而怀疑也是要有根椐,道是就我们一切行为依据,做事为人,都不能违背,如果是强行不尊守,结果是害人害已。人很容易产生自己可以抗拒一切的幻想,而且也很容易沉迷于其中,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也是人的一种天性,而人的这种天性,我们一样没有必要苛求,更不能去提倡,一切顺其自然,利用人类的善良天性去克制邪恶滋生,这是背阴抱阳符合天道的作法。一个上等的人应该是一个懂得顺天道而行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味讲求个人得失的人。人作为这个宇宙的个体,应该懂得以整个宇宙的利益为个人利益,而不是损别人以利已。

做事往往有欲速而不达,万事万物的成长都有其成长的天性,强去追求的东西,往往反而是不真实的,这种事情常有,而且我们也都为此深深烦恼,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理解并放宽自己的心神呢?(www.xing528.com)

人不应该活的太过紧张,人活得太紧张了便会心生恐慌,心生恐慌便自然生出心魔折魔迷失自己。人类不应该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怕有一天会死,怕有一天自己一生都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做人,学会在平凡中寻找不平凡的乐趣,也要在不平凡中寻找平凡的难得。“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这些话我们如果用来告诫自己,那便是居安思危,居富思贫,居贫思富,进而思退,退而思进,大象无形,其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并无特别的分界,内中的境界是对道的体悟,对生活的平衡追求。

人生之中起起落落,今日的成就不代表永远的成就,今日的荣光不代表永远的荣光,事情他就是这样。老子在这里劝诫:“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