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33周停经突发腰痛伴尿频尿急尿痛病例分析

33周停经突发腰痛伴尿频尿急尿痛病例分析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患者30岁,因“停经33周,突发腰痛伴尿频、尿急、尿痛半天”于2006年3月5日入院。既往病史无特殊,否认泌尿系结石或感染史。住院医师该病例有以下特点:①30岁生育年龄妇女,停经33周,胎动、胎心正常,无阴道流血及宫缩。②突发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半天,伴发热、畏寒、头痛、全身酸痛,无恶心、呕吐、腹泻。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原则是支持疗法、保持泌尿道通畅、积极抗感染。

33周停经突发腰痛伴尿频尿急尿痛病例分析

【病历摘要】

患者30岁,因“停经33周,突发腰痛伴尿频、尿急、尿痛半天”于2006年3月5日入院。患者LMP 2005年7月15日,孕早期和中期超声检查示“宫内妊娠,单活胎”,孕期无阴道流血、流液等。半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持续性腰部疼痛,无阵发性加剧,无向他处放射,伴畏寒、头痛、全身酸痛并发热,最高体温38.9℃。有尿频、尿急、尿痛,尿色淡红,无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月经史:15岁初潮,月经周期28~32天,经期6~7天,经量中等。婚育史:28岁结婚,G1P0。既往病史无特殊,否认泌尿系结石或感染史。

体格检查 T 39.6℃,P 103次/分,R 22次/分,BP 108/85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醒,痛苦病容,体查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苍白、出血点。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隆起,腹软,无压痛和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肝区无叩痛。双侧肋脊点、肋腰点压痛,双肾区明显叩痛。双下肢无水肿。产科检查:宫高30cm,腹围94cm,胎位ROA,胎心158次/分,无宫缩。肛查:宫口未开,宫颈管无消退,先露头,S-3。尿道口充血,阴道口见白色分泌物。

辅助检查 WBC 20.3×109/L,N 0.88,L 0.12。RBC 3.58×1012/L,Hb 102g/L,PLT 203×109/L。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87个/μl、白细胞913个/μl、潜血(+)、白细胞()。血钾、钠、氯、肌酐、尿素氮、总蛋白正常,凝血指标正常。产科B超:宫内妊娠单活胎,胎儿大小符合孕33周。

入院诊断 ①孕1产0宫内妊娠33周单活胎ROA;②泌尿道感染。

【第一次查房】 (入院第1天)

实习医师 汇报病史如上。

住院医师 该病例有以下特点:①30岁生育年龄妇女,停经33周,胎动、胎心正常,无阴道流血及宫缩。②突发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半天,伴发热、畏寒、头痛、全身酸痛,无恶心、呕吐、腹泻。③高热、脉搏稍增快,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压痛,双肾区叩痛明显,尿道口充血。④腹软,无压痛和反跳痛,无水肿表现。⑤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尿白细胞明显增高,并血尿,蛋白尿。入院诊断如上所述,请上级医师指导诊断和处理。

主治医师 病人起病急骤,有高热和泌尿系统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见尿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白细胞升高,符合泌尿系统感染的表现。孕妇易发生泌尿道感染,主要与妊娠期的生理改变有关:①妊娠期雌激素及孕激素分泌大量增加,雌激素可使膀胱、输尿管、肾盂和肾盏肌层增生、肥厚;孕激素使平滑肌松弛,输尿管蠕动减弱,使膀胱对张力敏感性降低,易发生充盈过度,残余尿增多,为细菌繁殖创造条件。②输尿管受增大子宫压迫,形成机械性梗阻而纡曲扩张;膀胱受胎头和增大子宫的影响而向前、向上移位,易发生排尿不畅、尿液潴留或尿液反流入输尿管而发生感染。因子宫不同程度右旋,右侧输尿管尤其易受影响。③孕妇常有生理性糖尿,尿中葡萄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增多,有利于细菌繁殖、生长。④女性尿道比较短、直、宽,开口邻近阴道口和肛门,易受污染,细菌易沿尿道上行引起感染。此外,外阴阴道炎、尿道旁腺炎、肛门周围炎、不注意会阴部卫生或不洁性交,也可致尿路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的致病菌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占75%~90%,其他尚有副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产气荚膜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克雷伯杆菌等,铜绿假单胞菌少见。因此,可选用对大肠埃希菌为主的革兰阴性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同时做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对细菌生长阳性者做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请上级医师进一步指导。

教授 同意妊娠合并急性泌尿系感染的诊断。妊娠期的泌尿系感染可分为无症状细菌尿、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等。无症状细菌尿是一种隐匿型尿路感染,患者有细菌尿,但无任何尿路感染症状。孕期无症状细菌尿的发生率与非孕期相似,2%~10%,但其预后与非孕期不同,妊娠期的无症状细菌尿不会自行消失,若不治疗,20%将发展为急性肾盂肾炎。孕妇急性膀胱炎的发生率为1%,急性肾盂肾炎的发生率为1%~2%。急性肾盂肾炎多由膀胱感染上行发展而来,也可通过淋巴系统、血行感染,偶然由肾周感染直接蔓延所致。

急性肾盂肾炎对母儿影响大,是妊娠期最常见而严重的泌尿系统合并症,是孕期中毒性休克的首位原因,多发生于妊娠晚期和产褥早期。患病孕妇较非孕妇更易并发菌血症、败血症,可受细菌内毒素的损害而发生中毒性休克和(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诱发急性肾衰竭,约1/3患者可发生急性贫血。急性肾盂肾炎伴高热可引起流产、早产、胎儿死亡,在妊娠早期,还可致胎儿发育异常,使胎儿神经管畸形,特别是无脑儿的发生率增高。

临床上,不能单纯依靠症状和体征诊断尿路感染,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特别是细菌学的检查确立诊断。尿常规发现白细胞显著增加,清洁尿标本沉渣有白细胞尿(脓尿),即白细胞≥5个/高倍视野或计数≥8×106/L,对诊断有帮助。诊断泌尿系感染的金标准是膀胱穿刺尿细菌定性培养。在排除假阳性的前提下,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尿沉渣镜检≥20个/高倍视野为真性的细菌尿。凡是有真性细菌尿,均可以诊断为尿路感染。若无症状,则要求有两次均为同一菌种、且为有意义的细菌尿。另外,膀胱穿刺尿细菌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也为真性细菌尿。但目前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仍缺乏满意的实验室方法。

该患者有高热、腰痛,有明显肋脊点、肋腰点压痛和肾区叩痛,白细胞增加,应考虑有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原则是支持疗法、保持泌尿道通畅、积极抗感染。要及时检查血、尿常规,做血、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检测肝、肾功能。可做B超检查了解有无尿路梗阻、结石,肾盂扩张,肾脓肿或肾周脓肿等。急性期、孕妇均不宜做X线静脉肾盂造影检查(IVP)。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补液以保持每天尿量2 000ml以上。要注意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宜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不宜选用四环素类、氯霉素、喹诺酮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要慎用。患者症状较明显,宜静脉用抗菌药,用至退热72小时后,改为口服抗生素,1个疗程需要2~3周。急性肾盂肾炎可威胁母胎安全,因此要严密观察病情,密切监护母儿情况,及时发现、处理中毒性休克,预防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要注意监测胎儿宫内安危情况,预防死胎、早产的发生。

【第二次查房】 (入院第8天)(www.xing528.com)

住院医师 患者腰痛缓解,无畏寒、头痛、全身酸痛及尿频、尿急、尿痛,近2天无发热,尿量正常,尿色清。胎心正常。体温37.4℃,生命体征正常,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已无压痛,双肾区微叩痛,血白细胞下降为10.3×109/L,中性粒细胞为0.76,血C反应蛋白由236mg/L降为20mg/L。昨天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3个/μl、白细胞5个/μl,尿蛋白(-)、潜血(-)。肝、肾功能正常,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大肠埃希菌生长,菌落数>105/ml。血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B超未见双肾、输尿管、膀胱结石、未见积水、肾脓肿声像,请上级医师指导下一步的处理。

主治医师 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好转,体温下降,白细胞下降,尿白细胞减少,说明目前治疗有效,应继续抗感染治疗,复查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请上级医师指导,并请问对妊娠期无症状细菌尿和急性膀胱炎,应如何处理。

教授 尿路感染疗效的评定标准为①治愈:完成抗菌药物疗程后,细菌尿转阴,在停止抗菌药物后1周和1个月再追踪复查1次,没有细菌尿,或虽有细菌尿,但为重新感染,则可认为原先的感染已治愈;②有效:治疗后复查细菌尿转阴;③治疗失败:在治疗后仍持续有细菌尿或复发。

目前主张应根据尿路感染的部位和类型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非孕期无症状细菌尿不给予治疗,但妊娠期无症状细菌尿必须治疗,因治疗可使孕期急性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减少70%。对妊娠期无症状细菌尿和急性膀胱炎,抗生素的选择同样遵循对细菌敏感、对母胎安全的原则。妊娠期无症状细菌尿和急性膀胱炎的疗程一般为1周,急性肾盂肾炎的疗程为2周。

一般来说,抗感染如果得当,24小时尿培养可转为阴性,48小时可基本控制症状。当治疗72小时未见明显改善,要重新评估所使用的抗生素是否合适。若有培养结果,可根据培养结果选用对细菌敏感及对胎儿安全的抗生素抗感染,但如果治疗已显效,则无须按药敏换药。治疗后要追踪复查以明确治愈,以后每个月做尿细菌培养,直至妊娠结束。该患者经治疗已明显好转,说明致病菌对头孢曲松敏感,可继续使用。

【最后诊断】

①孕1产0宫内妊娠33周单活胎ROA;②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

【预后及随访】

患者用头孢曲松治疗1周后改口服头孢呋辛,共治疗2周,症状体征消失,血、尿常规正常,用药期间1周、2周和停药后1周、1个月复查尿细菌培养均阴性。妊娠40周经阴道分娩一活男婴,体重3 150g,新生儿Apgar评分10分。

【述评及相关进展】

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是妊娠期严重的泌尿系统合并症,是孕期中毒性休克的首位原因,可威胁母儿安全。妊娠期无症状细菌尿和急性膀胱炎均可发展成为急性肾盂肾炎,妊娠合并急性泌尿系感染均应积极抗感染治疗。目前主张应根据尿路感染的部位和类型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抗生素的选择要遵循对细菌敏感、对母胎安全的原则。一般主张妊娠期无症状细菌尿和急性膀胱炎的疗程为1周,急性肾盂肾炎的疗程为2周,在停止抗菌药物后1周、1个月要追踪复查1次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确定治愈以后,每个月要做尿细菌培养,直至分娩。

(谭剑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