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营养学:妊娠期矿物质需求增加与补充策略

现代营养学:妊娠期矿物质需求增加与补充策略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妊娠对矿物质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期妇女易缺乏的矿物质主要是钙、铁、锌、碘等。整个妊娠期需总铁量为1000 mg,其中300 mg用于满足胎儿和胎盘生长发育的需要,450 mg满足妊娠红细胞增加的需要。

现代营养学:妊娠期矿物质需求增加与补充策略

妊娠对矿物质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期妇女易缺乏的矿物质主要是钙、铁、锌、碘等。

1.3.4.1 钙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元素,成年妇女体内含钙量约为1000 g。孕期需储存钙50 g,一个成熟胎儿体内钙积累约30 g。

与非孕妇相比,孕妇在妊娠期间钙代谢发生适应性变化,以保障胎儿获得充足的钙。妊娠期间钙代谢的改变源于孕期有关激素分泌的改变及其对钙代谢的调节作用。据报道,孕期由于雌激素水平升高可使钙的吸收率增加1倍以上,当低钙摄入时雌激素水平升高,钙吸收率的增加更加明显,其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胎盘对钙的转运是以主动的逆浓度差进行的,此过程涉及维生素D及其依赖的钙结合蛋白的作用,这保证了胎儿对钙的需要。

在孕期缺钙时,可引起孕妇腰腿疼痛和小腿抽筋。钙也是凝血因子的激活剂,参与凝血过程,这对分娩时避免过多失血有重要作用。

孕妇营养的多次调查表明,我国孕期妇女膳食钙的实际摄入量较低,为500~800 mg/d,未发现对胎儿的体格发育有明显不良影响。但是,14项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补充钙375~2000 mg/d时,母体血压、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危险降低至对照组的30%~40%,差异有显著。另有报道,孕期钙供给不足,约500 mg/d,则产后母体骨密度下降至同龄非孕妇女的86%。

孕期钙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孕妇体内钙的积累,随孕期增加而逐步上升;在孕早、中、晚期日均积累量分别为7 mg、110 mg和350 mg,加上母体钙代谢平衡,钙的需要量约300 mg/d。食物中钙的吸收率约30%,所以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对孕中期妇女钙的推荐值为1000 mg/d,孕晚期为1200 mg/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2000 mg/d。过多钙摄入可能导致孕妇便秘,也可能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钙的最好来源是奶及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此外,芝麻和小虾皮、海带等海产品也是钙的良好来源。

1.3.4.2 铁

铁在成人体内有3~4 g。对孕妇铁营养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膳食铁实际摄入量约30 mg/d,达到和超过推荐量。尽管如此,在我国,缺铁性贫血仍然是一个常见的疾病,孕期缺铁性贫血更为常见,发病率也更高,平均患病率为30%。大量研究资料证明,妊娠期铁缺乏与胎儿早产、低出生体重以及孕期体重增长不足有关,因此铁的补充在妊娠期十分重要。

整个妊娠期需总铁量为1000 mg,其中300 mg用于满足胎儿和胎盘生长发育的需要,450 mg满足妊娠红细胞增加的需要。其余部分是用以补偿铁的丢失。从理论上讲,孕期妇女每日平均需储备铁3.57 mg。也有研究表明,孕30~34周,铁的需要量达到高峰,即每日需要7 mg的铁。妊娠期间,血红蛋白浓度的下降与血清铁、运铁蛋白饱和度及血清铁蛋白下降一致。在孕末期运铁蛋白水平实际上由非孕期的300μg/100 ml增加到500μg/100 ml,推测这有利于铁经胎盘向胎儿方向转运。在孕晚期小肠对铁的吸收从10%增加至50%,这与孕期对铁的需要量高有关。

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孕妇铁参考摄入量为25 mg/d,动物肝脏、血、畜、禽均是膳食中铁的良好来源。蔬菜一般含铁量不高,生物利用率也低,但黑木耳、芝麻酱含铁量甚高。关于孕妇铁剂的补充问题,有专家认为,如膳食铁摄入15 mg/d,加上30 mg/d的铁补充,可以满足孕期、哺乳期(产后100天内)对铁的需要,也有助于婴儿铁的储备,可减少6个月内婴儿的贫血。有专家建议从孕12周起每日补充铁30 mg/d,补充的时间最好在两餐之间。值得注意的是铁的补充不宜过多,因铁在体内可循环利用,故每日从机体排出的铁较少。当大量摄入铁剂时,会引起铁中毒,首先铁在肝脏大量沉积,继而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和皮肤坏死等症状。由于孕期血红蛋白水平过高或过低均有可能产生不良妊娠结局(胎儿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因此,对妊娠期常规补充铁剂尚有不同的意见,有专家指出,一日3次的325 mg的硫酸亚铁(含60mg的Fe2+),使孕妇肠道内有大于200 mg的元素铁,这将强烈刺激胃肠道,并可能导致铁过量。(www.xing528.com)

1.3.4.3 碘

人体含碘量为20~50 mg,其中50%集中在甲状腺内。碘对人体发育的每一过程,胎儿、新生儿、儿童和成人都可产生影响。甲状腺素人脑的正常发育和成熟非常重要。孕母碘缺乏可致胎儿甲状腺功能低下,从而引起以生长发育迟缓、认知能力降低为特征的不可逆转的克汀病。在孕期的不同阶段,碘缺乏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的神经学损害不同,孕早期更为严重。因此,在孕早期纠正母体的碘缺乏可以预防克汀病。WHO估计,全世界有2000万人患有因孕母碘缺乏所致的大脑损害,通过孕早期补碘可成功地预防这些损害。

碘缺乏地区,通过水和食物碘摄入量少,甲状腺素合成减少,从而导致母亲甲状腺功能减退,降低了母亲的新陈代谢,并因此减少了胎儿的营养。据报道,当母体碘摄入量低于25 μg/d时,可发生地方性克汀病。尤其在孕期的前20周,碘的需要增加,碘缺乏流行区的50%孕妇会发生明显的或边缘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孕妇流产、死亡,仔代的先天性畸形、甲状腺肿、克汀病、脑功能减退以及儿童和成人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孕妇碘参考摄入量为200 μg/d,尚未见在孕期适量补碘对母亲和胎儿有不利影响的报道。我国目前采用食盐强化碘预防高危人群的碘缺乏,取得成功。碘的食物来源,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等,在孕期建议每周进食1~2次。

1.3.4.4 锌

成人体内锌的含量为1.5~2.5 g。估计妊娠期间贮留在母体和胎儿组织中总锌量为100 mg,其中约53 mg储存在胎儿体中。孕期的生理改变使锌的吸收增加。血浆锌的75%与白蛋白结合,其余25%与α-巨球蛋白结合。孕妇血浆锌通常在孕早期开始持续下降,致产前达低点,约下降35%。

有关母体锌的营养状况对妊娠结局影响的实验研究表明,母体摄入充足的锌可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和预防先天性畸形。有学者以母亲低血浆锌、母亲低收入、婴儿低出生体重的高危人群为对象,补锌25 mg/d,结果发现,母体血浆锌水平升高,婴儿的出生体重、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显著增加。关于锌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有些报道结果尚不完全一致,尚待进一步研究。

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非孕妇女膳食锌参考摄入量为11.5 mg/d,孕中期后为16.5 mg/d。食物锌的吸收率约20%。有专家建议对素食、高纤维素膳人群,大量吸烟者,多次妊娠者,大量摄入钙剂、铁剂者,应额外补锌15 mg/d。铁剂补充>30 mg/d可能干扰锌的吸收,故建议妊娠期间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同时补充锌15.0 mg/d。

锌的食物来源,如牡蛎牛肉、海鱼、肝、蛋、全麦粒、黄豆、花生、核桃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