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

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七大首次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正确道路进行科学界定,明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成果,包括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

二、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全部成果集中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地揭示了这面旗帜的科学内涵。具体可从三个方面把握。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党一成立,就把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历千辛万苦,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一成立,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1975年,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提出“四个现代化”。解决第二个课题,使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富起来,是历代共产党人的强烈愿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百年梦想。但是,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一再说明,我国的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的共同规律,又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是实现我国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党的十七大首次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正确道路进行科学界定,明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理解和把握这条道路,前八句可以归结为“一个基本路线”,中间四句为“一个总体布局”,最后一句为“一个发展目标”。“一个基本路线”,就是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一个总体布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一个发展目标”,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引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带来了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的深刻变化。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我们的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在建党100周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我们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富有理论创新精神的党。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主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科学命题,其实质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1921年我们党成立以后,特别是毛泽东同志1938年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以来,我们党围绕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进行了两次结合,实现了两次理论飞跃。第一次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即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其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同志。第二次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其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同志。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党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付出了几代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于毛泽东,创立于邓小平,发展于江泽民和胡锦涛一以贯之地向前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老祖宗没有丢;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讲了新话。其中,在改革开放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基本政治制度不搞多党制三权分立,用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所有这些,都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了老祖宗。那么,我们讲了哪些新话呢?最大的新话就是改革开放。围绕改革开放这个主旋律,我们还讲了一系列的新话。比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不搞单一公有制但也不搞私有化,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等等,都是我们创造的中国特色,说了新话。

党的十七大首次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科学整合,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成果,包括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个理论体系,作为在中国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从内容上看,主要是探索和回答了三大基本问题。(www.xing528.com)

首先,在第一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明确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的重大论断,解决了我国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又要根据时代条件和人民愿望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其次,在第二个基本问题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明确了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的历史方位,提出了坚持立党之本、巩固执政之基、壮大力量之源的重大论断,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解决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长期执政的问题。

再次,在第三个基本问题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上,明确了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提出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大论断,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目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是突破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难题的理论体系,也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一理论体系必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早在党的十二大,我们党就已经在事实上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但明确提出高举这面旗帜,是党的十七大;如何高举这面旗帜,做出明确回答的也是党的十七大。这就是坚持“一条道路”和“一个理论体系”。

“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好比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一体两翼、良性互动,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面伟大的旗帜。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深刻把握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100年和新中国成立到本世纪中叶的100年两个100年,深刻把握中国人民站起来和中国人民富起来两个历史性课题,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两次结合,深刻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和发展,深刻把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两条正确道路的探索和拓展,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形成和坚持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和建设理论,坚持和拓宽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和根本经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党不断解决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课题、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取得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遵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