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闲暇时间对电视开机率的影响

闲暇时间对电视开机率的影响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什么时间段属闲暇时间及闲暇时间的多少成为制约电视开机和收视行为的基本变量。某时段的电视开机率高,则表明该时段电视开机行为发生频次多;反之,某时段电视开机率低,则表明该时段电视开机行为发生频次少。闲暇时间稀缺程度影响电视开机行为选择模式。

闲暇时间对电视开机率的影响

闲暇时间与电视开机率

看不看电视,什么时间看电视,看多长时间的电视,乃至看什么频道什么节目,都可以归结为选择问题。而经济学研究的正是在资源相对稀缺的前提下如何使选择最优化。因此完全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电视开机率的变化。

对每个人来说,时间都是有限的。有限的时间要被安排到工作、学习、交往、娱乐、休闲、家务、睡眠等活动中去,从而使有限的时间变得相对稀缺。由此和其他稀缺性资源一样,时间的相对稀缺性使时间有了价格。

有学者把一个人一天的时间划分为三部分:制约时间(工作或学习必需时间)、必需时间(睡眠、购物、进餐及家务劳动时间)、闲暇时间。一般而言,看电视的行为是发生在闲暇时间内的。什么时间段属闲暇时间及闲暇时间的多少成为制约电视开机和收视行为的基本变量。因为时间的稀缺性和时间价格的存在,又使得研究家庭和个人经济背景变量对闲暇时间模式的影响变得格外重要。

电视开机行为的差异透视出闲暇选择的经济理性背景。

这样,一个电视开机率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就顺理成章地形成了,即以家庭和个人经济背景变量为分析视角,比较不同特征群体的时间稀缺程度和时间价格高低,划分出不同的闲暇时间模式选择,而后比较不同闲暇时间模式选择人群的电视开机率行为。(www.xing528.com)

收视人群的经济状况可以用作分析时间稀缺程度,因为按照家庭经济学的观点,时间稀缺程度体现于时间价格,而时间价格又是以单位时间收入水平来反映的。收入水平高则时间价格高,时间相对稀缺;收入水平低则时间价格低,时间相对富余。这点可以运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按照经济理性假设,一个高收入的人如果放弃赢得高收入的机会而将时间用于休闲比如看电视,则他的机会成本一定会比一个低收入的人将工作时间用于休闲要高。基于实证数据的分析表明,收视人群按时间稀缺程度分为两类,一类是闲暇时间相对稀缺型,他们的时间价格高于社会平均时间价格(差异百分比为正),闲暇时间的机会成本较高,因而相对稀缺;另一类是闲暇时间相对富余型,他们的时间价格低于社会平均时间价格(差异百分比为负),闲暇时间的机会成本较低,因而相对富余。闲暇时间相对稀缺和相对富余两种类型这里被定义为闲暇时间模式,其识别标志是单位时间收入水平相对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差异。

电视开机率(HUT)或电视开机人数(PUT)是电视开机行为的直接和集中的反映。某时段的电视开机率高,则表明该时段电视开机行为发生频次多;反之,某时段电视开机率低,则表明该时段电视开机行为发生频次少。按照经济理性假设,以实证数据分析收视人群的经济状况在影响电视收视行为方面的作用,可以看到:(1)这个作用的形成机制源于家庭经济学的假定和分析,即时间价格理论。高收入人群比低收入人群的时间价格要高,因为高收入人群在选择闲暇时的机会成本更大。(2)按照时间价格不同,可定义闲暇时间稀缺程度。时间价格高的群体,闲暇时间相对稀缺;时间价格低的群体,闲暇时间则相对富余。(3)闲暇时间稀缺程度影响电视开机行为选择模式。闲暇时间相对稀缺的群体,电视开机行为相对多地发生在20点以后;而闲暇时间相对富余的群体,电视开机行为则相对多地发生在20点以前。可见,电视开机行为的差异透视出闲暇选择的经济理性背景。

电视开机行为的经济学分析有着深刻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从理论角度讲,它补充了对电视开机行为社会学分析和心理学分析的不足,为定量分析和模型研究提供了更易于遵循的框架思路;从实践角度讲,这样的分析可以延伸到电视收视率研究领域,为电视收视模式分析和收视率预估提供了一种方法论上的指导。

(1999年10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