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望江亭》第三折赏析:飞跃孙豹隐文集

《望江亭》第三折赏析:飞跃孙豹隐文集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飞越出“格”“露”中蕴意——关剧名作《望江亭》第三折赏析《望江亭》第三折“切脍”是全剧的核心和高潮。吴梅就指责谭记儿“不复顾及夫人之失尊”。关汉卿喜剧的鲜明风格特色,在《望江亭》第三折体现得分外集中和浓烈,善出奇兵,飞越出“格”,不为某种类型所框,是这一折的一大特色。“露”中蕴意,寓紧张于轻松之中,形成内紧外松的戏剧效果,是《望江亭》的又一特色。

《望江亭》第三折赏析:飞跃孙豹隐文集

飞越出“格”“露”中蕴意——关剧名作《望江亭》第三折赏析

《望江亭》第三折“切脍”是全剧的核心和高潮。一个是手握钦赐势剑金牌的权贵重臣,一个是装扮成渔妇的弱女子,双方强弱反差太明显了。然而,最后的胜利却属于弱者。这不能不令人深入剧情去探究所以。

这一折的大体情节同另一关剧《救风尘》有些相似。女主角谭记儿装扮成一个渔妇,利用杨衙内好色贪杯的性格,口齿伶俐,行动机警地骗取了势剑、金牌和文书,使对方失去了迫害自己丈夫的手段。同赵盼儿比较起来,除了在智慧上相同以外,由于出身的不同,谭记儿身上理应缺乏赵所有的火辣、泼悍,而更多地带着温文尔雅的气息。但是,她面临的不是普通的花花公子,而是手操生杀大权之辈。这又使得谭记儿必须拥有超出赵盼儿的勇敢,才可能获得胜利。由于作者在前两折里准确地对这两点进行了合理的铺垫,第三折里,她义无反顾地为捍卫自己的幸福生活而积极行动起来,一扫以往娇羞、温柔模样,挺身而出。谭记儿一上场便以鲜明的性格征服了观众,丝毫不给人以突兀之感。她那不把杨衙内放在眼里的胆略气魄,折射出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妇女的一种典型性格。这种性格无疑寄托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迸发出当时人民群众为了反对封建统治的压迫而进行的英勇机智的斗争精神。诚然,对人物的这样处理,也曾使世人不理解。吴梅就指责谭记儿“不复顾及夫人之失尊”(《望江亭跋》)。然而,这正是关剧的鲜明特色和高明之处。明清以后的改编和演出,大都把关汉卿创造的谭记儿形象高雅化了。当代一位京剧名演员说:“我演谭记儿,要表现出学士夫人的矜持,笑不启齿,喜怒哀乐均有一定的规矩。”(《歌余漫笔》,见《艺谭》试刊号)。可是,这样的谭记儿高雅是高雅了,却失去了关汉卿型女性的特有本色。

《望江亭》是出喜剧,第三折更是弥漫着浓烈的喜剧气氛,一开场,张千、李稍在杨衙内头发上捉虱子,逮狗鳖,活灵活现,令人发嘘,捧腹不已。紧接着,杨衙内三人信誓旦旦,表示绝不沽酒,话未落音,却无一例外地成了高阳酒徒。这种艺术的反衬法,不仅为已经烘托起来的喜剧气氛再添注催化剂,而且也点出了杨衙内之流的贪杯无赖嘴脸,埋下了他们必将失败的伏线。权贵加流氓的杨衙内仰仗势剑、金牌的淫威,使得喜剧的气氛中流露出冷冷杀机,敌强我弱的情势,只能智取,不能力敌。在情节的合理进展中,谭记儿驾扁舟,提鱼篮,从容而来,先声压人,戏剧矛盾之弦为之一张。一旦接近了主要对手,则剧情陡险,戏剧冲突犹若层峦叠起,深邃跌宕,谭记儿大展风情,以“色情”对对儿,用“淫词酬和”,均意在乘机助酒,在轻松热闹的氛围中,剧情进入高潮,谭记儿施展的勾摄本领得手奏效。势剑,她拿到手要去“治三日鱼”;金牌,她也提手心,要去“打戒指儿”;文书,则袖进袖里,成为“买卖的合同”。这里,讽刺的笔触直指最高统治者——皇帝,喜剧的气氛达到了顶点,谭记儿稳操胜券后飘然而逝,杨衙内直落得“酩子里愁肠酩子里焦”,在观众满足的笑声中戛然而止。

关汉卿喜剧的鲜明风格特色,在《望江亭》第三折体现得分外集中和浓烈,善出奇兵,飞越出“格”,不为某种类型所框,是这一折的一大特色。谭记儿是学士和州官的夫人,但她丝毫不见那种温文尔雅的谈吐,雍容华贵的气派,她乔装成风流渔妇,以身作饵,顾盼生姿,传杯递盏,打情骂俏,无不惟妙惟肖,终把好色贪杯的杨衙内戏弄得神魂颠倒。什么夫人的矜持,礼教的风范全然一扫而光。谭记儿同赵盼儿当然非属同一层次的人物,然而却闪耀出同样活泼粗犷的光彩。同时,剧情结构打破元杂剧的一般要求,既安排三个次要人物都唱了(一般杂剧为一个主角唱到底),又调动了分唱、合唱等艺术手法,铺排蓄势,酣畅淋漓,多色调地渲染喜剧气氛。(www.xing528.com)

“露”中蕴意,寓紧张于轻松之中,形成内紧外松的戏剧效果,是《望江亭》的又一特色。谭记儿上得望江亭,能否取得主动,克敌制胜,自然成为观众兴趣的所在。关汉卿没有用隐瞒观众的方法去换取艺术效果,不人为地制造疑团,而是凭借火爆爆的言行,把那场斗争的结尾预示给观众。作为喜剧艺术,这种技巧确系点燃笑声的有效手段。为了使这种“露”的艺术获得成功,作者着意通过语言的高招来勾勒人物。试看,当杨衙内以为谭记儿已上钩,急于满足自己的欲望,喜滋滋地喊着亲随回避,可张千、李稍不仅不躲开,反而也用同样方式回敬,“勿勿勿。大家耍一会!”这里,仅用了16个字便将笑声下这伙人的肮脏心态活画出来。令人叫绝的“对对儿”细节,更是神来之笔。“对”是动词,作“对仗”讲,然却暗含“匹配”的意思,对儿作为宾语,蕴有“夫妇”的含义,这就不啻向观众暗示和预告,谭记儿肯定会和杨衙内成双成对。就在观众揪紧了心弦,深深为谭的命运担心的时刻,全剧的高潮陡然而下,谭记儿胜利了,观众舒心地笑了,艺术的辩证法显示出何等的魅力。

《望江亭》通过讽刺喜剧形式表现严酷的政治斗争,开了喜剧艺术表现重大题材的先河,其戏剧结构形式的改革创新,对后来戏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1993年8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