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体生物钟的节奏与物候氛围对健康的影响

人体生物钟的节奏与物候氛围对健康的影响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就在其后不久,报载文章又称:“有生命的各种东西都按照宇宙生物钟活动。人体的各种职能都隶属于一种节奏,这种节奏来源于对其周围环境四个时间程序的适应过程:白天、四季、月相和潮汐。”何况,他们每个人的生物钟其实都明确地将迫切需要亲友抚慰、家庭温暖、两性温存与情感平衡的时刻,指向于一天之中的昼夜交替时分。这段话应当被视为有关人体生物钟节奏的较早而朴素的、简略的表述。

人体生物钟的节奏与物候氛围对健康的影响

外在自然界明暗周期变化带给人的丰富视觉生理经验,连带着深厚的文学传统与多发的审美启示,使黄昏在人的具体感受上,也就愈加成为古人一天光景中最具温馨深淳人伦情味的时刻。黄昏意象既可烘染相思氛围,又经常化地作为相思情意的语码载体,时常可以超越随机性的个别感受。而这一感受又与人体某些内在的生理节奏直接相关。现代医学已经注意到这一点。据国外新闻界较为可信的报道,美国科学家已发现了人体坐物钟的准确位置,其最为直接地受制于外在环境的明暗变化:人体“生物钟”位于脑组织被称为视交叉上核的区域。……视交叉上核区隐藏在脑内低深部,与眼睛相联系,估计这是“生物钟”受明暗周期变化影响而有规律地运行的关键。就在其后不久,报载文章又称:“有生命的各种东西都按照宇宙生物钟活动。人体的各种职能都隶属于一种节奏,这种节奏来源于对其周围环境四个时间程序的适应过程:白天、四季、月相潮汐。”慕尼黑时间生物学的开路先锋于尔根·阿朔夫早在二十年前就提出了上述看法。对人来说最重要的循环过程是日落日出。在中国古代,地理、生产与生活方式乃至文化习俗上多方面的长期塑造,形成了东方式的重视内省式的情感思维。尤其是作为多愁善感的文人仕子,其亲和动机与其他情感需要的勃发涌现,也有其内在的生物钟律动。何况,他们每个人的生物钟其实都明确地将迫切需要亲友抚慰、家庭温暖、两性温存与情感平衡的时刻,指向于一天之中的昼夜交替时分。当然,类似的需要与情绪涌动,并不只是在黄昏时分呈现,但毫无疑问的,黄昏这一静谧和谐的时刻,是时时提醒农业社会中人们留恋、向往家庭宁静温馨之天性的最佳良辰。谁也很难例外

对于昼夜交替时分人的某些生理特殊性,中国古代中医圣典黄帝内经·素问·生气天论》,竟然从人体的“气”在一天不同时刻的变化中,约略体察到了:“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盛,日西阳气已虚,气门已闭。”这段话应当被视为有关人体生物钟节奏的较早而朴素的、简略的表述。

也许,正是人体进化过程中对外界湿度、温度与明暗色彩的一种适应,日暮时分人的生理变化,往往鞍为有力地影响着其情绪心境。而许多古人又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个体情绪最为难于平静的时刻,奠过于黄昏时分。《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嗟叹:“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卷五在诠释《郑风。风雨》一诗时也借题发挥:“夫风雨晦冥,独处无聊,此时最易怀人。”陆游卜算子》一词则日:“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是将黄昏与风雨的氛围叠加,试图以景衬情,强调内心的忧郁。因为阴雨时节,特定物候下的空气湿度、明暗程度都出现了异常,往往很接近黄昏时分给人的官感体验,有时也就具有了类似于日暮黄昏时的那种诱发亲和感、感伤情怀的力量,风雨可作为黄昏情动之生理动因的一种烘托,一个旁证。艺术感受力过人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即有此细微的审美体察:(www.xing528.com)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树树皆秋色,山山尽落晖”;“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气象皆相似。随机性的风雨之时,与惯常性的夕阳落日,其清幽阴暗氛围,在自然物理上有着难得的相似之点,而在诗境中也有着相类似的美感神韵,于是给人的审美感受也颇为相似,难怪由艺术表现到艺术欣赏,人们均注意到了其间的相遇之处。

总之,日暮相思,其实不仅仅是民俗风习的社会性建构,也不只是文学传统表现模式使然,其持久地为中国文学所偏爱,乃是综合性的“合力”造成的。而不可忽视的,还有其本身情绪化的结构及其所连带的时刻,与人作为生命体的某些生理机制契合,如是,才为千古以降的吟咏者众口一词地认同复述。恰如金人刘仲尹《鹧鸪天》词所形象概括的:“人不见,思何穷?断肠今古夕阳中。”于是,日暮黄昏,也就成为相思情爱文学较为偏爱的意象语码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