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提升幸福感的多元视角

提升幸福感的多元视角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样共计搜集到国内研究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类文献90篇,以此作为本次文献研究的基础。但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数国内学者在采用现有的一些主观幸福感测量量表进行研究时,并没有对构想效度进行分析,只有少数学者进行了检验。

提升幸福感的多元视角

一、主观幸福感的定义及结构

笔者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回顾了最近几年来国内发表的有关主观幸福感的文献。具体的研究程序如下:选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这一平台,采用“主观幸福感”这一检索词,将文献篇名作为检索项,选取2005年至2013年作为检索的时间范围,严格对照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目录,检索到了这9年时间里国内发表的研究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类文献共计88篇。除此之外,笔者还检索了这9年时间里国内出版的涉及主观幸福感的部分书籍,并从中搜集到两篇关于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类文献。这样共计搜集到国内研究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类文献90篇,以此作为本次文献研究的基础。

通过对这90篇文献的分析,发现在主观幸福感的定义方面,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迪纳在1984年研究中提出的观点,即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只有少数学者采用了其他的定义,例如,沈弘将其定义为社会成员对其自身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主观体验和评价。林洪等则将其定义为人们的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时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尽管在概念的界定上存在一些差异,但可以看出,这些定义都概括了主观幸福感的几点特征:(1)主观性,即依赖于评价者本人的标准而非他人的标准。(2)整体性,是包含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的一种综合评价。(3)相对稳定性,尽管每次测量都会受到当时情绪和情境的影响,但长期来看,具有相对稳定性。(www.xing528.com)

同样,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结构而言,国内大多数学者也认同了迪纳等人的观点,即将其分为两种成分(认知和情感体验)、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但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数国内学者在采用现有的一些主观幸福感测量量表进行研究时,并没有对构想效度进行分析,只有少数学者进行了检验。例如,张进在一项有关中国人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对所采用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的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结构具备了较好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并验证了主观幸福感的三因素结构。

此外,一些学者在三维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主题,对主观幸福感的维度进行了补充或修正。例如,孟慧等在针对企业员工的一项研究中增加了工作满意感这一成分,陈作松等在一项关于身体锻炼与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中增加了学习满意感和身体满意感这两个成分。姜永杰等在进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气质的研究中增加了学习生活评价、择业就业感、恋情情感、自我评价、人际交往感和学业感。邢占军等则将主观幸福感体验维度又细分为身体健康体验和享有发展体验两个小维度,每个小维度下又各包含五个子项目。林洪等则将国民的主观幸福感分为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感和政治和谐感三个维度。由于诸多研究结果的不完全一致,我们认为有必要采用大样本的数据,对幸福感的结构进行严格的验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