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家庭医生-内科:血症疗养方,症状加剂量

家庭医生-内科:血症疗养方,症状加剂量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其有脏腑虚弱,寒热失节,或风冷内停,饮食不化,周身运行之血气,适与相值,结而生块,或因跌仆,或因闪挫,气凝而血亦随结,经络壅瘀,血自不散成块,心腹胠胁间苦痛,渐至羸瘦,妨于饮食,此之谓血症。”如您发现以上症状,可参照本偏方加以疗养。3岁服用1.5克,视儿大小加减,生地黄汁微煎调下,饭前服。每次服用9克,每日3次,未效加至18克。

家庭医生-内科:血症疗养方,症状加剂量

 病名。症病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其有脏腑虚弱,寒热失节,或风冷内停,饮食不化,周身运行之血气,适与相值,结而生块,或因跌仆,或因闪挫,气凝而血亦随结,经络壅瘀,血自不散成块,心腹胠胁间苦痛,渐至羸瘦,妨于饮食,此之谓血症。”初起宜活血散瘀;日久脏气虚弱,用扶正祛邪。如您发现以上症状,可参照本偏方加以疗养。

  旱莲草车前子

  [组成]旱莲草20克,车前子(包)20克。

  [制用法]将上药混合后杵取自然汁,每日空腹服饮500毫升。

  [功效与主治]小便下血。

  荆芥当归

  [组成]炒荆芥6克,当归15克,黄芪3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以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吐血引起失血过多。

  干藕节

  [组成]干柏枝30克,干藕节3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研为末。3岁服用1.5克,视儿大小加减,藕汁入蜜,以沸汤调下。

  [功效与主治]小儿吐血、衄血。

  蒲黄阿胶

  [组成]阿胶30克,蒲黄15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研为末。3岁服用1.5克,视儿大小加减,生地黄汁微煎调下,饭前服。

  [功效与主治]小儿大衄,口鼻耳出血不止。

  乌梅艾叶

  [组成]乌梅肉(焙干)15克,艾叶30克,茜草根3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小。乌梅汤送下30丸。

  [功效与主治]衄血无时。

  鹿茸续断丸

  [组成]炙鹿茸2具,酒炒续断9克,炒侧柏叶9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研为末,以醋煮阿胶为丸,如小豆大小。每次服用50丸,以乌梅汤、米汤服下。

  [功效与主治]下血久不止。

  大黄地黄方

  [组成]生大黄末21克,生地黄250克。

  [制用法]将生地黄洗净捣烂后取汁,煎沸地黄汁3次,下入大黄末调匀。空腹,温饮50毫升,每日3次。

  [功效与主治]吐血不止。

  栀子

  [组成]栀子30克,炙甘草15克,柏皮3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研为粗末。3岁服用3克,视儿大小加减,以水60毫升,煎去20毫升,去渣。

  [功效与主治]小儿衄血。

  木香黄连

  [组成]木香120克,黄连60克。

  [制用法]将黄连切片煎汁,浸入木香,慢火以焙干,研为细末,以乌梅肉捣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60丸,空腹时滚汤送下。

  [功效与主治]大便下血。

  黑栀仁乱油发散

  [组成]炒黑栀仁10克,乱油发10克。

  [制用法]乱油发烧存性,两药混合后共为极细末,以少些微吹入鼻中。

  [功效与主治]小儿鼻中出血。

  蒲黄石榴花

  [组成]蒲黄60克,石榴花末3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共同研为散。每次取用3克,以白水送下。

  [功效与主治]鼻衄经久不止。

  枸杞子熟地饮

  [组成]枸杞子3克,地骨皮3克,熟地3克,生地3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细末,以蜜汤送下。

  [功效与主治]衄血。

  生地艾叶汤

  [组成]生地10克,艾叶10克,荷叶10克,扁柏1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以水煎服,每日2—3次。

  [功效与主治]鼻衄。

  蓟汁地黄汁饮

  [组成]大蓟汁30克,生地黄汁30克。

  [制用法]上药调和均匀,加入姜汁、生蜜少许搅匀,冷服,时候不拘时间。

  [功效与主治]呕血、吐血。

  莲子糯米散

  [组成]莲子7个,糯米37粒。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研为末,以汤点服。

  [功效与主治]劳心吐血。

  阿胶蛤粉散

  [组成]炒阿胶15克,蛤粉15克,辰砂少许。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研为末,调和均匀。3岁服用3克,视儿大小加减,藕汁和蜜调下。

  [功效与主治]小儿吐血。

  黑山栀香附丹

  [组成]黑山栀15克,川芎30克,黄芩15克,香附6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研为末,每次服用6克,以开水送下。

  [功效与主治]衄血。

  山栀仁白芷

  [组成]山栀仁10克,香白芷1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研为细末,吹少许入鼻中。

  [功效与主治]鼻衄。(www.xing528.com)

  大蓟根相思子散

  [组成]大蓟根30克,相思子15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末,每服3克,以水70毫升,煎至50毫升,去渣,放冷服用。

  [功效与主治]鼻衄不止。

  麦门冬蒲黄丸

  [组成]麦门冬6克,生甘草3克,生蒲黄15克,人参15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研为细末,炼蜜以和丸,如酸枣大小。每次服用1丸,以温水化下,含化亦佳。

  [功效与主治]鼻衄。

  阿胶黄芪散

  [组成]黄芪15克,阿胶15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细末,以米饮调下6克,时候不拘。

  [功效与主治]吐血不止。

  淡豉丸

  [组成]煨大蒜2枚,淡豉10枚。

  [制用法]将上药混合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小。以香菜汤送下20丸,每日2次。

  [功效与主治]便血。

  黄芩甘草汤

  [组成]甘草3克,芍药6克,黄芩6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以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鼻衄不止。

  刺蓟桦皮散

  [组成]棕榈20克,刺蓟20克,桦皮20克,龙骨2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研为细末,每次服用6克,以米饮调下。

  [功效与主治]鼻衄不止。

  生葛小蓟根汁

  [组成]生葛根100克,小蓟根100克。

  [制用法]上两药清洗干净,捣取其汁。每次服用50毫升,烫温服,不拘时候。

  [功效与主治]鼻衄不止。

  当归白芷散

  [组成]当归20克,白芷2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细末,以温米饮调下,空腹时服用。

  [功效与主治]虚劳、便血。

  车前叶鹿角胶方

  [组成]车前叶汁40毫升,鹿角胶30克,生地黄汁40毫升。

  [制用法]先煎煮两味汁,再下胶,令其消尽,分3次温服。

  [功效与主治]虚劳,小便出血。

  牡蛎车前子方

  [组成]牡蛎15克,车前子(包)15克,桂心15克,黄芩15克。

  [制用法]将上药混合后捣筛为散。每次服用9克,每日3次,未效加至18克。

  [功效与主治]虚劳,小便出血。

  黄柏散

  [组成]黄柏15克,土马踪(即墙头旧草)6克,甘草6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研为细末,以新水送下。

  [功效与主治]鼻衄不止。

  赤马通阿胶方

  [组成]赤马通2枚,阿胶3片。

  [制用法]将赤马通绞取汁,阿胶炙,捣末,两药相和,熟搅使其均匀。每用少许滴入鼻中,仍以新汲水略蘸足即止。

  [功效与主治]热病鼻衄,诸药无效者。

  乱发龙骨散

  [组成]龙骨15克,乱发(烧为灰)45克。

  [制用法]将上药混合后研成粉,以少许吹入鼻中。

  [功效与主治]鼻衄不止,眩晕欲死。

  藕节蒲黄散

  [组成]藕节末50克,炒蒲黄50克,血余炭50克。

  [制用法]将上药混合后共同研末和匀。每次9克,以温水送服,每日4—5次。

  [功效与主治]吐血、尿血、鼻衄。

  黄连龙胆

  [组成]黄连15克,龙胆草15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研为末,糊丸如小豆大小。3岁服用30丸,视儿大小加减,以盐水送下。

  [功效与主治]小儿鼻衄不止。

  绿豆粉

  [组成]绿豆粉15克,细茶叶15克。

  [制用法]上药以冷水调服,即止。

  [功效与主治]鼻衄。

  玄参芍药汤

  [组成]玄参10克,芍药12克,牡丹皮12克,干地黄3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粗末。每次取用6克,以水60毫升,煎至35毫升,去渣,饭后,临卧温服。

  [功效与主治]衄血。

  蛤粉朱砂

  [组成]蛤粉120克,朱砂3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细末。每次服用3克,以新汲水调下。

  [功效与主治]上热吐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