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规划未来,理性总结过去

科学规划未来,理性总结过去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理性地总结过去才能科学地规划未来今年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各个媒体正在围绕这一日子进行回顾性报道。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对新中国60年的发展历程如何做出实事求是的理性总结。新中国成立的60年,刚好被启动改革开放的1978年切分成对等的两半。自然也难有今天中国经济生动活泼的新局面。建立之初的新中国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在回顾新中国60年的发展历程时,既不应简单地用今天否定昨天,也不应简单地用昨天否定今天。

科学规划未来,理性总结过去

理性地总结过去才能科学地规划未来

今年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各个媒体正在围绕这一日子进行回顾性报道。“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人们对历史研究发出的慨叹。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对新中国60年的发展历程如何做出实事求是的理性总结。只因只有理性地总结过去,才能科学地规划和把握未来。

新中国成立的60年,刚好被启动改革开放的1978年切分成对等的两半。直观的印象是:前30年似乎更像一张黑白照片,后30年则是一张彩色照片。但是须知,没有前面的黑白照片,也就没有后来的彩色照片。就像没有初始的黑白电视,也就没有后来的彩色电视一样。

历史可以划分阶段,但不能切割脉络。因为今天是昨天的延续,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即便是昨天的曲折与教训,都是今天发展的历史依据。比如,没有当年“以阶段斗争为纲”以及把之演绎到登峰造极的“文革”,就难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提出,即便提出一时也难以在全党、全国上下形成共识,也就难有今天中国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同样,没有当年“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及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形成的近乎单一的公有制对生产力的桎梏造成的经济发展的困顿,也就难有后来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生产关系的大调整,乃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自然也难有今天中国经济生动活泼的新局面。因此,在对新中国60年历程的回顾中,不回避教训和曲折是应有之义。不然,会否重复当年的某些教训也未可知。

同样,充分看到前30年的建设与发展对后30年的基础性贡献更是应有之义。建立之初的新中国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国家大力发展重工业农业等基础性产业,乃至在科技上研制了“两原一星”,这不仅对经济立足、国家稳定和长远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同样意义重大。尤其是前30年中形成的一系列优秀传统,比如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克己奉公、助人为乐的精神等,都是今天应该继承和弘扬的精神财富。对这些,显然应浓墨重彩,加以记述。(www.xing528.com)

历史有时会惊人地相似,但更多的时候会惊人地相异。在回顾新中国60年的发展历程时,既不应简单地用今天否定昨天,也不应简单地用昨天否定今天。因为历史的现实总有其特定的历史情境。比如在外交政策上,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边倒”、60年代的“两个拳头打人”到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不能用今天“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之加以简单地否定。同样,对于今天人们价值观、文化观、审美观等的多元化,无论你认为它是进步还是倒退,可以讨论甚至争论,但如果用“今不如昔”四个字加以简单地否定就未免也失之武断。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历史的发展尽管有曲折,但总的趋势是在前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智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贡献,当然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主客观局限。放大或忽略某一点都有失偏颇。因此,在总结、回顾新中国60年发展轨迹的时候,不仅要全面、系统,而且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唯此才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才能从历史的逻辑中更好地理解、规划和把握今天与明天。

本文系作者就新中国60年宣传报道问题为《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撰写的评论员文章,载学刊2009年第9期,署名乔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