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下肢静脉阻塞或反流性疾病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大隐静脉与小隐静脉间的交通支主要位于膝关节附近,大隐静脉与深静脉的穿通支静脉主要位于小腿。胫后穿通静脉组又称Cockett穿通静脉,连接小腿后副大隐静脉和胫后静脉,并形成下、中、上3组穿通静脉。

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第四节 下肢交通静脉系统

一、交通静脉组织结构、功能

下肢浅静脉之间(交通支)及深、浅静脉之间(穿通支)广泛存在着交通支静脉(perforate vein)。在大腿交通支静脉少,而小腿则交通支多而复杂,临床上更为重要。在下肢静脉阻塞或反流性疾病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特别是内踝上穿通支静脉,在小腿静脉高压情况下,小腿后弓支和穿通支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可使皮下小静脉扩张,甚至填平内踝后方的凹陷处,临床表现“踝怒张”,在形成足靴区静脉血淤滞性病理生理变化中起关键性作用,是形成溃疡好发部位。大隐静脉与小隐静脉间的交通支主要位于膝关节附近,大隐静脉与深静脉的穿通支静脉主要位于小腿。比较恒定的小腿交通支位于大隐静脉内后侧、小腿中点附近及内踝上四横指处;在小腿外侧有一固定的交通支与小隐静脉相连,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疾病或静脉反流性疾病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二、交通静脉位置、分布、走行

下肢的穿通静脉有150多支,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者为数极少,足部的穿通静脉主要分为背侧、足底、内侧和外侧等4组。在第1跖骨间隙有1支恒定的粗大的穿通静脉,连接背侧浅静脉弓和足静脉(pedal vein)。于踝部周围的穿通静脉丛,包括踝前、踝内和踝外等3组。位于小腿内侧的两组穿通静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即胫后和胫周穿通静脉。胫后穿通静脉组又称Cockett穿通静脉,连接小腿后副大隐静脉和胫后静脉,并形成下、中、上3组穿通静脉。胫周穿通静脉连接大隐静脉主干和胫后静脉。小腿其他的穿通静脉按其所处的解剖学部位,分别称为前、外侧、腓肠肌跟腱等几组。膝周围的穿通静脉分为膑骨下、膑骨上、内侧、外侧和腘窝等几组(图1-7)。

img15

图1-7 伴有交通支瓣膜关闭不全的小腿部静脉曲张表现

在大腿远侧段,股管穿通静脉(perforators of the femoral canal)连接浅静脉和股静脉;于大腿近侧段,腹股沟穿通静脉连接大隐静脉及其属支和股静脉(表1-4)。

表1-4 下肢穿通静脉命名

img16

参考文献(www.xing528.com)

[1]蒋米尔,主编.静脉曲张和小腿溃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

[2]陈翠菊,主编.现代实用静脉外科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6.

[3]柏树令,主编.系统解剖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

[4]彭裕文,主编.局部解剖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5]田卓平,张培华.下肢静脉系统的新命名[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5,8(5):305-306.

[6]陈学洪,刘仰斌,盛瑶环.大隐静脉属支的解剖学观测及临床[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25(3):292-294.

[7]霍仟竹,代远斌,黄淑君.下肢主要静脉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34(10):1411-1414.

[8]陈志宏,齐聪儒,王福,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的解剖学基础[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2,19(4):267-269.

[9]张培华,黄新天.下肢静脉外科的进展和发展趋势[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5):257-258.

[10]蒋米尔,陆民,黄新天,张培华.下肢交通静脉临床研究现况[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1,1(1):8-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