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正确戴眼镜治疗正视眼、远视眼和近视眼

如何正确戴眼镜治疗正视眼、远视眼和近视眼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日常工作、学习及生活中,不论你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也不管你是青少年或是中老年人,近距离用眼时,不论你看得清还是看不清,也不管你产生什么样的视觉,唯有的一个共同点,即都要付出眼的调节力,调整眼球的屈光状态,力保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本节从另一侧面对不同年龄的正视眼、远视眼、近视眼看近的问题,以及戴什么屈光性质、什么度数的眼镜的问题进行论述。

如何正确戴眼镜治疗正视眼、远视眼和近视眼

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不论你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也不管你是青少年或是中老年人,近距离用眼时,不论你看得清还是看不清,也不管你产生什么样的视觉,唯有的一个共同点,即都要付出眼的调节力(调节力就是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突、屈光力度增强时,眼结构所表现的力量,其屈光力同样用“+”表示),调整眼球的屈光状态,力保物像落在视网膜上。例如,用40厘米距离上的电脑,就要付出250度(+250D)的调节力;用33厘米距离看书、写字、工作,就得付出300度的调节力。其中眼注视物的距离与眼调节力的关系是:调节力=1/眼注视点至眼球的距离。调节力的单位也是以眼球对入射光的屈折程度,即屈光度为单位,距离以米为单位。有了这个关系式就可以算出看近时不同距离所需要付出的眼调节力。所有眼科学与视光学书中关于调节部分,都有这一同样的论述。

本节从另一侧面对不同年龄的正视眼、远视眼、近视眼看近的问题,以及戴什么屈光性质、什么度数的眼镜的问题进行论述。

1.正视眼 正视眼近距离用眼时,例如30厘米看细物,被注视的字与细物反射入眼的光就似同点光源发出的辐射状态的光,这种入眼的发散光与聚集光在眼内的屈光状态相反,它会将眼球的总屈光力减弱约300度,使聚光焦点(即字与物的图像)落到视网膜的后面。视网膜上得不到清晰的物像,就会使人有模糊的感觉。为了将近物看得清楚,必须设法弥补被削弱的屈光力。

40岁以下的中青年正视眼,尤其是少年儿童正视眼,解决上述问题可谓轻而易举。发散光进入他们眼内,虽然也会减弱眼的300度屈光力,但同时也刺激了眼调节,眼球强劲的调节力,会同步、及时地收缩睫状肌,用加大晶状体的凸度,也就是加大屈光力度,来及时弥补被削弱的屈光力度,调整屈光焦点的距离,保证物像落在视网膜上,因而不存在视近不清楚的问题。尽管这个年龄段的人能依其强力的调节来视近,却也不可经常持续长时间、近距离地用眼。因为不卫生地用眼,会因调节力用得过久而产生调节性视疲劳,甚至发生调节痉挛。成年人如果发生调节痉挛,视反应会不敏锐;少年儿童如果发生调节痉挛,就会出现近视(假性近视),调节痉挛得不到缓解,就会发生近视。

正常眼4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调节能力会逐渐减退,近点(即指经过调节力和两眼汇聚视近物时的集合力调整以后,能看得清楚的最近的点)开始远移,要把书报拉远才能看得清楚。但看的时间长了也会越看越模糊。也就是说,人到40岁以后,逐渐难以长时间付出300度的调节力。需要用戴凸球聚光镜的办法来替代需要付出的调节力。至于怎么补,补多少,就得先了解调节力与年龄的关系,根据眼科工作者多年大量反复的测试论证,人的调节力与年龄的关系,如表1-1所列。

表1-1 人的调节力与年龄的关系

人们在近距离用眼时,是不可能将表中所列尚有的调节力全数付出的。经验证明,人的眼睛如要清楚、舒适地视近,可以付出的调节力,最好是其尚有调节力的一半乃至2/3。例如,一个45岁的人,现有的调节力是350度,如果用它的2/3来计算,可付出的保持清楚舒服的调节力就是225度多一点,当用30厘米的距离看书、写字时,必须付出300度的调节力,其间明显就有75度(300-225=75)的不足,在用眼视近物时,就得戴75度凸球眼镜片(+0.75D,作为这种用途则称之为老花镜)来给予补上。当改用40厘米距离工作时,必须付出的眼调节力由300度改为250度,而人眼可付出的调节力仍然是225度,其间的不足就只有25度(250-225=25)。25度这样低的度数,补或不补都无所谓,若不补,只要将字的距离拉远一点就解决问题了。由此,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初有老视的人看书、看报时,要把书报拉远才能看得清楚的道理。运用这一计算方法,可以算出各个年龄段老龄者配戴老花眼镜的度数。老年人调节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而老花眼镜度数却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走高。当然,调节力减弱与老花镜度数走高的程度与个人体质密切相关,并非人人都为同一模式。确定戴老花眼镜的度数,还得通过验光试镜来决定。

正常老视眼戴老花镜最高可达400度(+4.00D),这是因为人到老年(如70岁),不但已经付不出300度调节力而必须全部依靠戴300度老花镜来视近,而且,由于老年人瞳孔的缩小以及晶状体的不可溶性蛋白的不断增加,会减小已不复调节的晶状体屈光面的曲率,屈光面曲度的改变,眼屈光力也就随之减弱。所以说,老年人要想看近清楚,最高可用400度老花镜,才能弥补随着年龄增长所失去的调节力和因晶状体老化、曲率减小所影响到的眼屈光力。

此外,还可以用老年人调节力缺失、晶状体老化、曲度趋平的说法,来解释老年近视者认为近视的程度要比原来好了一些的原因,若原来要戴几十度甚至近百度近视眼镜的老年人,摘掉眼镜仍可看远,度数高的老年人,低戴几十度或近百度依然清楚的道理。分析近视眼的成因,不是因为眼的总屈光力过强,就是因为屈光系统的各屈光面曲率过大或者是屈光介质的屈光指数过高,但是,人们矫正近视却都是用同样的办法,即减小眼球的屈光度,不论你是配凹球近视眼镜还是做激光矫正近视手术,都是这一办法的具体运用。老年人晶状体屈光面曲率的减小,也正是起了帮助减少屈光度的作用。

那么,屈光不正的人,也就是指远视眼、近视眼用眼看近时,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屈光情况呢?该如何用戴眼镜的办法来改变屈光状态?戴凸球镜片还是凹球镜片?其屈光度数与一直戴着看远的眼镜度数有着什么关系呢?这些问题将在下面一一作答。

2.远视眼 凡远视眼、近视眼,都是用正视眼(正常眼)的屈光状态作比较而定义的。远视眼的屈光力少于正视眼,成像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所以必须用附加凸球镜片度的办法弥补其不足的屈光力,使图像回到视网膜上,达到看远清晰的目的。(www.xing528.com)

远视眼在看近时(以30厘米为例),字与物反射入眼的发散光也不例外,同样也要减弱其300度屈光力。这对于屈光力本身就不足的远视眼来说,如同火上浇油。如此,要想看近也清楚,就要用原本因为远视已经不足的那个屈光度数,加上因为老视所必须补上的屈光度数(计算方法同本节前面所列举的正常眼的老视),二者之和才能达到视近清楚舒服的目的。当然,这两个同性质的屈光度数,都要通过验光试镜来确定,镜片为增强屈光力的凸球镜片,而不是以抵消、减少聚光能力的凹球镜片。

3.近视眼 近视眼看近时,屈光度数、屈光状态是否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要戴多少度数的眼镜才舒适、清楚呢?

近视眼看近时(以30厘米为例),字与物反射入眼球的发散光同样会将眼球的总屈光力减弱300度。但是,近视与远视的屈光状态是相反的。要想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相对正常眼来说,远视眼要弥补不足的屈光力度,而近视眼则要减弱过强的屈光力度。既然看近物、细物时,入眼的发散光会减弱屈光度,正符合近视的需要,也就等于帮了近视眼的忙。

然而,戴近视眼镜的青少年患者,他们看近时不用取下眼镜,不改变镜片的性质与度数,同样也看得清清楚楚,不存在不舒服,更感觉不到所戴的凹球近视镜片在抵消眼内过强的屈光力度,将眼睛矫正为正常眼,有着正视眼一样的调节状况。

常言道:四十四,眼带刺。当人到了40岁以后,这种感觉才会呈现出来。最先感到的是戴着眼镜看书觉得吃力,取下眼镜看反而清楚、舒适。这是因为戴上矫正近视眼镜已等同于正视眼,而40岁以后的近视眼,其尚存在并逐年减弱的调节力,如同正视眼一样,已付不出视近物时所必须付出的300度调节力了。在这种屈光状况下,正视眼要戴凸球老花镜作弥补,远视眼更要戴视远度数与视近物时称作老花度数的两个度数之和的凸球镜片才能弥补,而近视眼则不同,只需摘下鼻梁上戴着的那副正在抵消着眼球中那些过强的屈光力度的凹球近视眼镜,保留着眼球中那些原本过强的屈光力度,就已解决了视近的问题。

所以说,好解决是对400度以下的未接近400度的近视而言的。例如,50岁有200度近视的人的调节力(表1-1)与同年纪的正视眼一样,也只有250度了,如果是正视眼,看30厘米近物、细物时,要清楚而持久,没有不适的感觉,就得戴150度左右的凸球老花镜了。但是,由于他是近视,本身就比正视眼的屈光力多了200度。也就是说,只要摘下戴着的眼镜就多了200度的屈光力,再加上这个年龄段尚有的250度调节力,还可以轻轻松松付出150度,合计共有350度的屈光力,超过了看近时该付出的300度调节,因此在这个年龄段的200度近视,视近一般尚可维持。接近60岁时,调节力已下降到只有100来度,即使摘下眼镜,把所有屈光力全用上,也只是相等而没有任何余力。因此,无论将书拉近移远,屈光力也不足以维持,不一会就有模糊、吃力的感觉,所以,有200度近视的人到了60岁以后,一般还得用老花镜来帮助补上已经不足的屈光度,以保证视近物时的清楚和舒适。

对未接近400度的近视眼,产生的实际老视是这样计算的,若一位200度的近视眼,要戴100度(+1.00D)的老花镜看近物、细物,可实际老视就已有了300度(+3.00D)。这是因为,看近物时要使用300度的调节力,或者说要减少300度屈光力,而取下近视眼镜就已弥补上了200度,戴的老花镜又弥补了100度,岂不是实际老视有300度吗?列式计算就是用戴的老花镜度数减去实有的近视度数,即(+1.00 D)-(-2.00D)=+3.00D即老视300度。如果验的近视度数过矫或欠矫,就要去掉过矫,补上欠矫才能依法计算。

在近视眼人群中,400度近视是个特例。看近时,摘掉眼镜就可以了,终生不用戴老花镜。400度近视眼看近时,屈光力也会减弱300度,或者说也得付出300度调节力。当400度的近视眼,摘下降低这个度数的近视凹球眼镜,就多400度屈光力,完全可以付出并补上300度的调节力(调节力也是屈光力,只是需要眼的调节才会呈现,而不是眼球固有的屈光力度)。即使到了无调节力年龄的最高400度老视时期,也可以对付,只是没有多余的屈光力来保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舒适。

400度以上的近视眼,可以不考虑将来老视,只要摘下近视眼镜就可以看近,近视眼本来就有多余的屈光力,只要调节与集合均正常,就可以知道有着的看清楚物体的距离。比如200度的近视眼其清楚视点约50厘米,500度的近视眼其清楚视点距离约为20厘米,摘下眼镜看书时,可将书报放置眼前20厘米处看清。750度的近视眼,可看清眼前13厘米左右处细物。这个距离就是眼的远点,它与近视度数的关系同于本节开头所列的调节力与注视距离的关系式。不论哪位近视眼患者,都可以算出自己的远点距离(远点距离=1/近视度数)。

由于度数越高的近视眼,其远点到角膜的距离就越近,视近集合(辐辏)时,两眼会聚(如看书、用电脑)所需的集合力与调节力就越强,就越容易发生疲劳。而且时间一长,中老年患者会感到眼胀难受;青年患者会感到视力模糊,怀疑度数有增加;中小学生患者会出现近视度数增加。要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就得用改低镜片的度数(远视眼视近就要增加镜片的屈光度数)的办法,人为地改变远点,让远点临时落到习惯的阅读或工作距离处。不过,能降低的度数会受到不同的近视程度,不同年龄的调节力,以及不一样的身体素质的影响。所以,不能一概用降低近视300度的办法做硬性处理,应该在距患者30厘米(用电脑多的可考虑45厘米左右或更长一些的距离),用试镜的办法来获得视近物时适戴的,降低近视镜片的度数,测量出视近的瞳距,以配眼镜用。这就是说近视眼最好配看近、看远两副眼镜,200度以下的青少年可以摘下眼镜,在允许活跃一部分调节的状态下看书、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