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李清照:才情、美丽与哀愁

李清照:才情、美丽与哀愁

时间:2024-0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宋朝的大街小巷中常常流动挑花、卖花的担子,一肩春色,走街串巷,将盎然生趣的景致送入千家万户。这一日,听闻卖花人新鲜的吆喝声,清照忍不住出门来挑选一枝最满意的鲜花。善于娇嗔的女人是可爱的。新婚之后,赵明诚仍就读于太学,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云,“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在对文物的观赏与鉴定上,无疑明诚更专业一些。此事的来龙去脉为清照详细地记录在了《金石录后序》上。

李清照:才情、美丽与哀愁

“用一句话形容爱情是?”在这道问题面前,我所知道的最生动、形象的回答是:“像突然有了铠甲,也突然有了软肋。”是的,云朵会觉得自己不够美,是因为它爱上了天空,而它旁边还有一抹绚丽的彩虹;百花在园中失却颜色,是因为它们都爱上了牡丹,而它旁边还站着一群欣赏的人,是心里有了目标,才会突然担心自己不够美好,无法独占他(她)心中的美好。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东京梦华录》里记载,“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晴帘静院,晓幕高楼,宿酒未醒,好梦初觉,闻之莫不新愁易感,幽恨悬生,最一时之佳况”,可是反映了汴京的繁华景色。

宋朝的大街小巷中常常流动挑花、卖花的担子,一肩春色,走街串巷,将盎然生趣的景致送入千家万户。这一日,听闻卖花人新鲜的吆喝声,清照忍不住出门来挑选一枝最满意的鲜花。

看着手中的鲜花娇妍欲滴,似裹挟了一整个春日的勃勃生机,她是由衷地喜欢,由衷地赞叹。然而这朵被人折去的花儿,似乎在为自己不幸的命运啜泣,“泪染轻匀”,愁容满面,使得惜花之情乍现。

回到闺房中,手中仍恋恋不舍地把玩这件新到手的宝贝,此时正与赵明诚新婚燕尔,每日双双对对,看着如此美妙的花颜突然心生一丝忧虑:“不知道在他心里,究竟是我美还是花更美?”此时的清照,端坐着将镜中的自己仔细打量,再看看一旁的花枝,心眼里满是自矜、好胜甚至带有几分的嫉妒。她原本也是一个超脱自信的人,深知若在青年妇女中绝对算是美貌超群,然而比起眼前这“犹带彤霞晓露痕”的鲜花,却是稍逊了些,所以有了这样一层担忧。

常言道,“女为悦己者容”,她是有心为心上人装扮的,更何况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即便自知没有这花的容颜俏丽,也要“云髻斜簪”,细做一番装扮。此时的李清照,虽仍有一份淡淡的哀愁,更多的却是难得的闺房之乐。

善于娇嗔的女人是可爱的。如果一个女人整天板着脸没有一点生活情趣,我相信任谁都不会爱上她。民国就有两位极擅对丈夫撒娇的名才女,陆小曼与林徽因。陆小曼的美,带了一种旧上海十里洋场的华贵气质,她虽是从交际场走出的女子,却在遭遇爱情的时候同样懂得撒娇的道理,读她写给丈夫徐志摩情诗,“惆怅如我的浮萍,也渴盼天边的一点飞鸿,天地很小,你为什么不愿栖在我的枝头”,也是带着一种娇嗔的请求。而林徽因的美则是裹了墨香味的书卷气,如暖暖的春风扑面而来,遇到爱情的她更曾肆无忌惮地吐出心底关于爱的困惑,“思成,真苦恼,我发现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这是一种带着征询语气的撒娇。

李清照也是一位才女。传说中的才女有才华、有见地固然是好的,但才女首先是一个女人,一个女人总要有些女人的模样,才会引起男人的关注与心疼。柴米油盐的生活是烦琐细碎的,倘若漫长的人生始终不能有些小打小乐的闺房乐趣,那夫妻间的生活该是多么平淡寡味。爱情是需要调剂的,才女也应拥有充满情趣的生活。(www.xing528.com)

到底赵明诚是怎么看的呢?全词到这里却没有下文了,一切都留给读词阅词的人猜想,此时的明诚是捧着清照的脸不停地安慰说是她更美,还是已经被清照如此俏皮的举动逗得啼笑皆非了呢?——由是,闺房之乐甚为生动、具体。

新婚之后,赵明诚仍就读于太学,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云,“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当时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与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均为朝廷高级官吏,两个人如是“贵家子弟”,但因“赵、李族寒,素贫俭”,所以读书的赵明诚只在每月的初一、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

等到明诚归来,清照便梳洗一番牵了他的手朝着典当行去,虽夫妇两人生活不特别宽裕,但他们仍愿省吃俭用,以便前往东京汴梁很有名的大相国寺淘办“宝物”。

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他们夫妻相携左观右看,若是都看中的物件便会毫不犹豫购买下来,归家后更是爱不释手,细细品鉴,直至秉烛掌灯。在对文物的观赏与鉴定上,无疑明诚更专业一些。每次听明诚讲解关乎物件的历史渊源,也是妇人清照闺房生活的一大乐事。

在收集金石雕刻这件事上,有时也会因经济拮据遭遇喜而不得的遗憾。

一次,有人带着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求上家门,展开画卷,只见其笔墨清新、风景雅致,他们有心入手,无奈对方张口就要纹银二十万两。最后,瘦尽一夜春宵,终还是因无力购买而放手。“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此事的来龙去脉为清照详细地记录在了《金石录后序》上。

这是一些生活中的乐趣,尽管不如意,但在清照眼底,有明诚在身边,现世即是安稳。在这个世界上,大抵没有人真正喜欢颠沛流离,无枝可依。我们的心,也都甘愿长久地栖息在一个温暖的地方。对于清照来说,外面的世界不管有多大的风雨,只要明诚在,一切都不可惧。想来,人生在世,所求的也不过就是一种安定。

活泼俏丽的李清照,只此一时,别无分家。也只有在闺房之中,在与丈夫倾心相爱的漫漫时光里,人们才得以瞥见她周身散发的那种小家碧玉的气质。别人眼中的她,评价多是巾帼不让须眉,多是胸怀壮烈、一代词宗,然而更多的,她身上所展示的原应是一个女人的娇嗔、纯真。

倘若没有这首词,便也没有透过明诚看到的为博君颜一笑的可爱清照,便不能了解她原是这样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

爱情在女子眼中,美好多于灾难。“天地初开日,混沌远古时。此情已滋生,代代无终息。妾如花绽放,君似雨露滋。两情和缱绻,缠绵自有时”,这是琼瑶眼中两情相悦的男女,依此观看清照与明诚这对人间佳偶,倒有几分相衬。爱又是对彼此的高贵馈赠,遇到明诚的清照在这花花世界、萧索红尘中,唯愿拟一纸素笺为裳,浓墨为妆,沐月盈香,盛满他的明媚模样;而遇到清照的明诚,也愿携一缕春风同游,凉风有信,秋月无边,好好待她思娇的情绪。

她对他的爱,隐匿在买花、赏花、戴花、比花的过程中,细细品味,总能感受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