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养育男孩:面对孩子的自主权战争!

养育男孩:面对孩子的自主权战争!

时间:2024-0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还有一个阶段是十二岁左右,男孩开始进入青春期,这个阶段孩子要向世人宣告“我长大了”,于是期待父母把他们当成大人,以对待大人的行为方式对待他们,否则他们就要反抗。于是,孩子和父母之间就发生了一场围绕着“自主权”的保护与争夺的战争。而孩子想的却是:“不好好学习,也照样有出息!我长大了,靠买彩票中个500万,然后去做生意!”

养育男孩:面对孩子的自主权战争!

很多妈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自己让孩子干这个,孩子偏干那个:让孩子吃点鱼,他偏吃其他肉;不让他玩水,他偏要弄盆水满屋子泚水;让他写作业,他偏上网;让他出去运动运动,他偏窝在家里;让他杯子用完了放到托盘里,他偏到处放;让他不要和某个成绩差的孩子在一起,他偏要经常和对方玩;让他注意饮食卫生,他偏吃苹果从来都不削皮,顶多洗洗……

从小到大,男孩好像总是这么和妈妈对着干。有一位妈妈甚至说:“我真担心有一天,儿子到了结婚的年龄,却怎么也不肯结婚,我这当妈的该怎么办啊?想想将来,真是害怕啊。”

妈妈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担心,看似是对孩子的一种难以把握的不确定,实则是对自己教育的不自信。孩子将来是什么样取决于教育,只要我们的教育适当,完全可以养育一个不和妈妈对着干的孩子。

男孩为什么要作对

男孩与大人作对,是男孩成长的需要和表现。

男孩成长的过程中,有两个阶段属于逆反期:两岁至五岁的时候孩子处于第一逆反期,这个时候,按孩子自身的成长需要来讲,要发展自主性,需要被人承认他是个独立自主的人。为了彰显独立,他们喜欢用“不”来反抗别人;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亲手试试,很难“对付”;出去玩耍,很容易与其他小朋友争抢东西。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60%~80%会有“不听话”的表现。

还有一个阶段是十二岁左右,男孩开始进入青春期,这个阶段孩子要向世人宣告“我长大了”,于是期待父母把他们当成大人,以对待大人的行为方式对待他们,否则他们就要反抗。可是,此时的家长还把孩子当小孩子,孩子逆反的时候,就觉得是和自己对着干,还很苦恼。

男孩和大人作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对孩子管得过多、过严、过细,违背了孩子的意愿,使孩子有窒息的感觉。于是,孩子和父母之间就发生了一场围绕着“自主权”的保护与争夺的战争。从这个角度来讲,孩子的作对行为,可以说是孩子对压力过大、父母管教过分的反抗信号

如果你的儿子在行为或情绪上突然出现变化,很有可能就是在向周围的人发出“求救讯号”,希望引起父母或其他成人的注意和帮助,以便摆脱压力的折磨。男孩最常见的求救信号有:对老师或者学校表示反感、不愿意上学、容易激动、乱踢东西、粗野、暴力,或者一直申诉身体某个部位疼痛、不舒服等等。(www.xing528.com)

以上是最为常见的孩子和父母作对的原因,作为家长,如果积极努力地改变自己的行为,那么,我们面对的将不会是一个和自己作对的孩子。

充分地理解孩子

要想教育行为适当适度,被孩子接受,最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地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然后依此做出契合孩子心理特点的行为。

1.孩子的想法和我们不一样

很多家庭亲子关系紧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父母的想法被孩子看穿了,可是他们却不了解孩子。比如,父母对孩子说:“好好学习,将来好有出息!”而孩子想的却是:“不好好学习,也照样有出息!我长大了,靠买彩票中个500万,然后去做生意!”当父母和孩子的想法大相径庭的时候,父母的行为就会遭到孩子的反抗甚至是抵制。

如果我们多和孩子沟通、多留意孩子接触的信息、多观察孩子崇拜的人,再思考思考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我们对孩子的理解就不会和孩子真实的思想相距太远,我们劝解孩子好好学习的话,或许就变成了:“你或许会成为那个靠买彩票发财的富翁,不过,眼下你还是好好学习比较靠谱。”

2.别惹孩子烦:少说、不重复

唠叨的人,谁都不喜欢。唠叨除了让人烦,没有任何作用。可是还有那么多唠叨的父母,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唠叨不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从心理学来讲,不断地重复会使人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不在乎,貌似在听,其实根本没有往心里去。所以,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不要唠叨,点到为止的不重复的表达方式似乎更有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