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代心理学理论对意识流小说产生的影响

现代心理学理论对意识流小说产生的影响

时间:2024-0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意识流小说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西方现代心理学理论。詹姆斯在解释人的思维过程时采用了现代心理学上极为罕见而又流传最广的精辟论断:意识本身并不像是被割裂的碎片。纵观20世纪的意识流小说,读者不难发现,意识流作家所刻意描绘的正是这样的一种“自我”。弗洛伊德对意识流小说的创作与评论产生重要影响的另一个学说便是他关于梦的解释。

现代心理学理论对意识流小说产生的影响

意识流小说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西方现代心理学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的心理学说和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的“精神分析法”全面而系统地揭示了人类精神活动的奥秘与普遍规律,同时将人们对精神与意识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些都为英美意识流小说的盛行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依据。

威廉·詹姆斯首先提出了意识流之说。他认为人的意识是充满了各种印象感觉与直觉的综合体,人们对同一特定事物的每一次思维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人的心理状态从来没有绝对相同过。意识与潜意识无意识之间,以及意识的各部分之间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属于同一个整体,这个共同体便是人的自我。詹姆斯在解释人的思维过程时采用了现代心理学上极为罕见而又流传最广的精辟论断:

意识本身并不像是被割裂的碎片。诸如“索链”或“列车”这样的字眼并不能恰如其分地描述它。意识并不是一段一段地连接起来的。用“河”或“流”这样的比喻来描述它才自然贴切……我们就称之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吧。(1)

詹姆斯还将人的意识活动与鸟的生活方式作了生动的比较。他将意识流中的栖息部分(长期埋在人脑中的思想内容)称作“实体部分”,而把飞行部分(人的飘忽、闪烁的感觉、印象与思绪)称作“过渡部分”。“我们思维的主要目标似乎总是要促使我们从一个刚刚停留过的实体部分走向另一个实体部分。可以说,过渡部分的主要作用就是把我们从一个实体部分的终结引渡到另一个实体部分的终结中去。”(2)詹姆斯所说的“过渡部分”通常是意识流作家刻意描述的变幻多端、纷乱复杂,而且往往又是不符逻辑、不合理性的精神活动和意识流活动。

此外,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也给意识流作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弗洛伊德将人的整个精神领域比作一块巨大的浮冰,露出水面的那部分是我们感觉得到的、能主宰我们行为的意识;沿着水面漂浮晃动的那部分是此起彼伏、时隐时现的前意识;而位于水下看不见的一大块浮冰则是不自觉的、不受我们控制的广阔的无意识领域。他还将人的性格结构分为“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 ego)三个部分。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一种混沌状态,遵循快乐原则,具有一种使本能需求得到满足的原始冲动,他把这种欲望与冲动称作“力必度”(libido);“自我”承担了调解与保护“本我”的任务,使其符合“超我”(即伦理、道德和理性)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自我”常常因负担过重而显得力不从心,于是便会产生紧张、焦虑和恐怖心理。纵观20世纪的意识流小说,读者不难发现,意识流作家所刻意描绘的正是这样的一种“自我”。(www.xing528.com)

弗洛伊德对意识流小说的创作与评论产生重要影响的另一个学说便是他关于梦的解释。在他看来,人的梦是无意识的反映,也是错综复杂的精神活动的表现。梦幻中的意象不但使人的精神世界图像化和戏剧化,而且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毋庸置疑,意识流作家在探索人的意识和无意识的创作活动中,从弗洛伊德有关梦的学说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

————————————————————

(1) William James,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ed. George A. Miller(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239.

(2) William James,Psychology:The Briefer Course(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1892)16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