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八卦文化:解析爻与卦

中国八卦文化:解析爻与卦

时间:2024-0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八卦从形态上来看,是一套简单的符号体系,它由最基本的符号——“爻”与“卦”组成。想要了解八卦文化,就应该先从八卦的符号入手。八卦是由“爻”所组成的,这在古代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在卦的形式上,每卦有三爻,分别代表了三才。

中国八卦文化:解析爻与卦

八卦从形态上来看,是一套简单的符号体系,它由最基本的符号——“爻”与“卦”组成。想要了解八卦文化,就应该先从八卦的符号入手。

阳爻和阴爻

八卦是以阴阳符号来反映客观现象的,其由阳爻(—)和阴爻(--)所组成。关于这两个符号,不仅包含着万象万物,更隐藏着深邃的哲学思想,代表着正质子与负质子,黑与白,动与静,正确与错误,明与暗,快与慢,安与危的对立。

八卦是由“爻”所组成的,这在古代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爻有阴阳两类,八卦也是由阴爻(--)和阳爻(—)这两种简单的符号所组成的,每卦由三个爻经过不同的排列和组合便构成了八个不同的符号,这就是八卦的卦形,因此,八个经卦也称为“八卦”,以下就是八卦的符号和名称。

易经》中并没有“阴阳”二字,数百年后的《易传》中才把“—”叫阳爻,把“--”叫阴爻。关于二爻的含义,人们也有着很多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阳爻表达阳光之意,阴爻则表示了月光;也有人认为,“爻”代表着阴阳的气化,正是由于“爻”的阴阳之变才导致出现了卦的变动,故“爻”是气化的始祖;还有人认为,阳爻代表的是男性的生殖器,阴爻则代表了女性的生殖器。

《周易·系辞》中说道:“一阴一阳谓之道。”从本质上来看,阳爻性刚是属阳的,阴爻性柔是属阴的,在宇宙中万物的性能都由这阴阳二气所演化而来。在《易传》之中记录道:“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就是指天和地,也就是阴和阳。阴阳二气继续运动,再次一分为二,就产生了四象。这就是在一阴爻或一阳爻上再迭上一阴爻或一阳爻,就形成了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种符号,这就是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时的四象。将四象上再重上一阴爻或一阳爻,就形成了八个符号,这八个符号就是前面文章所介绍的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卦形,其分别代表了宇宙间八种最基本物质,即天、泽、火、雷、风、水、山、地。除此以外还表示了西北、西、南、东、东南、北、东北、西南八个方位。根据他们的阴阳结构分别代表家庭成员中的父亲、少女、中女、长男、长女、中男、少男和母亲。

在卦的形式上,每卦有三爻,分别代表了三才。“三才”原本指代的是“天”、“人”、“地”,因为每个经卦中也有上中下三爻,因此也配以“三才”。每卦中的上爻为“天”;中爻为“人”;下爻为“地”,每卦之中爻的次序是自下而上排列的,最下面的叫作初爻,中间的叫二爻,上面的叫三爻。当出现了六爻卦之后,可以将其分为上、下两个经卦,初爻、二爻为地;三爻、四爻为人;五爻、上爻为天。

三才之中的天部,包含了整个宇宙间的天体运行和气象变化,这些星象之学,在古代被称为天文;地部指代的是通过观测日影的方式来计算年周期的方法,凭借着地之理来了解万物生长变化的全过程;人部将天文、地理和人事这三者相结合,用这些规律和法则对平时的生活和生产活动进行指导。综合来看,天之道说的是阴和阳,地之道说的是柔和刚,人之道说的是仁和义。

可见,阴阳二爻不仅组成卦,还让八卦更加富于变幻,更加重要的是,阴阳二爻还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联系和变化,并具有了象征性和高度概括的意义。

卦:八卦的重要组成符号

卦是《易经》的符号体系,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其由“圭”和“卜”组合而成。圭,即土圭,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卜,包含有测度的含义。从其名字可知,立八圭测日影,从而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记录,形成了八卦的图象。(www.xing528.com)

除了形象的解释“八卦”的含义之外,自古以来还有从声音、字音、形象的角度对其作出解释,《说文》中说:“卦,所以筮也,从卜,圭声。”《周易正义》中孔颖达援引《易纬·乾坤凿度》解释道:“卦者,挂也。言悬挂物象以示于人,故谓之卦。”虽然解释不同,但是,其都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即卦是用来占卜的。发展到后来,人们为八卦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用“卦”来象征人事和自然现象的变化,并将其引申为描述宇宙万物的符号。值得一提的是,“卦”字本身就有八划,人们也将其看做卦的八变,在《易经》中,其也是最基本的构成单位。 

《周易》基本组成就是卦,有纯卦和重卦之分,共有六十四卦。“单卦”就是纯卦,共有乾、坤、震、巽、离、坎、艮、兑八个,是易卦的基础,将不同的纯卦上下重叠以后,就组成了重卦。

在《周易》六十四卦之中,每一卦由六爻组成,并且还具备着自己的“卦名”、“卦辞”、“爻辞”、“卦义”和“卦德”。卦名是六十四卦中每一卦的名称,如乾坤泰否等;卦辞则是对六十四卦不同含义的概括;“爻辞”则是对《周易》当中六十四卦各爻含义的精炼概括;“卦义”则是对“卦德”的揭示。很多专家都认为,“卦”应该作为人们衡量事物大小的根据,而对事物吉凶的判断则以“卦辞”为依据。

除了以上的概念,卦还有着阴阳之分,阴卦就是多阳爻之卦,而阳卦就是多阴爻之卦。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是阴爻是偶数为主,阳爻是奇数为主。在卦中还有着消息卦与互卦的概念,消息卦共有十二个,其不仅反映出了社会和自然的变化规律,还洋溢着古人浓厚的哲学思想。在《周易》当中,消息卦共有十二个,分别按照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地支顺序排列,分别为复卦、临卦、泰卦、大壮卦、夬卦、乾卦、姤卦、遯卦、否卦、观卦、剥卦、坤诸卦,其代表了从一月到十二月的十二个月份。在消息卦中还蕴藏着宇宙阴阳消长,循环变化无穷的哲理,这充分的表现在其排列上:从复卦开始的,开始之时为一阳初升,之后的各卦阳爻会逐层逐步的增多阳爻,一直到乾卦的全阳爻为顶点;之后,继续由姤卦开始,并一阴由下位初升,并逐层的上升,逐步增多,到达坤卦时达到全阴,再后来继续由复卦开始进行第二轮的变化。

《周易》之中的卦辞与爻辞

在《周易》当中,针对爻和卦,还有着一些与其有关的概念。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就是“卦辞”和“爻辞”。那么,卦辞和爻辞到底有着哪些不同呢?

在《周易》六十四卦之中,每一卦都有着独特的含义,卦辞就是对这种含义的概括和总结;在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六爻中,每一爻的各自含义则需要爻辞来进行诠释。爻辞的产生是基于对天下阴阳运动的观测和了解之后,为了打通义理,推行各种基本的礼仪,并联系着卦辞从而产生的。想要理解卦辞、爻辞当中的深刻含义,就要在研究易理,并很好地把握卦辞、爻辞中易德的深刻含义之上进行。

诗经》中的卜筮之例

《诗经》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三百多篇诗歌,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西汉时期,其与《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被尊为儒家经典的“五经”之一,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全面地展示了西周到东周春秋中期这一阶段的社会生活,其中记录了许多占卜的例子。在《诗经·卫风·氓》里,有诗云:“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其中的“尔卜尔筮”指的就是婚礼请期,以占卜决定婚礼日期。在《诗经·小雅·鹿鸣之什·杕杜》中有诗云:“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表达的意思为:卜筮已经表明,征夫快要回家了,离家已经不远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