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神秘文化:八卦与政治家的理想结合

中国神秘文化:八卦与政治家的理想结合

时间:2024-0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八卦文化当中蕴含的内容极其丰富,我们可在其中找到很多生指导人行为的思想。其意在借助对八卦文化中阴阳发展变化的观点来揭示时政的现象,即国家和朝廷正处在阴气弥漫,阳气下降的时期。他充分的借用《周易》八卦的思想观点,来表达出自己对江山社稷的隐忧。除了对《周易》有着深入的研究,文天祥还做出了很多与《周易》以及八卦文化有关的文章,这些文章主要记载了研易、讨论星象、命理术数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神秘文化:八卦与政治家的理想结合

八卦文化当中蕴含的内容极其丰富,我们可在其中找到很多生指导人行为的思想。同时,作为一种普世的哲学观念和思考方式,其思想也同样也被利用到国家统治和社会教化中来。自古以来,很多仁人志士都曾借《周易》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

欧阳修借“易”论时政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他与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被后人合称为“唐宋八大家”。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不仅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成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还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作品,如《醉翁亭记》、《朋党论》、《秋声赋》等。除此以外,欧阳修还曾与宋祁合修了《新唐书》,并独撰了《新五代史》。

欧阳修不仅借用《周易》的思想针砭时弊,更对《周易》有深入的研究。在易学上,他著有《易童子问》一书,书中针对《易传》的作者进行了讨论,认为:《易传》中除了《彖》、《象》两部分为孔子所作之外,其他篇章都由另外的人做出,这种观点在易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欧阳修的文学著作中蕴含的极多的易理,令人惊叹。欧阳修曾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并因之受到株连,频频遭遇打击,甚至三次被贬。当时,宋朝为了获得暂时的稳定,不惜削减国防经费,给予西夏岁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刚正不阿的欧阳修曾经多次提出应加强国防力量,用《周易》中蕴含的变革思维观提出了很多改革的方案。

在自己的政治见解不被认同的痛苦时刻,欧阳修以文人的感情写出了著名的《秋声赋》一文,虽表面描写了秋天的萧索和悲凉,但是深层次却蕴含着深厚的易学思想。其意在借助对八卦文化中阴阳发展变化的观点来揭示时政的现象,即国家和朝廷正处在阴气弥漫,阳气下降的时期。这里面的阴气指的就是小人的邪恶,奸佞之气;阳气指的则是君子浩然正气。秋天的五行属性为金,从兑卦的方向按照洛书来定季节,西南为立秋,而秋天正是阳气渐弱,阴气上升的季节。《秋声赋》中的“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指的就是阴气。文中又写道:“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大意为:这些天地之间位于西南方到西北方的肃杀之气,里面带有摧残事物的意念,其实质意义则指出了秋声,即阴气的可怕。文章最后,欧阳修肯定了宇宙间的自然规律,认为世间的四时变化都是遵循一定规律的,秋声只是天地间变化所导致的。秋声(阴气)虽然给人带来恐惧,但这却是无法逆转的自然规律,因此世人也不必“恨乎秋声”。他充分的借用《周易》八卦的思想观点,来表达出自己对江山社稷的隐忧。

“易”治天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文天祥,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初名云孙,选中贡士后,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中国人对这位民族英雄几乎家喻户晓,他创作的《正气歌》连同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节操被后人称颂。文天祥生活时代,是一个民族危亡的时代。从1235年到1279年,南宋与蒙古汗国交战了四十多年,南宋朝廷终于灭亡。而文天祥的一生,则一直和这场残酷的民族征服战争相伴始终。文天祥被俘期间,元世祖曾经以高官厚禄劝他投降,而文天祥不为高官厚禄所诱惑,宁死不屈,从容就义,他的忠烈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后世将文天祥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祖先都是普通的百姓,没有做官的历史,他曾说自己“起身白屋”。虽然并不是身在富庶之家,但祖辈上具有的优秀道德操守,却对文天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文天祥的父亲文仪,是个读书人,虽一生不曾做官,却嗜书如命,学问十分渊博。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文天祥从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经常研习“四书”、“五经”等经典,对群经之首的《周易》更是喜爱有加。《周易》八卦文化中阐述出的宇宙天地间的变化和规律,特别是阴阳二气交潜变化之理给了文天祥很多的启发和感悟,同时,他也对易理有着通达的理解。这点在其作品《赠萧巽斋》中可以充分的看出:

     《赠萧巽斋》

未有大挠书,先有伏羲易。

古人尚卜筮,今人信命术。

八卦与五行,皆自河图出。

易中元有命,道一万事毕。

卦义六十四,萧君得其一。

江湖旅琐琐,谈命以巽入。

人情爱委曲,喉舌嫌棘棘。

言言依忠孝,君平意未失。(www.xing528.com)

我生独骯脏,动取无妄疾。

是有命流行,谁陨复谁诎。

安能从儿女,朝夕谈昵昵。

若卦有人买,不妨君卖直。

从上面的诗篇可以看出,文天祥不仅对《周易》变化原理以及六十四卦与河洛理数之间的关系非常的精通,他对《周易》与命理之间的关系也做了分析和阐述。同样,在他给朱斗南的命理书写的序言中对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之间的刑、冲、克、害做了全面的展示。全文如下:

                      《赠谈命朱斗南序》

天下命书多矣,五星勿论,若三命之说,予大概病其泛,而可以意推出入,祸福特未可知也,惟太乙统纪,钩索深远,以论世之贵人,鲜有不合,然闾阎贱微,有时而适相似者,仓促不可辨。

予尝谓安得一书为之旁证,以窥风造化之庶几哉,最后得朱斗南出白顾山人秘传一卷,以十干,十二支,五行,二十七字,旁施午竖,错综交互之中,论其屈伸。冲六害,察其变动,生旺官印空,而为衰败死绝破。禄马不害为贫贱,孤劫未尝不富贵。盈虚消息,观其所归,和平者为福,反是为祸。其言亲切而有证,予切爱之。独其所着之文,可以意得,不可以辞解,乃循其本文,变其旧读,概之以其凡,表之以其例………天命之至矣,出于人之所俄度者,不可一言而尽也。吾所见斗南论命,就其一家,真白眉哉,是为序。

除了对《周易》有着深入的研究,文天祥还做出了很多与《周易》以及八卦文化有关的文章,这些文章主要记载了研易、讨论星象、命理术数等方面的内容。

用《周易》于实践的一代名相——刘伯温

刘基,字伯温,谥文成,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是元末明初的杰出军事谋略家、政治家及诗人,他学识广博,不仅精于兵法,还通晓经史和天文。除此外,他辅佐朱元璋成就帝业,开创了明朝,朱元璋曾经多次称赞刘基道:“吾之子房也。”不仅如此,刘基还为明朝建国后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定做出了贡献。在民间,人们都把他当成了神话般的人物,与诸葛亮并称。

刘基不仅是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对易学也颇有研究,他不仅是一个预言家,也是一个善于应用《周易》八卦文化的实用家。他从小就非常好学,聪慧过人。相传,他阅读速度极快,读书能一目十行,12岁就考中了秀才,被乡间父老称为“神童”。

关于刘基与《周易》八卦的渊源,民间还流传着一则著名的故事。相传,在元代末年,刘基到华山出游,他当时来到了空峰幽谷洞之中。在此处,他遇见了一位道人,这位道人号曰虚灵子,是一位易学家,精通经学,洞悉宇宙间的天文地理知识。刘基与之交谈,虚心的拜虚灵子为师。虚灵子认为他谈吐不凡,于是收为徒,并把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而刘基将学到的术数与他所掌握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一起,这对他成为明朝的开国功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透天玄机》一书,就记载了刘基与虚灵子运用易理讨论历史变迁的内容,遗憾的是,书的作者和记载内容的真实性已经难于考证了。

相传,刘伯温善于利用《周易》预测未来的事情。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的烧饼歌的故事,就是对其能力的侧面说明。有一天,刘基去见明太祖朱元璋。内侍传报之时,朱元璋正在吃烧饼,于是他用食器盖住了烧饼之后召见刘基。刘基行礼完毕,朱元璋问他道:“你能预测未来的事情,但是你能知道我食器中藏着什么东西么?”刘基凭借易理回答说:“半似日兮半如月,定是金龙咬一缺。”太祖听后大喜,便让刘基继续推演日后500年的历史。虽然这只是一则故事,但是,从这则故事中不仅可以看出后人对这位谋略家的敬佩和尊敬,更能体会到刘基与《周易》八卦文化的紧密联系。

刘基除了在易学研究上作出《烧饼歌》,将六爻纳甲、京房八宫卦运用于实践之外,他还著成了《黄金策》一书,该书不仅是“火珠林卦法”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研究火珠林法的经典。明清时代,术士们都奉其为必读之作。这本书不仅对后世的占卜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直到现代在民间也在流传。在《卜筮全书》、《增删卜易》、《卜筮正宗》等预测书籍之中,都收录了此书,可见此书的影响。

刘基与《郁离子》

刘基一生著有许多作品,如《郁离子》、《写情集》、《春秋明经》、《百战奇略》、《时务十八策》、《火龙神器阵法》等。其中有很多都与易学八卦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名作《郁离子》之名就和《易经》有吴,名称中的“郁”,代表有文采的样子,而“离”指的就是八卦之一的“离”卦,代表了火,郁离之意就是文明之意,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在写作《郁离子》之时是他一生中最鼎盛之时,书成不久,他即成为了朱元璋的谋士,协助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在《郁离子》中,刘基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反映出了他的哲学思想、文学成就,以及渊博学识。在完成《郁离子》的过程中,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特别是对国家政治方面的主张也变得更加成熟和系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