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工智能的未来:奇点之拥抱与生活质量的改善

人工智能的未来:奇点之拥抱与生活质量的改善

时间:2024-01-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样,并非每个人都认可后一种观点,因为,如今人们普遍认为他们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例如,2011年5月4日公布的一项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只有“44%的美国人认为,如今的年轻人比他们的父母生活得更好”。在该书中,霍布斯认为“人类的生活”是“孤独、贫乏、肮脏、野蛮和短暂的”。人类已经发明了血细胞大小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治疗动物的I型糖尿病或检测并破坏血液中的癌细胞。

人工智能的未来:奇点之拥抱与生活质量的改善

情况很不妙,先生们……全球气候正在变化,哺乳动物要掌权了,而我们的大脑还是只有核桃大小。

盖瑞·拉尔森,《月亮背面》中恐龙们的对话

智能可被定义为利用有限的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些有限的资源中,时间是至关重要的一种因素。因此,就像寻找食物或躲避捕食者一样,如果你越能迅速地解决问题,就证明你的智能越高。智能之所以能发展进化,是因为其有益于人类的生存——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这一观点。以人类这一物种为例,智能不仅使我们得以主宰这个星球,也逐渐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同样,并非每个人都认可后一种观点,因为,如今人们普遍认为他们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例如,201154日公布的一项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只有“44%的美国人认为,如今的年轻人比他们的父母生活得更好[216]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大体的发展趋势。经过一千多年的进化,不仅人类的平均寿命翻了两番(仅仅在过去的200多年间就翻了一番),[21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当期不变美元货币计算)也从1800年的数百美元增长至如今的数千美元,发达国家的这一趋势更加明显。[218]一个世纪前民主国家屈指可数,而如今民主国家随处可见。如果要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人类的发展变化,推荐你阅读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的著作《利维坦》(Leviathan)。在该书中,霍布斯认为人类的生活孤独、贫乏、肮脏、野蛮和短暂的。如果你想了解现代人的观点,推荐你阅读《富足》[20]一书,这本书是由X大奖创始人(也是奇点大学的联合创始人)彼得·戴曼迪斯(Peter Diamandis)和科普作家史蒂芬·科特勒(Steven Kotler)合著的,这本书从多个角度对现今人们生活质量的稳步改善进行了记录。还有史蒂芬·平克的一本书《人性中的善良天使》(The Better Angels of OurNature),书中用了大量笔墨来描述各族和各国人民之间和平关系的稳步发展。美国律师、企业家和作家马丁·罗特布拉特(Matin Rothblati)还就民权的改善做了大量记录,例如,他曾指出,同性婚姻是如何在几十年内从世界各国普遍不予认可发展到目前被许多国家接受。[219]

人们普遍认为生活质量正每况愈下,主要是因为人们获取世界信息的能力正在逐步改善。如果现在某个地方发生了战争,我们几乎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战争的情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千上万的人在战斗中死亡,但公众看到这个消息时,也只是几周后在电影院观看到的战争纪录片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只有一小部分精英人物能在报纸上看到战争的进展状况(报纸中还没有图片)。在19世纪,几乎没有人能阅读到近期发生的新闻。

作为一种智能物种,人类所取得的进步主要反映在知识的进化中,其中包括人类的技术和文化。人类的各种技术正日益发展成为信息技术,实际上,信息技术还在继续呈指数级发展。正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我们才有能力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如维持健康环境,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资源(包括能源、食品和水),战胜疾病,大大延长人类的寿命及消除贫困。只有通过智能技术来扩展自己,我们才能够处理复杂的事情,以应对这些挑战。

作为智能入侵的先锋,这些技术并不能和我们竞争并最终取代我们。自从人类捡起一根棍子去够更高的树枝起,我们就已经通过工具扩展了自身。不管是从身体上,还是精神上来说,我们都得到了扩展。如今,我们只需从口袋中掏出设备,按下几个键,就可以访问大部分人类知识库,在几十年前,这还只是观察家们想象中的事情。现在,我口袋中的手机(之所以用引号,是因为其功能远非一个手机可比)的价格只是我在麻省理工学院上学期间所有学生和教授用的电脑的百万分之一,但是功能要强大几千倍。在过去的40年间,手机的性价比增长了数十亿倍,在未来25年,我们还会再次见证这种逐步升级,到那时,一个血细胞就能容纳过去一栋建筑物中所用的物品,以及现在你口袋中所装的物品。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与不断发明中的智能技术融为一体。我们血液中的智能纳米机器人会保护我们的细胞和分子,进而维持我们的健康。这种纳米机器人还会通过毛细血管进入大脑,并与我们的生物神经元互动,直接扩展我们的智力。这并不是很遥远的事情。人类已经发明了血细胞大小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治疗动物的I糖尿病或检测并破坏血液中的癌细胞。基于加速回报定律,在未来的30年间,这些技术的功能会比现在强大十亿倍。(www.xing528.com)

我认为,我使用的设备以及与这些设备有关的云计算资源都是自我的扩展,如果关闭这些大脑扩展设备,我就会感觉缺少点儿什么。这就是为什么2012118日,谷歌、维基百科及其他网站相继关闭网页,抗议《禁止网络盗版法案》(StopOnline Piracy Act)那一天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大脑的某一部分好像罢工了(虽然我和其他人还是找到了其他方法来访问这些在线资源)。这一法案(本来批准好像已志在必得了)立即被否决的同时,也彰显了这些网站的政治权利。但更重要的是,这一事件表明我们已经将部分思维外包给云了,可以说,云已经成为我们思维的一部分了。一旦大脑产生了智能非生物智力,这种扩展(以及与之相关的云)能力将继续成倍增长。我们通过大脑逆向工程创造的智力可以获取自己的源代码,并迅速以一种加速迭代设计周期的方式进行改善。虽然人类生物大脑的可塑性很强,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人类大脑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结构,不能接受重大的修改,而且其容量也有限。我们无法将人脑中的3亿多个图样识别器增加至4亿个,除非我们通过非生物途径。一旦实现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停留在某一特定的能力水平。我们还可以增加10亿个图样识别器,或1万亿个。

量的提升实现了质的飞跃。智人最重要的进化是量化的:智人额头更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大脑皮质。脑容量的增大使这个新物种能够站在更高的概念水平上思考,从而建立不同的艺术科学。当我们在为非生物体添加更多的大脑皮质时,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些非生物体的定性抽象层次也会越来越高。

1965年,艾伦·图灵的同事、英国数学家欧文·古德Irvin J.Good)曾写道:第一台超级智能机器人是人类最不应该发明的东西。他认为智能机器人会超越人类的智力活动,不管人类有多么聪明。他得出的结论是:既然机器人的设计是人类智能活动的一种产物,那超级智能机器人也会设计出更好的机器人;那么毫无疑问,人工智能会导致智能爆炸

生物进化所需的最后一项发明(大脑皮质)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人类所需的最后一项发明(真正的智能机器人),一种设计会激发另一种设计的产生。生物正在不断进化,但是技术演进的速度要快上100万倍。根据加速回报定律,21世纪末,基于适用于计算的物理定律,我们将能够创造出无极限计算。[220]我们将这种物质和能量称为计算介质computronium),这种计算介质远比人脑的功能强大得多。它不仅是一种原始的计算,同时也注入了由所有人机知识构成的智能计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能把这种存在于这个微型星系一角,适用于计算的质量和能量进行转换。为了继续加速回报定律,我们需要将其传播至这一星系的其他部分,甚至传播至整个宇宙。

如果光速是有限的,考虑到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距离地球约4光年,那么开拓整个宇宙将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我们能用一些微妙的手段来规避这个限制,我们就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技术。欧洲研究人员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中微子从瑞士和法国边境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起跑,被730公里以外意大利中部的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Gram Sasso Laboratory)接收,结果,中微子超过光速到达目的地,如果证实确实如此,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种现象具有重大的意义。这种现象似乎只是一场虚惊,但规避这种限制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如果空间中还存在其他未知的维度,我们就可以通过其他维度抄近路抵达遥远的地方,根本不需要超越光速。无论我们是否能够超越光速或以任何其他方式规避光速的限制,在22世纪伊始,这对人机文明来说都将是一个关键的战略问题。

宇宙将毁于火(因大爆炸而造成重新收缩,再迎来新一轮的大爆炸)还是冰(由于恒星系永恒的扩张而消亡),宇宙学家对这两种观点一直争论不休,但这无关乎人类的智能。智能的出现似乎只是供天体力学统治者把玩的一个有趣的余兴节目。要把非生物形式的智能传播至整个宇宙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呢?如果我们能超越光速(不得不承认,我们很难实现这一假设),例如通过虫洞[21]穿越空间(这符合我们当前对物理学的理解),我们只需几百年的时间就能实现这一假设,否则,就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基于这两种情况的假设,我们注定要通过唤醒宇宙,将人类的智能注入宇宙的大脑中,进而决定宇宙的命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