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车臣战争:狙击手的致命一击

车臣战争:狙击手的致命一击

时间:2024-01-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96年8月31日,在国内压力和大选逼近下,叶利钦和车臣签署停火协定,第一次车臣战争结束。俄罗斯政府指责莫斯科、布伊纳克斯克等城市接连发生的多宗炸弹爆炸案是车臣武装分子所为,于1999年10月1日派兵进入车臣。到2009年,俄罗斯重创了车臣分子的活动能力,于4月16日宣布反恐行动正式结束,将大部分军队撤走,在战争中损毁严重的格罗兹尼开始恢复重建。根据统计,有75%的牺牲者是在巷战中被车臣狙击手一枪命中要害,当即丧命。

车臣战争:狙击手的致命一击

车臣战争已经过去很久,但参加那场战争的人却永远都不能忘记,一名俄军军官后来这样回忆说:“……巷战到了最激烈的程度。面对残存匪徒的狙击,我们不得不靠着墙壁并打碎窗户向外射击,但我们根本不能探出头来,这帮恶棍瞄准的是我们的脑袋!我旁边的弟兄一个个地倒下去,每个人的脑门上都留有小而圆的弹孔……”

车臣战争中的俄军士兵

俄罗斯与车臣的民族矛盾积怨已久。20世纪90年代,随着俄罗斯国内政局动荡,车臣开始了独立和分裂行为,导致民族矛盾尖锐。而随着俄罗斯的政局日益稳定,为了国内的政治经济利益,开始了两次车臣战争,两次战争中双方损失惨重,人员伤亡巨大。

第一次车臣战争发生于1994-1996年,1995年1月19日,俄军攻占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后,继续以空袭方法进占车臣南部其他乡镇。车臣武装军将策略转移到绑架和恐怖袭击,以引起民众压力逼使俄军撤离。1996年8月31日,在国内压力和大选逼近下,叶利钦和车臣签署停火协定,第一次车臣战争结束。第二次车臣战争发生在1999-2009年。俄罗斯政府指责莫斯科、布伊纳克斯克等城市接连发生的多宗炸弹爆炸案是车臣武装分子所为,于1999年10月1日派兵进入车臣。俄罗斯于2000年初夺取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车臣分离分子一直以游击战对抗俄军。到2009年,俄罗斯重创了车臣分子的活动能力,于4月16日宣布反恐行动正式结束,将大部分军队撤走,在战争中损毁严重的格罗兹尼开始恢复重建。不过北高加索地区仍有零星的暴力事件,偶然有以联邦及地方政府部队为目标的恐怖袭击发生。

这位军官并没有说谎,这就是经常发生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城内的真实场景。虽然阳光普照大地,但薄雾仍依依不舍地弥漫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市区。晨色朦胧中,俄军的一名狙击手普希金和他的战友马卡罗夫迅速从米鲁特卡广场附近的掩体中爬出来,冲到了200米外的路口处,他们试图抢回刚被车臣狙击手狙杀的同伴的尸体。

他们跑起来的速度已足够快,但绝对快不过子弹

只听从远处的楼群中传来“砰”的一声枪响,一颗7.62毫米的弹头洞穿了普希金的心脏。枪声再次响起,第二颗弹头又准确地射进了马卡罗夫的前额,然后从后脑穿出,子弹的余力并没有消失,在继续飞行了十几米后,它在半空中划了个弧线,然后落向地面,滚了几圈,静止下来。

空气缓缓地流动,流过尸体,流过俄军战地指挥所。

一位神情严肃的军官正在看一份报告,他叫尼古拉斯,是一名中校。报告中清楚地记载了近一个星期来俄军的伤亡情况。根据统计,有75%的牺牲者是在巷战中被车臣狙击手一枪命中要害,当即丧命。虽然俄国士兵都很勇敢,但在那些“看不见的魔鬼”面前,谁也没有胆子勇敢行动。尼古拉斯知道,以“一枪一命”为口号,神出鬼没、杀人于弹指之间的敌方狙击手能制造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和压力。如何让这些人消失,答案不言自明,对付狙击手最有效的武器就是另一名狙击手。

车臣武装分子与俄罗斯政府军展开激烈巷战

当士兵普希金和马卡罗夫的尸体被抬回来时,尼古拉斯下决心要让对方的狙击手彻底消失在这个城市里。几天后,一个俄军狙击小组秘密潜入了米鲁特卡广场地区。被称为“冷血杀手”的桑卡少尉担任第一射手,奥洛夫上士担任观察手兼第二射手。同其他专业狙击手一样,桑卡体魄强健,不苟言笑,一双蓝眼睛明亮无比,却带着极大的残忍。

桑卡的到来并没有让俄罗斯士兵躲避厄运,他到达的当天,就有一名俄军士兵被车臣狙击手杀害。

桑卡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苍天,他要和车臣狙击手做一个决战。一天,在夜幕掩护下,桑卡带领奥洛夫钻进了一处废墟。这是个半地下室,临街的墙壁约有一米半高,正对着车臣匪徒藏匿的楼区。而与地面平行的窗户早已不知去向,只有一些劣质的墙纸垂头丧气地耷拉在原来窗户的位置。桑卡心里发笑,这可真是个绝妙的隐蔽与狙击的所在。

第二天上午,经过层层伪装,桑卡小组开始对敌狙击手出没的地区进行观察。奥洛夫先把变倍望远镜的倍数调小,因为这样可以获得较大的视界。那是一副使人无法忍受的场景:到处都散落着弹壳、空罐头盒、武器零件、浸渍了血污的俄式迷彩服,几辆被焚毁的汽车则四脚朝天地躺在地上,几处浓烟如同火葬厂一样。

奥洛夫明白,楼房的残垣断壁为狙击手提供了无数的隐蔽地点,那些幽灵般的对手很可能就藏匿在某个角落里。所以,他必须要把全部精力放在那些角落中。一个多小时后,他突然发现瓦砾堆中有个人影一闪而过。

奥洛夫提起了精神,把望远镜的倍率调大,希望能发现这个人到底是平民还是狙击手。也许是老天帮忙,桑卡多年以来的作战经验使他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他马上将同伴猛地拽向地面。就在奥洛夫倒地的瞬间,只听“当”的一声脆响,墙角的一个铁锅被打得飞了起来。

世界十大步枪之NO.6——奥地利AUG突击步枪

斯太尔AUG(德语Armee Universal Gewehr的缩写,即陆军通用步枪)是一种导气式、弹匣供弹、射击方式可选的无托结构步枪,在196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是史上首次正式列装、实际采用犊牛式设计的军用步枪,使得全长在不影响弹道表现下缩短了25%。AUG多数的机型配有1.5倍光学瞄准镜,使用半透明弹匣,射手可以快速地检视子弹存量,其控制系统亦可左右对换。AUG是1980年代前少数拥有模组化设计的步枪之一,它的枪管可快速拆卸,并可与枪族中的长管、短管、重管互换使用。“世界六大名枪”之一、总数量居第三位的AUG突击步枪,除装备奥地利军队外,还装备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沙特阿拉伯和阿曼的参战部队就使用该枪,赢得了士兵们的好评。

AUG突击步枪与其整个枪族内的武器,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枪管来变换短步枪、机枪卡宾枪等型号,但这也容易在枪管与机匣的连接处形成空隙,射击时造成枪管微小的径向摆动,影响射击精确度。其侵彻力指数比FAMAS及国产95式步枪稍逊一筹。此外,由于AUG突击步枪质心未能靠近小握把,显得前轻后重,不利于快速出枪,使其人工机效指数稍低。

“他妈的!”险遭暗算的奥洛夫狠狠地向地上吐了一口,低声咒骂。桑卡察看了敌人的弹着点:垂直射入角几乎为0度,水平射入角约为45度。狙击手的经验告诉他,对方刚才就隐蔽在10点钟方向,与地面平行的瓦砾堆中。

桑卡这个时候自然出了一身冷汗,倒不是因为险些击中他的那一枪,而是他的确见识了车臣狙击手的厉害。半年前,桑卡已经听说了关于车臣狙击手的种种传闻,如他们都是装备穗制MSC-90狙击步枪、奥地利斯太尔SSG-86式狙击步枪等精良武器的雇佣兵,且经常在建筑物之间的战壕中活动,或从地下排污管道渗透到俄军阵地。这是群幽灵,如同一些变异了的人。

桑卡根据对方使用的战术,立即判定对手不止一人,很可能是一个两人的狙击小组,而那些精心挖掘的战壕则为他们提供了若干个绝佳的掩蔽所。深谙反狙击战术的桑卡知道,真正的狙击手决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射击位置,想要找到他,就必须诱敌主动出击。

第二次车臣战争中,战争初期俄军80%的人员伤亡都是由车臣武装分子的狙击行动造成的。过去俄联邦军队始终不明白车臣军为何这般厉害。后来他们才知道,这大都是车臣非法武装雇佣的外籍狙击手所为。

他开始谋划如何让敌人主动露出脑袋。看了下原先的掩蔽所,他觉得过于狭窄,所以他带领着他的小组开始寻找一个更好的狙击位置。当天夜里,桑卡和奥洛夫悄悄地爬出了掩体。虽然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但桑卡在移动身体时仍异常谨慎。半小时后,他和奥洛夫终于爬到了几十米外一个被车臣人遗弃的战壕中,并借助夜幕的掩护对新掩体进行了构筑伪装。

在等待了一晚上后,桑卡的诱杀计划开始实施。第二射手奥洛夫扮演“诱饵”的角色,“猎人”则由桑卡自己担任。行动之前,桑卡耐心地将7.62毫米口径德拉贡诺夫式(即SVD)狙击步枪及PSO-1光学瞄准具伪装成一根枯树枝,然后用精制的细锉将10发子弹的弹头逐一磨尖,这是为了更准确地击中目标,最后,桑卡匍匐到距奥洛夫6米远的预定狙击点,将狙击枪悄悄地伸出掩体。

PSO-1型瞄准镜结构

图中PSO-1型瞄准镜的结构划分:1-物镜筒;2-物镜;3-滤色镜;4-手柄;5-调节螺帽;6-刻度;7-镜体;8-目镜;9-橡胶护眼罩;10-电池盒盖;11-镜头盖。

SVD标配的是4×24毫米的PSO-1型瞄准镜,全长375毫米,视场6°。虽然其放大倍率只有4倍,但射程调节螺帽可以将弹道修正到1000米(误差±1米),加上瞄准镜的分划板上还有三个距离分划,每个分划100米,所以SVD的最大射程可达1300米。瞄准镜上有光源和电池,夜间可以照亮分划板,另外还有一种可以旋转安装上瞄准镜的红外滤光器,用于在夜间射击时过滤外部红外光源,但瞄准镜本身没有夜视能力。由于SVD的机匣就是AK式的,因此瞄准镜的安装座只能装在机匣左侧。

桑卡对这个狙击点很满意,再加上进行了精心伪装,所以他一点都不担心被人发现。他向“诱饵”打了个“可以行动”的手势,奥洛夫就小心翼翼地将防寒帽顶在木棍上,稍微向上举起,并轻轻晃动。这边,桑卡正通过瞄准具紧张地观察着远处的楼群,他期待着车臣狙击手有所行动,但一分钟后奥洛夫手中这顶倒霉的帽子仍安然无恙。(www.xing528.com)

桑卡太小瞧车臣狙击手了,这些人可不是那么容易上当的。迫于无奈,桑卡只好暂停了诱杀行动。但桑卡可是个优秀的猎手,不会放弃任何机会。他认为,从第一天的战斗情况看,这些车臣狙击手绝不会容忍俄军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活动。只要继续尝试,“猎物”早晚会落入圈套。

不过,试验不能太着急。所以,他只试了这一次,接下来,他们二人就安静地待在那里,一动不动。当夜晚来临时,桑卡才决定再试一次。他和奥洛夫将白天的把戏疯狂地搞了十遍,以求对手再次出现。黄昏时分的光线并不妨碍桑卡的行动,因为他使用的PSO-1型瞄准具设有一个内置光源,可在微光环境下照射于刻度上。

就在这个时候,桑卡在2点钟方向发现了可疑物体,看上去就像一大堆没修剪的杂草。根据两天来的观察,桑卡知道那个地方只有几块碎砖头,怎么会突然长出杂草呢?

PSO-1型瞄准镜的使用方法

250-300米以内的射击目标,可以直接用第一个“∧”形瞄准点,当射击距离达到500米,就使用第二个“∧”,以此类推。PSO-1瞄准镜测距方式:以1.7米高度为参照物,每一个数字代表递增100米距离。

只有一种可能!

桑卡冷笑:车臣狙击手!

他屏住呼吸,将十字线稳稳地压在目标上。就在敌人对假目标开枪的瞬间,桑卡也扣动了扳机……

对方没有任何声音,但桑卡知道,对方已经去了地狱。他们终于干掉了一个对方的狙击手,不过,桑卡并不怎么高兴,因为他感觉真正的高手今天并没有出现。

夜深,无光。

桑卡和他的伙伴靠在战壕中,商量着下一步的对策。桑卡分析,在目睹同伴丧命后,另一名狙击手肯定就隐匿在附近的掩蔽所中,时刻准备着复仇。可是,他能藏在哪儿呢?

他们猜测:废弃的大楼中?

配备PSO-1瞄准镜的V-94和折叠后的V-94

V-94是俄罗斯在1990年代初期开始设计的,1996年初正式推出,目前已经少量装备俄罗斯一些特种部队,内务部部队在车臣也有少量使用。V-94的研制是受了1991年海湾战争中大口径步枪的成功运用的影响,外形有点类似于二战中使用的14.5毫米口径PTRS1941反坦克枪,不过V-94是采用12.7毫米重机枪身管。

V-94全长1700毫米,枪管长1100毫米,空枪重11.7千克,加PSO-1瞄准镜重13.7千克,枪口有一个矩形的双室枪口装置,有减弱声音、消焰和制退功能。初速900米/秒,射速约每分钟15-20发。V-94配用的弹种包括了穿甲燃烧弹,在100米距离可击穿18-20毫米厚的钢板。其最大特点是枪体在表尺处和抛壳口的前方可向右折叠,折叠后全长1100毫米,以方便携带。V-94没有机械瞄具,但在机匣上方配置了一个PSO-1瞄准镜,但PSO-1的放大倍率只有4倍,而V-94的有效射程可达2000米,因此有些装备了V-94的特种部队就另外配装了放大倍率数比较大的瞄准镜。

但立即否定了,因为有经验的狙击手不会在巷战中选择这种狙击位置。如果狙击手这样做,就等于向对方发出他想要去世的信号。站在对手的角度考虑,只有瓦砾成堆的废墟才是最佳的狙击位置。晚上,桑卡和奥洛夫再次转移了狙击位置。

第三天,毫无消息,毫无结果。

第四天的早上,整个城市陷入一片灰蒙蒙中,战场上弥漫着薄薄的、铅灰色的雾气,使人感到异常的郁闷。远处,俄军与车臣武装的激战仍在继续。在晨雾完全消散之前,炮弹尖锐的啸叫声和AK系列步枪欢快的射击声就已混成了一片。桑卡和奥洛夫静静地守候在掩蔽所中,等待着他们的猎物出现。

俄车战争使俄罗斯人感到恐怖的不仅仅有狙击手,还有“黑寡妇”。“黑寡妇”初露头角是在2002年的莫斯科人质危机。全世界的观众通过俄罗斯NTV电视台拍摄的画面,清晰地看到了多名女恐怖分子,她们多半是在俄军进剿车臣的战争中被打死的车臣人遗属,穿着传统的伊斯兰黑色长袍,从头罩到脚,有些人蒙着脸,只露出两只阴郁的眼睛,身上绑着炸药,态度凶狠。在莫斯科和俄罗斯其他地区接二连三地发生“黑寡妇”自杀性袭击事件。她们的手段十分凶残,专门选择那些人群密集的地方下手,事先将炸弹藏在衣服里,在最拥挤的时候引爆,以制造最大的杀伤力。从此,“黑寡妇”也就成了车臣女恐怖分子的代名词,人人提起来无不毛骨悚然。她们对俄罗斯有着刻骨的仇恨。经 历过 莫斯科剧院事件的伊利申科回忆说,当时一名“黑寡妇”曾经谈起自己的悲惨经历:她的兄弟和丈夫都被俄军打死,再也没有什么亲人可以失去了,“即使我知道现在的路不对,也要走下去。”根据目前人们已经掌握的情况,制造“黑寡妇”可能是臭名昭著的车臣恐怖组织“伊斯兰特种战团”所为,该组织的首领巴萨耶夫在恐怖事件发生后一般都要跳出来宣布对此负责。但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最新调查结果显示,“黑寡妇”其实有着国际背景,操纵“黑寡妇”的幕后凶手是两个在车臣一带活动的阿拉伯恐怖分子,一个叫阿布阿里,另一个叫阿布奥马尔,巴萨耶夫只是他们打出的幌子。

桑卡非常清楚,有过一次教训的对手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因此,他和奥洛夫决定换一种方式诱敌上钩。两人先用粗铁丝弯了一个人形架子,接着把奥洛夫的迷彩上衣和防寒帽套在上面,最后将望远镜放在铁架的“两手”之间。如果从远处看去,这个乔装改扮后“拿”着望远镜的衣服架子俨然就是一个正在察看敌情的俄军观察手。奥洛夫小心翼翼地将替身架在一个明显的位置,并调整了一下“手”和“头”的位置,以确保对手只能看到望远镜反光的镜头及略微露出掩体的防寒帽。

两支“枯树枝”从伪装后的掩体中缓缓伸出,桑卡和奥洛夫同时瞄淮了车臣狙击手可能出现的区域。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猎物”还没出现,但桑卡和奥洛夫仍目不转睛地监视着前方,准备随时采取行动。

几个小时后,桑卡终于发现了可疑情况:几只在废墟中觅食的小鸟“呼啦”一下飞到空中,好像受到了惊吓。受过情报判读训练的桑卡立刻排除了动物的因素。

桑卡窃喜,对他的同伴说:“卡基米尔,注意你的11点方向,目标出现。”奥洛夫立刻将瞄准具的十字线对准了桑卡所说的方向。很快,他就发现在一处瓦砾堆中有个东西在慢慢移动。此时,桑卡枪上瞄准具的十字线已将目标牢牢套住,并随着目标的活动而移动。可当他刚要射击时,目标一下消失在残垣断壁之中。

“黑寡妇”已经成为车臣女恐怖分子的代名词。

桑卡都想站起来骂娘,可正当他很恼火的时候,突然从远处传来一声枪响,“假奥洛夫”的掩体前立刻泥土四溅。紧接着,又是一声枪响。但这颗子弹的弹道还是偏低,没有击中目标。根据枪声,桑卡和奥洛夫判断出目标大概在10点钟方向,于是立刻将十字线瞄向这一方向。按照狙击战术,狙击手在发射第二颗子弹后必须立刻撤离,否则就有被歼灭的危险。可是不知什么原因,车臣狙击手没有撤离,仍滞留在原地。

“可逮到你了!”桑卡再次将十字线对准了目标。倒霉的车臣狙击手刚要撤退,“砰!”枪声响了,7.62毫米的弹头从防火帽中飞出,随即被几百米外的脑袋挡住了去路,但尖尖的弹头并不在乎太阳穴那里脆弱的障碍,直接钻了进去。几厘米的穿行之后,弹头猛地破墙而出,一切都结束了。

两名俄军狙击手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望着趴在瓦砾堆中的对手,桑卡微微地笑了笑。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笑到最后,因为在这里,你随时都可以狙击别人,也随时可以被别人狙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