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太极拳起源及其健身功能的介绍

太极拳起源及其健身功能的介绍

时间:2023-03-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1节太极拳起源及其健身功能“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词》:“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同时,太极拳运动也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其拳路逐渐删改了陈式老架中原有的纵跳、发劲等动作,又经后人的修订逐渐定为现在广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目前杨式太极拳简化二十四式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健身体育运动项目,并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所以经常练习太极拳,对预防心脏各种疾病及动脉硬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太极拳起源及其健身功能的介绍

第1节 太极拳起源及其健身功能

“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词》:“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 一之意。

太极拳始终处于运动之中,动作衔接紧密,劲断意不断,势断意相连,拳势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同时,太极拳运动也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在太极拳中存在着刚柔、虚实、动静、快慢、开合、屈伸等诸对既对立统一,又相互转化的矛盾。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由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其拳路逐渐删改了陈式老架中原有的纵跳、发劲等动作,又经后人的修订逐渐定为现在广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松自然、轻灵沉着兼而有之,平正朴实、练法简易、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目前杨式太极拳简化二十四式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健身体育运动项目,并在社会上广泛流传。(www.xing528.com)

太极拳学是动静、虚实、开合、吞吐、刚柔、攻守、奇正、上下、内外、左右、进退、阴阳矛盾的辩证学说。它的运动方式充分反映了“生命的内部矛盾及每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不但对立、排斥、制约和斗争,也相互联结、依存、渗透和转化”这一规律,从而证明太极拳是一种“全身运动”和“交替运动”。人体各系统生理机能内部或机能之间,通过动静、虚实、开合、吞吐、刚柔、攻守、上下、内外、左右、进退、阴阳的交替,进行二元或多元交替运动锻炼,克服对偶失衡的锻炼方式。人的智能、精力、记忆力等高级精神活动是通过大脑实现的,大脑的两半球,分别支配着对侧眼、耳、肢体等器官感觉和运动。而肢体,特别是上肢,“外部的脑”,也即“人的第二大脑”。它的运动也给大脑发育提供了条件。而大脑的健全却是健康长寿的最重要的保证。

太极拳的动作舒展,胸部不要紧张,而且要求有意识地使呼吸与动作适当配合,这样就可以使呼吸自然,呼吸的效果就会增加,这也就更好地加速了血液与淋巴的循环。我们经常见到,当一个人胸部、肩部、肘部肌肉紧张用力时,由于胸廓固定,吸气受到限制,结果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练者产生面红耳赤、颈部血管弩张的现象。练太极拳时就没有这种现象。

打太极拳,很多动作、姿势要求气向下沉,即所谓“气沉丹田”,这是一种横膈式呼吸,它在医疗保健上都有作用。膈肌与腹肌的收缩与舒张,使腹压不断改变。腹压增高腹腔的静脉受到压力的作用,把血液输入右心房,相反当腹压减低时,血液则向腹腔输入。这样,呼吸运动就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的状况,加强心肌的营养。此外,横膈的运动又可以给肝脏以有规律性的按摩作用,是消除肝脏淤血、改善肝脏功能的良好方法。所以经常练习太极拳,对预防心脏各种疾病及动脉硬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