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达拉岗布寺:藏区重要佛教寺院,海拔4150米

达拉岗布寺:藏区重要佛教寺院,海拔4150米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达拉岗布寺达拉岗布寺,坐落在在山南地区加查县的达拉岗布山顶,海拔4150米。由此可见,即使是在格鲁派占西藏佛教统治地位的时期,达拉岗布寺仍在众多的佛教寺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山腰坡麓地带的建筑为达拉岗布寺的主体,由西至东有塔林、佛殿、曲康宁玛、拉布让、讲经场及经堂大殿等,气势宏伟。

达拉岗布寺:藏区重要佛教寺院,海拔4150米

达拉岗布寺

达拉岗布寺,坐落在在山南地区加查县的达拉岗布山顶,海拔4150米。该寺简称“岗布寺”,是塔布噶举派的祖寺,占地面积达10000平方米(东西长200米,南北宽50米)。寺院建筑依山体呈东西向一线分布,北靠山巅,南临雅鲁藏布江河谷。

该寺始建于1121年,由塔布噶举派的祖师塔布拉杰[11]创建,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塔布拉杰以该寺为其根本道场,广收门徒弘传佛法,形成了佛教后弘期著名的塔布噶举派,故史籍中称他为“岗布巴”(意为岗布地方的大师)。后来他的门徒中又有4人,即帕木竹巴、蔡巴向、达玛旺秋、杜松钦巴,在前后藏建寺收徒,形成了塔布噶举的四大支系(即帕竹噶举、蔡巴噶举、拔绒噶举、噶玛噶举),其中帕竹噶举中又衍生出八个小系(直贡巴、达隆巴、主巴、雅桑巴、绰浦巴、修赛巴、叶巴、玛仓巴),遂有该教派的“四大八小”之称。(www.xing528.com)

达拉岗布寺创建以来,先后有八代活佛转世,他们是:塔布拉杰活佛、扎西朗杰活佛、贡布活佛、崔增罗布活佛、乌坚·准堆伦巴活佛、格桑·曲列朗杰活佛、土丹希珠活佛、嘎玛西珠活佛。其中最后一代活佛嘎玛西珠3岁就被选定为转世灵童,由第十四世达赖亲自剃度并赐法名为“土登希珠”。由此可见,即使是在格鲁派占西藏佛教统治地位的时期,达拉岗布寺仍在众多的佛教寺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寺自1959年以后渐趋颓败,“文革”期间几乎毁损殆尽。近年来已修复开放,每年来此朝拜的僧侣信徒达一万多人次。

该寺主体建筑群分为上、下两个层次,分别位于山顶崖上及山腰坡麓地带。山顶崖上的建筑有两处:塔布拉杰修行室,高两层,有柱12根,仅有一条小道可沿崖壁通达;朱布德,为僧众集体修行的地方,距塔布拉杰修行室约三百米,高两层(上层已毁,仅有底层,有柱8根),墙体高4~8米。山腰坡麓地带的建筑为达拉岗布寺的主体,由西至东有塔林、佛殿、曲康宁玛、拉布让、讲经场及经堂大殿等,气势宏伟。塔林位于主体建筑的最西端,平面布局呈“L”形,由7座灵塔组成。灵塔均由较规整的石块叠砌而成,分为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塔基共4级,逐级向上收分,方形,高4米;塔身为上大下小的圆形,高4米;塔顶为圆形,高0.8米,直径1米。佛殿位于塔林东侧约10米处,坐西朝东,东面辟门并建有门廊,平面呈长方形,门廊面积为108平方米(面阔9米,进深12米)。门廊西侧连接殿堂,殿堂面积3500平方米(面阔50米,进深70米),有柱40根,墙体用石块砌筑(现已成为废墟)。佛殿内无转经回廊,其内南北两侧各有两间小殿:南侧为强巴佛殿、达布廓娃郎松殿;北侧为曲吉多杰强殿、达拉岗布护法神殿(已毁)。佛殿上层原建有金顶。佛殿西隅建有塔布拉杰佛殿,内供置该寺历代转世活佛肉身镀金灵塔8座。殿内四壁原满绘壁画,主要内容有建造该寺的历史场景。从该寺保存的原建筑木构件上,可见到原佛殿木构件饰有极为精美的雕刻图案,替木上刻有狮子及卷云等纹饰,其风格古朴浑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拉章位于佛殿东北约50米处,墙体石砌而成,顶部饰有边玛草,现仅存残垣(高8~10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经堂大殿位于建筑群最东端,面积约700平方米。在该寺现建筑群东侧约500米处的山腰上,还有一天葬台,面积约70平方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