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昌都莫荣寺:唯一现存的苯教寺院

昌都莫荣寺:唯一现存的苯教寺院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莫荣寺(苯教)莫荣寺,坐落在昌都地区昌都县面达区境内。莫荣寺是昌都县境内现存的唯一一座苯教寺院,始建于1837年,创始人罗珠旦巴是昌都现面达区措荣地方人,建寺后不久,莫荣寺就有了自己的活佛转世系统,后经历代活佛的几经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莫荣寺建筑由白宫(大殿)、红宫、拉让等部分组成。

昌都莫荣寺:唯一现存的苯教寺院

莫荣寺(苯教)

莫荣寺,坐落在昌都地区昌都县面达区境内。莫荣寺是昌都县境内现存的唯一一座苯教寺院,始建于1837年,创始人罗珠旦巴是昌都现面达区措荣地方人,建寺后不久,莫荣寺就有了自己的活佛转世系统,后经历代活佛的几经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莫荣寺建筑白宫(大殿)、红宫、拉让等部分组成。大殿为其主体建筑,因其壁墙被涂成白色而得名。白宫高两层,为土木结构的藏式平顶建筑,殿顶四角饰有鎏金宝瓶,殿门南向偏东75度,门廊无柱,廊壁绘有四大天王,底层共16柱,其中2长柱用以支撑天井,殿堂面阔10.8米,进深17.7米,面积为191.16平方米,殿内四壁绘有色泽艳丽、色调饱满的壁画。其中南壁为苯教措若巴及有关苯教的数座坛城,简明扼要地描述了苯教的世界观,北壁绘有辛绕·弥沃且的传记,内容与佛本生故事无异;东壁绘有西出文、武化身;殿内主供苯教教主及其八大弟子的鎏金铜像。二层前端罗汉殿,苯教称之为“辛赛”,1柱,内供苯教十六罗汉的鎏金铜像;西南角是德珠康,4柱,主供苯教达拉、真巴朗卡、才旺仁增、白玛久乃等四尊苯教祖师的鎏金铜像。

红宫位于白宫西北,因墙体涂成红色而得名,高两层,底层12柱,面阔6.8米,进深11.4米,四壁绘有苯教千佛像,殿内主供高达二层的“朗给”鎏金铜像,造像制作精美,双狮须弥座上镶嵌的珍珠玛瑙珊瑚绿松石等,光彩夺目,妙不可言;两侧分供的忿怒神,则显得凶恶狰狞。二层前端为布珠康,中间供一鎏金铜宝瓶,两侧分供鎏金铜宝塔;二层左侧是扑巴拉康,主供高一层的鎏金铜扑巴,“扑巴”三头六臂;右侧为护法神殿,主供朗绘等身鎏金铜造像,两侧分供八尊度母造像。拉章位于大殿白宫之北7米处,高三层,木石结构,坐北向南,底层面阔10.6米,进深9米,面积95.4平方米。僧舍建于白宫北边的山坡上。(www.xing528.com)

【注释】

[1]都松钦巴,本名叫却吉扎巴,1110年出生,于康区朱倭下地方(今四川省新龙县),16岁从朱倭乔(最胜、俄大译师弟子噶当派僧人)出家,19岁赴卫藏,依堆隆·嘉玛瓦(嘉玛寺座主)、卡巴·却季僧格(俄·罗敦弟子,桑浦寺座主)学《弥勒法》、《中观》、《因明》等,又从夏惹瓦学噶当派的《道次第》,从巴曹·尼尼玛扎译师学习,从墨杜增(噶当派僧人)受具足戒并学律学,1143年他拜达波拉杰为师。1147年为宏传佛法,创建噶玛寺,开创了噶玛噶举派,1187年他又在拉萨堆垅地方修建了祖布寺,与噶玛寺并称噶玛派上、下二寺。1193年83岁的都松钦巴圆寂。

[2]八思巴被奉为萨迦五祖,《西藏王臣记》说他“幼而颖悟,长博闻思,学富五明,淹贯三藏”。1260年,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国师,后担任总制院院事,被封为大元帝师,1275年首创萨迦政权,自此西藏正式归入祖国版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