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参命”难以限制关东军行为。

临参命”难以限制关东军行为。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至少在表面上,关东军的违抗参谋本部的临参命,还是要有所限度的,因此在参谋本部连发九道临参命,严厉限制日军在黑龙江省的军事活动下,关东军只好在击败马占山部后,暂时有所收敛。但是参谋本部立刻下达四道临参命,强力约束关东军,不得径自采取袭取锦州的攻势,但参谋本部没有想到,这已是自己将要被关东军击败的前兆了。

临参命”难以限制关东军行为。

日本政府此时简直不知道应该如何来应付九一八事变了,当时日本不愿关东军扩大军事行动的另外一个理由是苏联,害怕与其在东北霸占的利益发生冲突。因为当时苏联控制着所谓“北满”的中东铁路沿线,假如关东军北上进占黑龙江省,苏联是否会进行自卫反击?虽然苏联在十月中旬,对日军攻占东北的军事行动,表达了中立的态度,但是日本的参谋本部仍认为,对于苏方真正的军事意图不能不加以防范5。所以日参谋本部决定强制约束关东军,不得进入北满生事,参谋本部决定祭出最后的军令王牌,由参谋总长金谷范三大将,帷幄上奏日皇裕仁,颁发指挥与约束关东军的“临参命”给参谋本部,这是参谋本部决定以“临参命”的最后手段,来控制关东军在东北的军事行动。这个消息迫使关东军暂时改变进攻北满策略,决定招安一批东北边防军里的失意军阀与部队,在黑龙江充当爪牙,关东军则在幕后提供支持,以减少与东京军部直接的对抗。

这时在北平的张学良,眼看自己在东北的根据地,在不抵抗政策下,在几天之内,就丢掉了辽宁、吉林二省,剩下的黑龙江省,也在投降日本的伪军的进攻下,显得岌岌可危。因此张学良在 十月八日 ,决定任命马占山代理黑龙江省主席,统率部队进行反击。结果在十月十五日的江桥一战中,马占山部大败伪军的进攻。关东军担心东北百姓的抗日义勇军,很可能会因为江桥起义的胜利枪声,而跟着风起云涌的发展,因此断然的决定,无论如何都要设法全力歼灭马占山的抗日力量,否则会后患无穷。

关东军既然决定自己亲自出兵,那么也就是公然的挑战参谋本部的要求,当关东军开始集结进攻黑龙江的东北军阵地时,此举当然惊动了东京,于是日参谋本部从十 一月五日 起,正式发出“临参命”,企图制止关东军进攻的军事行动。但是临参命却没有达到军令如山的断然效果,关东军在朝鲜军加派两个混成旅团的支持下,发动了江桥作战。马占山部再次奋勇迎战,同样给与关东军出乎意料之外的严重伤亡打击,但最后日军再度发动陆空联合攻势,东北军在后援与兵力不足下后撤。当然关东军更大的胜利是,打败了日本参谋本部,被日军视为最高命令的临参命,以无军令上绝对的权威了。

关东军之所以敢对临参命有所违背,除了抗命成习的跋扈传统之外,当然也是受到陆军省的支持。这时候的陆相南次郎,已经看出若规内阁陷在摇摇欲坠的边缘,他自己也被陆军省内部少壮派军官所包围,因此南次郎在内阁中,竟然提案,要求内阁增兵支持关东军进攻黑龙江。这等于宣布陆军省与政府政策不合,陆相随时可以辞职而导致内阁总辞。(www.xing528.com)

同时,这也出现陆军省与参谋本部的政策冲突问题,既然陆军省与参谋本部的意见不合,关东军就有看风向、钻漏洞的机会了。而参谋本部对于关东军的抗命,真的有些按捺不住了,于是在十一月二十日,派遣参谋次官二宫前往关东军司令部,监督关东军执行军令,但是二宫在关东军司令部,居然并未严格的执行参谋本部的命令,反而一再为关东军的立场向本部提出申辨。这真是日本军事历史的奇观:九一八事变,一方面是关东军侵略中国东北的事变,另外一方面则是关东军与日军参谋本部之间的权利战争6

不过,至少在表面上,关东军的违抗参谋本部的临参命,还是要有所限度的,因此在参谋本部连发九道临参命,严厉限制日军在黑龙江省的军事活动下,关东军只好在击败马占山部后,暂时有所收敛。既然军部暂时不准关东军在北满攻掠,刚好土肥原贤二又在关内的天津,制造事端,因此关东军回师向南,进攻辽西的锦州,以彻底瓦解张学良在东北的军政影响力。但是参谋本部立刻下达四道临参命,强力约束关东军,不得径自采取袭取锦州的攻势,但参谋本部没有想到,这已是自己将要被关东军击败的前兆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