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王的道德标准:人性、真诚与无私

国王的道德标准:人性、真诚与无私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著作家谈道德,他们认为国王应该有道德。他们希望国王是免除人性固有弱点的神灵,但国王毕竟是人,往往是比普通人更微不足道的人。我们只承认我们的国王是人,只要求他具备人做得到的道德。只有全体人民都觉得他是贤良的国王,才能认为是贤良的国王。当人民有权向国王本人讲真话,向他诉说自己的不幸,指出消除不幸的方法的时候,他们就不会长期不幸了。要求国王秉公办事,这只是意味着要求他正直无私。

国王的道德标准:人性、真诚与无私

许多著作家道德,他们认为国王应该有道德。他们热情迸发,受到任何称赞也不为过,但决不表明他们已经认清问题。他们要求国王要具备那么高超才智、那么罕见的品德和那么广泛的知识,即令是一个凡人要同时兼备这些优点也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他们希望国王是免除人性固有弱点的神灵,但国王毕竟是人,往往是比普通人更微不足道的人。

我们只承认我们的国王是人,只要求他具备人做得到的道德。我们认为统治者和臣民的美德和恶德,其重要性是不相等的。统治者的恶德能使千百万人遭受不幸,他的美德能使广袤地域幸福安宁;普通公民的美德通常只能影响他周围有限范围,国王美德的影响——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则可随着他的臣民人数的增加而增长。那么国王的美德应该是怎样的呢?

如果国王襟怀坦白、意志坚强,特别是办事公正,那么他就具备了我们有权期望于他的一切品质。国王善良而不公正,这种善良就不可能成为对臣民有益的品质;因为国王心地善良就无力排除左右宵小的包围,他的善良常常变成残酷,所以这种善良的国王对人民的危险性无异于暴君。

如果我们不抱偏见地看看那些其品质常常被吹嘘得天花乱坠的国王,我们深信他们中间很少有人以其善良品德而给国家带来实际利益。我们发现这样的情况:卑鄙龌龊的宫廷官吏常常利用国王的软心肠迫使国王作出最令人发指的不义之举;他们也常常在国王面前纠缠不休为卑鄙的臣民乞求恩赐;而人民则成了某些贪得无厌的达官贵人的牺牲品。一个国王对于向他央求他们自己力不胜任的职位的人,对于向他要求他们自己决不应得的奖赏的人,对于已经给社会造成了损害因而向他请求宽恕的人,一概来者不拒,满口承诺:我们可不可以把这样的国王叫作善良的国王呢?因心地仁慈而阻止司法机关对违反法律、劫掠人民或玩忽职守的人采取法律制裁,难道这种仁慈心也算是美德吗?

一个国王把臣民应得的奖赏拿去赏赐那些他不想使他们伤心的倔强的宠臣,这个国王难道说得上是公正的吗?

在小范围内使人喜欢的品质在管理万民者身上常常变成了缺点。最高统治者负有保持全体臣民之间平衡的使命,应当提防自己偏重感情,徇于情面、软弱无主、遇事迁就这些性格。就公正原则而论,国王既不应该多考虑自己亲属,又不应多考虑近侍和宠臣。只有全体人民都觉得他是贤良的国王,才能认为是贤良的国王。只对亲近者施恩惠的国王,对远离他的人常常是不施恩惠的。

公正坚强——国王的座右铭应当如此。如果我们在国王身上找到这些品质,那么我们就别无他求了。我们不要求国王没有人性所固有的种种癖好和弱点,也不期望他达到人所达不到的神奇的完善境地;就是当他犯了每一个凡人都难免要犯的错误的时候,我们并不感到惊奇。

当人民有权向国王本人讲真话,向他诉说自己的不幸,指出消除不幸的方法的时候,他们就不会长期不幸了。在公正的国王统治下,社会的呼声从来不会毫无作用的,因为公正对待臣民的国王会竭尽所能使人民不再抱怨。他一得知人民有怨诉之声,就会发出满足人民愿望的指示。人民的愿望如果是表达以公共意志为根据的自然的要求,那就不会是不公正或者非理性的。(www.xing528.com)

真正的国王是臣民的君父,他永远不会剥夺自己儿女谋求幸福的权益;他保护他们免受压迫,保护法律的威信和效力,永远不强使他们服从自己的任性要求;他对待其他国家公正无私,完全不想扰乱它们的安宁;他看到他国人民过幸福生活就心满意足,从来不想为扩大本国疆界出兵征伐;他的国家只要治理得好,就永远繁荣、幸福和受人尊重。

我们不再以“伟大”这个尊号称呼那些不安分的国王,因为他们曾使田地荒芜,庐舍成墟,给人民造成重重苦难!我们不再歌颂征服者的功勋,因为这些征服者不满意自然或人们同意确定的国界,就挑起无益的战争,残忍地驱使人民流血。我们也不再把征服者惨无人道的行为在人民中间引起的狂叫声叫作光荣。我们将把这些卑鄙可恨的“英雄”看作真正的恶魔,因为他们不能负起增进国家福利的重责而只图以人民的灾难为代价换取光荣,只想在业已遭受重大损害的世人面前无耻地夸耀胜利。

我们认为爱和平的国王比这样喝血的强盗好,因为这些强盗以其吹嘘得天花乱坠的行动使尸骨、眼泪和贫困遍布大地。只有到大自然赋予人民的统治者以宁静和平的心灵时,才可以说,它是在优待人民,是在促进人民的幸福。

国王鼓起秉公办事的精神,就有力量冲破周围近侍布下的罗网,摆脱他们的纠缠。他这样做就责成他手下一切协助他执政的人按照他的范例办事。宫廷首脑承认公正原则,宫廷内种种阴谋诡计就会很快消失。这些阴谋诡计本来只在那些没有治国才能的国王宫廷里才能存在,因为这些国王不过是自己手下的宦官、宠姬和幸臣的奴仆和傀儡。

要求国王秉公办事,这只是意味着要求他正直无私。如果有一个国王觉得这个要求似乎过于苛刻,那就大概很难叫他遵守制度和服从理性法则了。可以说,最高统治者是处在那些一味欺骗他的人的包围之中,这些人即使受着极严密的监督,还是背着他为非作歹。

但是,只要国王办事公正、果断、意志坚强,大臣们要欺骗他,至少是长时间欺骗他,就很困难。如果国王毫不留情地跟踪追究每一桩办得不公正的案件,宫廷里营私舞弊的现象就会很快消除。如果国王以坚定的口气大声宣告:我希望在我的统治下一切毫无例外地秉公办理,——那很快就会看到暴力和欺骗将消失得无影无踪。

既然任何一个有道德的人都值得尊敬,那么对于一个全体人民都觉得他有道德的人应该重视和尊敬到什么程度呢?人们总是怀着敬爱自己国王的自然情感,尽管他们这种敬爱之情多半是出于对王座周围那种宏伟、庄严、富丽场面的不大理智的敬慕。通常社会风气社会舆论都使人民依恋管理自己的人,只有过分的压迫才能使人民对统治者所抱的好感消失,只有滥用权力才能使人民憎恨国王。但愿每一个国王都深入反省,那样他就会看到,只因为自己犯了错误,人民才对他丧失了敬爱之情;其实人民本来想夸大国王的优点,讳言他的过失和弱点,而把过错归咎于他左右那些不良的谋臣策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