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站调查存在的问题:非科学方法。

网站调查存在的问题:非科学方法。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站调查的方法论的实质是招募式调查,是守株待兔、愿者上钩。

网站调查存在的问题:非科学方法。

五、网站调查的非科学

从表面上来看,网站调查与总人口调查之间在代表性方面的巨大差异,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网站调查没有调查总体;二是网站调查无法进行随机抽样。因此,网站调查中的许多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努力接近随机抽样,不断地提出各种解决方法,例如“正确界定目标总体”、运用IP地址限制技术、Cookie技术等。一些专业学者也试图进行评估与控制(杜婷等,2004;李军军等,2005),或者矫正各种抽样误差黄建,2004;徐浪等,2006;杜婷,2006;王东,2007;胡云峰等,2008),或者在统计技术层面上进行弥补(浦国华等,2004)。还有一些学者提倡规范网站调查的应用范围(郭继志等,2006),提倡“网络调查与传统调查相结合”(石磊,2008)。

但是笔者认为,上述努力都是治标,而不是治本。其实,网站调查与总人口调查之间所具有的方法论层次上的根本区别,或者说,是否进行随机抽样之所以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决定性,在于前者是依赖于调查对象主动地去寻找调查问卷,而后者则是调查者有目标、有计划地去寻找被动反应的调查对象。

这是网站调查无法克服的根本缺陷。这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步步深入地来看。

首先,任何网站,即使是仅仅针对网民,也不可能具有最起码程度的涵盖性。这说的是,任何网站调查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极高比例的无应答误差(这往往被刻意隐瞒了)。它的来源,并不是潜在的应答者看到了问卷而不回答[37],而是他们根本就看不到发布该问卷的网站或者看到了却根本不去点击。这是因为互联网上永远也不会有一个人人都必须点击的网站,即使是最大的门户网站或者搜索引擎也是如此。

其次,网站调查的抽样框永远无法涵盖人口总体。无论科技经济如何发展,只要人类还存在着各种差异,那么互联网使用者就永远也不可能覆盖任何一个较大规模的人口总体。这不仅是能不能用上互联网的问题,更是愿不愿意用的问题。总会有人不上网的,而这种偏差又是非用实地调查测定不可的。所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站调查的代表性会日益提高”的说法,其实只是以假设来代替前提的谬误。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问题,网站调查无法对主动应答者进行任何抽样。也就是说,只要调查对象是主动地、任意地参加的(这常常被认为是网站调查最重要的优点),那么就不可能进行任何一种抽样(哪怕是非随机的),任何程度的代表性也就根本无从谈起。在现存的网站调查中,就连那些根本不适合回答本问卷的应答者也没有去阻止,更别说对其进行抽样了。

归根结底,网站调查与实地调查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的样本规模与代表性完完全全掌握在被访者手中,无论调查者把问卷或者抽样方法(如果有的话)设计得多么科学、多么巧妙,都无法控制调查实际进程的任何一个环节,甚至连最微小的影响与干预都无法施加。反之,在笔者所进行的电脑辅助的实地调查中,则是一切尽在掌控之中。(www.xing528.com)

这一本质区别标识了网站调查方法的非科学性。

网站调查的方法论的实质是招募式调查,是守株待兔、愿者上钩。这违背了问卷调查最基本的原理。

社会科学中的问卷调查属于方法论意义上的实证主义范畴内的科学主义流派,来源于对自然科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的“受控条件下可重复的试验”的模仿[38]。后者要求“我”(调查者)必须主动地去研究被动存在的“它”(调查对象),这样才能得到对于“我”的假设的检验。

社会调查中,经典的实地调查方法由于是调查者自己需要进行“试验”(实地调查),因此不得不主动地追求“受控条件”(总体界定)与“可重复”(随机抽样),结果客观上也就达到了模仿自然科学的效果,实现了自己的科学性。

可是网站调查却恰恰相反。由于它一开始就没打算进行“由调查者来操作的试验”(实地调查),而是依赖于应答者自投罗网,所以根本不需要任何主动寻找调查对象的设计与操作,结果也就不需要“受控条件”、“可重复”这两大原则。也就是说,招募调查对象的网站调查,绝不是在总体界定与抽样方法方面做得不够,而是根本不需要这些东西。这就是它的非科学(不是反科学)的性质,任何基于科学性的统计技术都无法对它进行完善,因为两者牛头不对马嘴。

进一步来说,正是由于招募调查这一实质不可改变,因此网站调查所拥有的一切优越之处(方便、及时、廉价、时空广泛等),统统都会因其调查结果在代表性上的谬误而变成助纣为虐之举。

更进一步说,经典的实地问卷调查是客观测量的方法,是调查者主动去收集被动存在的数据;网站调查所使用的招募调查方法则在很大程度上是“主体建构”(潘绥铭、黄盈盈,2007),是应答者们主动创造出调查数据。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已经超出统计技术与调查方法的操作层次上的不同,实际上是方法论层次上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冲突焦点[39],甚至需要我们从认识论的层次上进行分析。本节仅希望指出双方的不同质[40],这里不再展开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