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事上诉状:二审法律依据与案件审理始末。

民事上诉状:二审法律依据与案件审理始末。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事上诉状是二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并进行审理的依据。

民事上诉状:二审法律依据与案件审理始末。

一、民事上诉状的概念和法律依据

民事上诉状,是指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或裁定,在法定的上诉期内,依法定程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的书状。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在法定的上诉期内,依法定的程序提起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47条就表明:“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148条规定:“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www.xing528.com)

民事上诉状是二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并进行审理的依据。当事人通过民事上诉状,阐明上诉的理由,并提出上诉请求,使二审人民法院了解上诉人对一审裁判的看法、意见、要求,有利于保护一审民事案件败诉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只要认为第一审裁判不符合事实和法律,就可以具状上诉。通过民事上诉状,二审法院可以对一审裁判认定的纠纷事实,判断的是非曲直,处理的结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评判,帮助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合法地处理案件,确保审判质量,防止错案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