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药物过敏试验的意义与临床表现

药物过敏试验的意义与临床表现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药物过敏试验法药物过敏反应是异常的免疫反应,仅发生于少数人,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与人的过敏体质有关,与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用药的剂量无关。药物过敏反应的基本原因在于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为防止过敏反应,在使用致敏性高的药物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过敏史,并作药物过敏试验。临床上可表现为荨麻疹、哮喘、喉头水肿,严重时可引起窒息、血压下降或过敏性休克。

药物过敏试验的意义与临床表现

六、药物过敏试验法

药物过敏反应是异常的免疫反应,仅发生于少数人,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与人的过敏体质有关,与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用药的剂量无关。临床表现可有发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综合征等,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药物过敏反应的基本原因在于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药物作为一种抗原,进入机体后,有些个体体内会产生特异性抗体(IgE、IgG及IgM),使T淋巴细胞致敏,当再次应用同类药物时,抗原抗体在致敏淋巴细胞上相互作用,引起过敏反应。

为防止过敏反应,在使用致敏性高的药物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过敏史,并作药物过敏试验。皮肤过敏试验可以测定I型皮肤过敏反应,对预报过敏性休克反应有参考价值,故结果为阴性才可用药。但应注意有少数患者会呈假阴性反应,还有少数人在皮肤试验期间即可发生严重的过敏性反应。

(一)常用皮试液配制浓度和注射方式(表3-3)

表3-3 常用皮试液配制浓度和注射方式

img43

(二)常用皮试液皮试结果判断:

1.青霉素皮试结果判定标准

阴性:局部皮丘大小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全身无自觉症状,无不适表现。

阳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l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2.链霉素头孢菌素皮试结果判定标准同青霉素

3.破伤风皮试结果判定标准

阴性:局部皮丘无变化,全身无异常反应。

阳性: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晕范围直径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痒感。全身过敏反应以血清病型反应多见。

4.普鲁卡因皮试结果判定标准

(1)口服法:有口麻、头晕、心慌、恶心呕吐、流泪、流涕、荨麻疹等症状为阳性。

(2)皮内注射法:局部有红肿、硬块,直径超过lcm为阳性。

(3)静脉注射法:有血压脉搏、呼吸及面色等改变为阳性。

5.细胞色素C皮试结果判定标准(www.xing528.com)

局部发红、直径大于lcm,出现丘疹者为阳性。

(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及其处理

1.发生机理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属I型变态反应,发生率为5~10例/万人,特点是反应迅速、强烈、消退亦快。目前对其发生机制的解释是:青霉素本身不具有抗原性,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酸和青霉烯酸为半抗原,进入机体后与蛋白质或多肽分子结合而发挥完全抗原的作用,有些个体在此作用下能产生相当量的IgE类抗体。IgE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当再次接触相同的变应原时,变应原与上述细胞表面的IgE特异性地结合,所形成的变应原-IgE复合物能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使之脱颗粒。从排出的颗粒中及从细胞内释出的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如组胺、激肽、白三烯等,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和腺样体分泌增多。临床上可表现为荨麻疹、哮喘、喉头水肿,严重时可引起窒息、血压下降或过敏性休克。至于初次注射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则很可能与患者在以往生活中,通过其他方式接触过与青霉素有关的变应原成分有关。

2.临床表现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5~20分钟内,甚至可在数秒内发生,既可发生于皮内试验过程中,也可发生于初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时(皮内试验结果阴性);还有极少数患者发生于连续用药过程中。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引起胸闷、气促、哮喘与呼吸困难,伴濒死感。

(2)循环衰竭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量不足,而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脑组织缺氧,可表现为面部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或大小便失禁等。

(4)其他过敏反应表现:可有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与腹泻等。

3.急救措施 由于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发生迅猛,务必要做好预防及急救准备,并在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组织抢救。

(1)立即停药,协助患者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

(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小儿剂量酌减。症状如不缓解,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盐酸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提升血压、兴奋心肌、增加心排出量以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

(3)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药。有条件者可插入气管导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喉头水肿导致窒息时,应尽快施行气管切开。

(4)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l0mg或将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200~400m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0ml内静脉滴注;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如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50mg或苯海拉明40mg。

(5)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溶液扩充血容量。如血压仍不回升,可按医嘱加入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6)若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复苏抢救。如施行体外心脏按压,气管内插管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7)密切观察病情,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和尿量等病情变化;不断评价治疗与护理的效果,为进一步处置提供依据。

(四)链霉素过敏处理

遵医嘱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氯化钙,因钙离子可与链霉素络合,可使中毒症状减轻或消失。

(五)破伤风过敏可尝试脱敏疗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