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拿破仑对金字塔的震撼

拿破仑对金字塔的震撼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拿破仑的震惊1798年5月,勇敢善战的拿破仑率领3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埃及领土。拿破仑及其士兵们之所以被震惊,决不只在于金字塔的雄伟,也不在于初次见到金字塔的新奇,而在于金字塔本身所透出的一种内在的力量。拿破仑及其士兵所受的震惊不是别的,正是金字塔所代表的永恒与无限对人类有限与狭隘的挑战。如果拿破仑具体地了解了金字塔的这种种特点,那么,他感到的便不再只是震惊,而简直就要匍匐在地,对它顶礼膜拜了。

拿破仑对金字塔的震撼

拿破仑的震惊

1798年5月,勇敢善战的拿破仑率领3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埃及领土。他们沿着尼罗河南下,意欲征服埃及领土。当他们到达鲁克苏(Luxor)附近时,雄伟的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群突然出现在他们眼前,似乎一下子迈入了几千年前的历史当中。拿破仑和他的士兵都惊呆了,看着这片废墟,情不自禁地放下手中的武器,脑中一片空白,似乎悟到了什么但又说不清道不明。拿破仑更是激动万分,最后,他打破沉寂,站到高处,对那些哑口无言的士兵们高喊,“士兵们,4千年的历史今天从这些金字塔上面看着你们!”[5]在这经历几千年风风雨雨、傲然屹立的金字塔面前,似乎一切都变得渺小了,变得没有意义了,胜利与失败、光荣与屈辱,世间的纷纷攘攘,人们的尔虞我诈,都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历数几千年风雨,几度王朝兴亡,几度兵戈相见,但一切的一切都随时间的流逝而隐入历史,或被历史淹没得无影无踪,唯这些金字塔和古建筑一直冷漠地注视着人间的沧桑而不为所动,静静地与时间抗衡。面对着它,士兵们无法不把武器抛在地上,无法不变得哑口无言。因为他们分辨不出了历史与现实,也找不到了自己的位置。

拿破仑及其士兵们之所以被震惊,决不只在于金字塔的雄伟,也不在于初次见到金字塔的新奇,而在于金字塔本身所透出的一种内在的力量。这种力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超越了历史与现实,使他们内心发出不自觉地震颤。这种力量是巨大的,足以使他们的心理失去平衡。也许拿破仑并不甘心于这种力量的无形,他要追根究底,找出密封在这种古建筑物之中的秘密。于是,他命令士兵抬来大炮对准金字塔旁神秘的狮身人面像。但是,这种现代化的武器毁去的只是狮身人面像的面容,他们并没有得到解释。那么,使他们震惊的力量到底来自何处呢?

让我们首先在近处审视金字塔。金字塔,巍峨而又高大,在拉斐尔铁塔建成以前,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由几十万块巨石垒成,每块重达几吨。站在它面前,我们无法推知它的重量,任何人,哪怕是了不起的伟人,都会感觉得到自己的渺小,都会在精神上感到无形的压力。这种庞大的体积和重量透出的力,使得我们在它面前直不起腰来,以至于我们会忘记它是一个埋葬死者的死物,而把它看成一个充满无穷之力的巨魔。一方面,它死死地密闭着死者的尸体,另一方面,它又对外透射着庄严的威力,两者的反差会使我们忘记生与死的鸿沟。它的基座宽大而又稳固,牢牢地立于地面,真正具有坚不可摧之势。它已经在那里屹立了几千年,人们也很难想象它有一天会轰然坍塌。向上,三面体的汇集构成一只尖角,直指天空,似乎在用力飞升,极力想投入天母的怀抱。这就如同哥特式建筑一样。哥特式建筑的顶又细又长,轻巧得可以直飞天空。一方面,金字塔牢牢地扎根于大地,另一方面,它又竭力与天空触接,成了连接天与地的阶梯。其意义是不言自明的。法老是万民之主,统治着地上万民,作为拉神之子,又有着不朽的特性,死后必归其在天之父。因而,可以说,金字塔是一座超脱生与死的纪念碑。这雄伟的金字塔把死固定,又把生固定,它揭示着过去,又代表着现在,还昭示着未来,把时间和空间全部凝固在其中,把人类生与死的全部秘密全都体现出来。拿破仑及其士兵所受的震惊不是别的,正是金字塔所代表的永恒与无限对人类有限与狭隘的挑战。

如果说仅是金字塔外表透出的力便使拿破仑感到震惊,那么,金字塔本身所透出的智慧便足以会令他倾倒。金字塔所以成为这种形状,有一个不断演进的历史,同时也是古埃及的智慧发展史。金字塔的前身为马斯塔巴(Mastaba),是阿拉伯语“凳子”一词的译音。马斯塔巴为梯形墓,也由地下墓穴和地表建筑两部分组成。但这种形状和式样实用成分多而美学成分少。也许古埃及人注意到这一点,于是进行改进。到左塞王(Zoser)时,便出现了六级梯形平顶四面锥体陵墓。建筑家们一次次修改,把马斯塔巴一层层增高,形成了最初的金字塔。建筑师们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使陵墓的建筑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原先平卧在大地上的陵墓拔地而起,更确切地体现了法老的荣耀。到美杜姆(Medum)时,陵墓成了七级形状,而且,建筑师们把阶梯填平,使之成为一种平直的斜面。这样,经过不断的探索,古埃及人终于走到了真正金字塔的前沿。到第4王朝的开国君主斯尼弗罗(Snefru)时,真正的金字塔出现了。这时共出现两座金字塔,南面的金字塔先以54°27′的倾斜度建造,但在44.9米高时突然改成43°22′的斜面内收,最后高度为105米,形成特有的弯塔。弯塔的存在便是当时建筑师们探索和尝试的活见证。也许经过这次失败以后,真正完美的金字塔出现了。北面的那座金字塔便呈现出标准的三面直角锥体。因而,从金字塔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其中凝聚多少人的智慧和辛劳。(www.xing528.com)

尽管金字塔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但现代人面对金字塔仍然感到扑朔迷离,从而使金字塔永葆迷人的魅力。胡夫(khufu)金字塔用230万块巨石垒成,每块重约3吨,那么,古代人是如何把这些巨石运到建筑工地,又是怎样把它们运到这么高的地方。胡夫金字塔的方位角异常准确,正北,仅偏西0°23′30″,古埃及人是怎样测量和在建筑中进行把握的呢?它的高度乘上十亿大致相当于地球和太阳间的距离,即115亿公里,穿过这座金字塔的子午线正好把大陆和海洋平分成相等的两半,这座金字塔的底面积除以两倍的塔高刚好是著名的圆周率π,这些难道都是巧合吗?据说,进入墓室的通风口处还有着强大的磁场,如果在那里手执一把菜刀,那么强大的磁力会使刀刃变得特别锋利。这难道是无意中出现的现象吗?前几年还有报道说,在古埃及金字塔发现了一只灵猫,这种猫种是古埃及时代的种类,现代早已灭绝,那么说,这只猫在金字塔里封闭了几千年,那么,它是如何生活的?这种种现象,不能不使我们倍感神秘不解。甚至有人推测金字塔纯粹为外星人所建造。

如果拿破仑具体地了解了金字塔的这种种特点,那么,他感到的便不再只是震惊,而简直就要匍匐在地,对它顶礼膜拜了。

当我们以现代人的科技和思维而自傲时,往往容易忘却古人,觉得他们都是愚昧落后的过去。其实,现代人正是踩着古人的脚印一步步发展过来的。我们今天仍然处处使用着古人的发明,承继着古人的传统,只是不自觉而已。而古人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常使现代人难望其项背。当我们面对那几千年前的金字塔时,谁还会发出“古人不抵现代人”的感叹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