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由贸易区理论: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的影响。

自由贸易区理论: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的影响。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由贸易区是经济一体化最基本的形式。英国学者罗布森将关税同盟理论应用于自由贸易区,提出了专门的自由贸易区理论。与关税同盟类似,自由贸易区也可能存在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总体来看,自由贸易区对全体成员国带来的好处大于关税同盟。此外,从非成员国来看,在关税同盟条件下,非成员国的出口会减少,社会福利水平随之下降;而在自由贸易区条件下,非成员国的出口不但不会减少,反而还会增加。

自由贸易区理论: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的影响。

自由贸易区是经济一体化最基本的形式。英国学者罗布森(Robson)将关税同盟理论应用于自由贸易区,提出了专门的自由贸易区理论。与关税同盟等其他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相比,自由贸易区有以下两个显著特征:(1)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在实行内部自由贸易的同时,对外不实行统一的关税和贸易政策;(2)实行严格的原产地规则,只有原产于区域内或主要在区域内生产的产品才能进行自由贸易。

与关税同盟类似,自由贸易区也可能存在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但是由于成员国对非成员国保持不同的关税,因此会产生贸易偏转(Trade Deflection)的可能性,即区内某成员国向其他成员国出口产品的同时,从区外非成员国进口相同产品以替代本国产品满足国内需求的一种贸易流向。贸易偏转的存在使得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的作用机制与关税同盟理论中的作用机制有一定的差异。

如图5-2所示,A、B两国均为小国,均生产并进口同一产品,两国生产效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两国均只存在关税这一贸易壁垒,但A国的税率高于B国。假设两国单位产品的从量税分别为TA和TB,则TA>TB。DA、SA分别是A国该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DB、SB分别是B国该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该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为PW

图5-2 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贸易偏转的存在使得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作用机制有所差别,自由贸易区导致的贸易创造并不必然优化资源配置。但是贸易偏转所带来的从高效率非成员国的进口增加又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资源配置。总体来看,自由贸易区对全体成员国带来的好处大于关税同盟。此外,从非成员国来看,在关税同盟条件下,非成员国的出口会减少,社会福利水平随之下降;而在自由贸易区条件下,非成员国的出口不但不会减少,反而还会增加。这样,非成员国的福利水平也可得到提升。(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