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水务:由公益性事业向市场化改革转型的宏观背景

城市水务:由公益性事业向市场化改革转型的宏观背景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把城市供水排水等城市水务行业作为公益性事业,由政府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据推算,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人口将增加1000万人,由此将新增大量的水务设施需求。这就是城市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宏观背景。

城市水务:由公益性事业向市场化改革转型的宏观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把城市供水排水等城市水务行业作为公益性事业,由政府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政府既是政策制定者和监督者,又是具体业务的实际经营者,这就在行业内形成了一种典型的行政性垄断。

城市水务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和积极性;第二,水务行业管理缺乏明确、配套的政策,在企业改制、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各行其是;第三,缺乏竞争激励机制,企业亏损经营,财政补贴沉重;第四,生产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第五,水务投资主体单一,缺乏稳定、规范的建设资金渠道,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新机制,滞后于城市发展;第六,排水运营维护单位长期被作为事业单位管理,投资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负责,污水处理的运行费用都难以维持。(www.xing528.com)

按照国家的发展目标,我国到2010年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30%提高到45%。据推算,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人口将增加1000万人,由此将新增大量的水务设施需求。“十五”期间,全国城市供水普及率将达到98.5%,新增城市供水能力4500万m3/d;所有设市城市都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将达到4000~5000万m3/d,污水处理率将达到45%,目前在建和准备建设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就达1000个以上。为达到此目标,需要投入上万亿元资金,兴建大量供水设施、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及相应的管网系统。水务建设需要的巨额资金,仅靠政府投入难以为继,发展水务市场,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城市水务工程的建设、运营与维护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要求转变水务管理政府职能,加快开放水务市场。这就是城市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宏观背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