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健全自由贸易区的保障与支持体系

健全自由贸易区的保障与支持体系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加快自由贸易区战略建设过程中,对现有的保障体制、支持机制进行完善,减少潜在的风险,大力推进自贸区建设的工作。一是要继续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中央对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认可,并希望进一步深入推进。落实《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在自由贸易谈判中的实行,完善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建立统一、公平、透明的投资准入体制。

健全自由贸易区的保障与支持体系

在加快自由贸易区战略建设过程中,对现有的保障体制、支持机制进行完善,减少潜在的风险,大力推进自贸区建设的工作。

一是要继续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上海作为我国最初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点,创建了“单一窗口”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设计,促进了我国贸易便捷化。在初步设点逐渐取得成效的同时,我国加大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目前已经在津、沪、闽、粤四地设立了四大自贸试验区,并决定在其他7省开展。中央对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认可,并希望进一步深入推进。2016年12月,习近平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3年来,上海市、商务部等不负重托和厚望,密切配合、攻坚克难,紧抓制度创新这个核心,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工作取得多方面重大进展,一批重要成果复制推广到全国,总体上实现了初衷。望在深入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把握基本定位,强化使命担当,继续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当好标杆,对照最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研究明确下一阶段的重点目标任务,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44]作为国家的试验田,自由贸易试验区将首先进行制度、政策、模式等的试行,在试行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调整,弥补原先设计的不足,降低通过试点可减免的风险。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自成立以来,以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园区为目标,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把防范风险作为重要底线,在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投资贸易制度体系、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激发了市场创新活力。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自身特点在促进内地与港澳经济深度合作、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等方面积极开展差别化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格局。自贸试验区积累的制度创新成果,将可分领域、分层次在全国进行复制推广。

二是要完善外商投资法律法规。随着自由贸易区建设在全球区域逐步拓展,中国在与其他国家不断建立自由贸易伙伴关系,不断深入建设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极大程度上吸引了外商对中国的投资。中国在外商投资趋势扩大的情势下,要尽快制定尚未立法的涉及外商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快完善现有的准则。落实《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在自由贸易谈判中的实行,完善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建立统一、公平、透明的投资准入体制。

三是要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的基础性制度。在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大力展开之下,贸易协定在内容制定上也会适当降低准入门槛以促进贸易往来的便捷和吸引更多国家参与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去。在放低投资门槛的同时,中国更应该加大海关监管力度,做好贸易过程以及事后的监管。(www.xing528.com)

四是要继续做好贸易救济工作。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持续低迷,多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交织叠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对此要有清醒判断,不能掉以轻心。同时,不同制度规定、习惯风俗的国家之间难免会存在贸易摩擦。对此,习近平指出,要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妥善应对各种贸易摩擦。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做好贸易救济工作,做到有预判、有定力、有信心、有作为,为我国推进建设贸易强国进程创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要增设相应的制度以减少摩擦的产生,完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要保护好国内企业的合法利益,在遵守世贸组织已有规定和自由贸易协定内容的基础上,依法开展贸易救济调查,加大对外交涉力度。

五是要研究建立贸易调整援助机制。在大力推行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国内企业也将因为关税减让遭受冲击,承受巨大的风险。为了使国内的产业、企业更加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区建设工作中,让更多的企业支持国家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实施,政府应当建立贸易调整援助机制,减少弱势行业或群体因战略实行所受的负面影响,减少自由贸易区推进过程中的风险和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