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健全贫困退出的评价体系

健全贫困退出的评价体系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上述贫困退出的基本条件,贫困退出评价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如下三个原则。表4-1贫困户退出评价体系对于贫困户的退出,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稳定收入来源、收入的持续性、安全住房、辍学学生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6个指标为“否决指标”。表4-2贫困村退出指标体系对于贫困村的退出,贫困发生率、本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和集体经济收入3个指标为“否决指标”。贫困县退出指标体系。

健全贫困退出的评价体系

贫困退出指标体系和实施程序的构建是有效鉴别地区扶贫效果的基础,是贫困退出机制的核心。合理的贫困退出指标体系应既具有科学性,又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合理的贫困退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贫困退出实施程序,对西部地区精准扶贫成效的提高和巩固具有重要意义。

1.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贫困退出应包括五个基本条件,即:贫困率下降,贫困村和贫困县的贫困率满足各地区省定标准;经济进一步发展,贫困户人均纯收入高于国家贫困标准线,贫困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于国家标准;保证教育水平,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且无辍学的情况;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拥有安全的住房、便于出行的硬化道路、户户通电和电视信号、安全的饮用水;有基本医疗保障,贫困群体全部纳入新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村、镇都有卫生室或卫生院。基于上述贫困退出的基本条件,贫困退出评价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如下三个原则。

第一,在贫困户的退出标准设定中应该注意收入和支出能力两个方面。收入包括贫困户的收入水平和创收能力两个方面。贫困户的收入水平达到国家标准是其摆脱贫困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但这种收入水平是否可以持续对其真正摆脱贫困至关重要。在设定贫困退出指标体系时,应注意考察其现行收入水平是否可以在接下来的几年内继续保持甚至提高。对于贫困户创收能力的提高,需要政府在扶贫开发过程中予以重视,对贫困户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帮助其培养创收能力,避免政府一退出就返贫的现象出现。

在贫困退出指标设定中要考虑消费支出数量和结构指标。仅用人均纯收入指标难以衡量贫困群众的真实生活情况,消费支出的数量和结构是对其生活真实状况的直观反映。用恩格尔系数法对贫困家庭的食物支出情况进行衡量和比较。同时,由于城市贫困线已经超越了生存贫困的概念,对于城市贫困人口的退出应不仅仅局限于收入的水平和基本生存条件的满足,还应关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出情况,以发展型贫困人口的贫困状况进行衡量。

第二,在贫困村的退出标准设定中应该注意人均收入、贫困人口比例两个方面。贫困村的人均收入水平达到国家标准是贫困村退出的最基本要求,如果达到标准并持续两到三年,就可以着手考虑退出贫困村序列。但贫困村人均收入水平是以整村农户为基数进行计算,村中一些经济水平较好的家庭会拉高整村平均收入水平,从而使一些贫困程度较重的农户被平均数掩盖。为了避免“被平均”,在贫困村的退出标准设定中,要在贫困户基础上增加贫困人口比例指标,即贫困村中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比重,贫困人口比例下降到非贫困县平均水平,并且持续时间达到两年。

第三,在贫困县的退出标准设定中应该注意人均收入水平、贫困发生率和其他多维贫困指标。人均收入水平和贫困发生率的标准设定与贫困村退出标准一致,但是在贫困村的标准基础上,应该增加其他方面的多维贫困指标。这要根据国家具体扶贫目标制定,比如教育方面的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医疗方面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有卫生室行政村比例;环保方面的森林覆盖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安全住房、道路硬化、生活用电等。根据具体扶贫目标,对上述指标定目标值,在达到目标值持续两年时间以上可以考虑摘掉贫困县帽子。[1]

此外,在探讨贫困县退出机制时,还应在指标体系上增加对于扶贫成效相关指标(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贫困发生率等指标)的衡量,并提高权重,且适当减轻对贫困地区的GDP增长指标的权重。这是因为,在扶贫实践中,部分贫困地区在得到了扶贫资源后,在以经济指标为导向的考核体系指引下,倾向于将有限的扶贫资源投入到“短平快”但可持续性不强的项目中,而不愿将资源投入到见效慢却有利于贫困人群可持续发展的扶贫项目中。

2.分类别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贫困退出机制主要涉及贫困户、贫困村以及贫困县三个方面。因此,贫困退出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三部分:贫困户退出指标体系、贫困村退出指标体系以及贫困县退出指标体系。每个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各省市的指标和学界所提出的指标所构建。

贫困户退出指标体系。贫困户退出评价体系包括经济水平、社会保障和附加项3个一级指标。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和代表性对每个三级指标进行赋权(总分为100分),并明确其指标属性,加分项做加分考虑未赋权。其中一级指标经济水平主要包括收入和创收能力2个二级指标,包括3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社会保障主要涉及基础设施、教育以及医疗3个二级指标,包括6个三级指标。附加项包括养老环境建设2个二级指标,包括2个三级指标。如表4-1所示。

表4-1 贫困户退出评价体系

(www.xing528.com)

对于贫困户的退出,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稳定收入来源、收入的持续性、安全住房、辍学学生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6个指标为“否决指标”。

贫困村退出指标体系。贫困村退出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附加项3个一级指标,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和代表性对每个三级指标进行赋权(总分为100分),并明确其指标属性,以便于衡量。其中一级指标经济发展涉及的方面包括贫困率、收入、产业等方面,包括5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社会发展涉及基础设施、医疗两项,包括7个三级指标,附加项包括加分项和减分项两方面,包括8个三级指标。如表4-2所示。

表4-2 贫困村退出指标体系

对于贫困村的退出,贫困发生率、本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和集体经济收入3个指标为“否决指标”。

贫困县退出指标体系。贫困县退出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精准扶贫、社会发展和附加项4个一级指标,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和代表性对每个三级指标进行赋权(总分100分),并明确其指标属性,以便于衡量。其中一级指标经济发展涉及GDP、财政收入、产业、收入等方面,包括4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精准扶贫涉及贫困率、扶贫项目精准性两方面,包括3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社会发展涉及教育、基础设施以及医疗等方面,包括8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附加项涉及加分项和减分项两方面,包括8个三级指标。如表4-3所示。

表4-3 贫困县退出指标体系

对于贫困县的退出需根据最终的总分得出,总分必须大于等于85.5分,其中,贫困发生率和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两个指标为“否决指标”。

对于西部地区各省市而言,贫困退出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必须的。但对于不同的贫困地区而言,指标体系设计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比如对于生态脆弱地区,应适当增加生态指标等,贫困县、贫困村以及贫困人口的退出必须以贫困退出指标体系为基准,符合退出标准的必须及时清退,增强精准扶贫效率

[1]张琦,黄承伟,等.完善扶贫脱贫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