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ERP:企业资源共享与管理系统

ERP:企业资源共享与管理系统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ERP 就是一个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共享与利用的系统。ERP 的核心就是实现企业三大计划的平衡。ERP 系统是将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也就是将企业的三大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ERP是一种管理理念,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用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企业资源共享与管理系统

【案例导入】

ERP 并非高深莫测,它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下面通过一个家庭请客吃饭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ERP 的主要工作内容及业务流程。

1.丈夫请客吃饭(签订合同订单)

一天中午,丈夫在外给家里打电话:“亲爱的老婆,晚上我想带几个同事回家吃饭,可以吗?”(订货意向)

妻子:“当然可以,来几个人,几点来,想吃什么菜?”(了解客户需求)

丈夫:“5 个人,我们7 点左右回来,准备些酒、烤鸭、番茄炒蛋、凉菜、蛋花汤……你看可以吗?”(商务沟通,发出订单)

妻子:“没问题,我会准备好的。”(订单确认)

2.安排晚饭计划

(1)确定菜谱(ERP 中的MPS,即主生产计划)

妻子记录下需要做的菜(主生产计划),理清具体要准备的东西:鸭、酒、番茄、鸡蛋、调料……

(2)确定原料采购种类与数量(ERP 中的MRP,即物料需求计划)

妻子发现晚餐要:1 只鸭,5 瓶酒,4 个番茄,炒蛋需要6 个鸡蛋,蛋花汤需要4 个鸡蛋(共用物料)。打开冰箱一看(库房存货检验),只剩下2 个鸡蛋(缺料),由此得出所需要购买的菜,或制订采购计划。

3.买菜(ERP 中的采购与库存管理)

妻子来到自由市场买菜。

妻子:“请问鸡蛋怎么卖?”(采购询价)

小贩:“1 个1 元,半打5 元,一打9.5 元。”(报价)

妻子:“我只需要8 个,但这次买一打。”(经济批量采购)

妻子:“这有1 个坏的,换1 个。”(验收、退料、换料)

4.做饭(ERP 中的生产管理

回到家中,妻子准备洗菜、切菜、炒菜……(安排工艺线路)。厨房中有燃气灶微波炉、电饭煲……(工作中心)。

妻子发现拔鸭毛最费时间(确定瓶颈工序、关键工艺路线),用微波炉自己做烤鸭可能来不及(产能不足),于是决定在楼下的餐厅里买现成的(产品委外加工)。

下午4 点,电话铃又响,儿子打来电话说:“妈妈,晚上几个同学想来家里吃饭,你帮忙准备一下。”(紧急订单)

妈妈:“好的,你们想吃什么?爸爸晚上也有客人,你愿意和他们一起吃吗?”(了解客户需求)(www.xing528.com)

儿子:“我们想吃鸡腿堡、可乐和鸡块,我们不和大人一起吃,18:30 左右回来。”(拒绝并单处理,紧急采购)

妈妈:“好的,肯定让你们满意。”(订单确认)

18:30,一切准备就绪,可烤鸭还没送来,妻子急忙打电话询问:“我是李太太,怎么订的烤鸭还不送来?”(采购委外单跟催)

“不好意思,送货的人已经走了,可能是堵车吧,马上就会到的。”

门铃响了:“李太太,这是您要的烤鸭。请在单上签个字。”(验收、入库、转应付账款

18:45,女儿打来电话说:“妈妈,我想现在带几个朋友回家吃饭,可以吗?”(又是紧急订购意向,要求现货)

妈妈:“不行呀,女儿,今天妈妈已经需要准备两桌饭了,时间实在是来不及。真的非常抱歉,下次早点说,一定给你们准备好。”(这就是ERP 的使用局限,要有稳定的外部环境,要有一个起码的提前期)

5.算账(ERP 中的财务系统)

送走了所有客人,疲惫的妻子坐在沙发上对丈夫说:“亲爱的,现在咱们家请客的频率非常高,应该要买些厨房用品了(设备采购,增加产能),最好能再雇个小保姆。”(人力资源系统接口

丈夫:“家里你做主,需要什么你就去办吧。”(通过审核)

妻子:“还有,最近家里花销太大,用你的私房钱来补贴一下,好吗?”(资金预算,应收贷款的催要)

接着,妻子拿着计算器,准确地算出了今天的各项费用(成本核算)为254 元和节余原材料(车间退料),并计入了日记账总账),把结果念给丈夫听(给领导报告)。

丈夫:“值得,花了254 元,请了好几个朋友,感情储备账户增加了若干(经济效益分析),今后这样的晚宴还会经常举办……你就全权处理吧!”(预测公司未来发展)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ERP 就是一个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共享与利用的系统。通过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和优化,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获取更高利润

ERP 的核心就是实现企业三大计划(销售计划、采购计划、生产计划)的平衡。

ERP 系统是将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也就是将企业的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可用于生产企业的管理,而且在许多其他类型的企业,如一些非生产、公益性的企业也可导入ERP 系统进行资源计划和管理。

ERP(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管理理念,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用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 的理论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5 个阶段:

1)20 世纪40 年代:为解决库存控制问题,人们提出了订货点法;当时计算机还没有出现。

2)20 世纪60 年代: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发展,短时间内对大量数据的复杂运算成为可能,人们为解决订货点法的缺陷,提出了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即物料需求计划)理论。

3)20 世纪70 年代: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及计算机系统的进一步普及,MRP 的理论范畴得到了发展。为解决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的管理,人们发展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及采购作业计划。

4)20 世纪80 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信息得到充分共享,MRP的各子系统也得到了统一,形成了一个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财务等于一体的子系统,发展了MRPⅡ理论。

5)20 世纪90 年代:开始由面向企业内部资源的全面计划管理思想转变为如何有效利用和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ERP 理论随之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