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开放性与多元主体共建

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开放性与多元主体共建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还应注意到,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并不是一个闭合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就是要消除这种发展的不均衡、促进各个子体系共同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正在从政府唯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过渡。因此,笔者认为,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应该是由多方组成的复合主体,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是政府主导、企业协同、社会组织和公民共同参与。

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开放性与多元主体共建

1.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20 世纪40年代,生物学家冯·贝塔朗菲提出系统论,即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即被称作要素或子系统,它们在一定环境中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用这种观点分析,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就是以促进社会就业机会与就业质量为目的、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人力资源服务涉及的所有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人力资源服务体系所涉及的因素众多,按照不同的角度分析的话,可以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体系、自然体系和人造体系、实体体系和概念体系等等。本书以法律政策、组织机构、监督管理、人员队伍、技术支持这五个子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问题。之所以选择这五个子体系,是按照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逻辑来划分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之初,由法律体系确立价值与目标,再由公共政策体系将法律法规的要求,落实为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行动,并结合监督体系,构建起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骨骼”,而人才体系与技术体系则是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血肉”,将法律法规、公共政策的设计初衷,变为民众可以感知到的具体服务措施。这五个子体系并不是简单地堆砌成了人力资源服务体系,而是互相独立而又互相支撑,使得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完成了从抽象概念到具体事物的变化过程,并且使其成为具有新的性质和功能的整体。

同时,还应注意到,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并不是一个闭合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这既是说,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中的五个子体系,除了互相之间有联系,还和外界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也借由这五个“触角”,与外界进行着信息、资财等等因素的交流,其性质和功能在受到环境制约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这个交流过程使得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不断变化的弹性,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机体系。

(www.xing528.com)

图1.3 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2.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

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简单地说,就是在确定发展目标后,为了促进五个子体系共同、均衡的发展,由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及公民等多种主体,共同努力,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健康发展而做的一切措施。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作为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整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某一子体系发展缓慢、停滞或是落后的状态,各子体系之间也可能出现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就是要消除这种发展的不均衡、促进各个子体系共同发展。

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人力资源服务的主体,通过为人力资源提供公平、高效的服务,促进人力资源与工作岗位的匹配,提高社会的就业机会与就业质量。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终极目标,是提升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实现人力资源与劳动工作的和谐,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正在从政府唯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过渡。纵观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历史,无论中外,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无疑是政府,政府所持的否定或肯定的态度、收紧或放开的措施,都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状况。但伴着时代的发展和治理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企业、社会组织与公民个人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参与程度日渐加深,也成为左右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笔者认为,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应该是由多方组成的复合主体,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是政府主导、企业协同、社会组织和公民共同参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