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峡两岸水产加工业发展比较及产值分析

海峡两岸水产加工业发展比较及产值分析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福建和浙江2011年的水产加工业总产值也较高,均在70亿美元以上。图7-201996—2012年海峡两岸水产加工业占渔业的比重(%)从1996—2012年两岸各省份水产品加工度比较看,两岸沿海各省份水产品加工度排名为山东、浙江、福建、辽宁、海南、上海、广东、广西、台湾、江苏、河北和天津。表7-261996—2012年两岸各省份水产品加工度变动状况

海峡两岸水产加工业发展比较及产值分析

水产品加工业是渔业重要的下游相关产业,正如第4章所分析的,随着世界水产品消费偏好导向生鲜水产品和水产深加工品,水产加工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渔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面,本书将从两岸水产加工业产值以及水产加工业总产值与渔业总产值之间的比值(水产品加工度)来比较研究两岸水产加工业的发展状况。

1.海峡两岸水产加工业总体比较

1996年以来,大陆的水产加工业同样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见图7-19),产值从1996年的40.53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321.8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4.81%,而台湾渔业则出现增长停滞状态,1996年其水产加工业总产值为4.89亿美元,2011年仍维持在5.04亿美元。

图7-19 1996—2012年海峡两岸水产加工业产值变动状况

可见,17年间,大陆渔业(渔业第一产业)和水产加工业(渔业第二产业)都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而台湾水产加工业的发展则遇到一定的瓶颈,出现增长停滞的状态。

从两岸各省份渔业总产值的比较看(见表7-25),两岸沿海各省份渔业总产值排名为山东、福建、浙江、辽宁、江苏、海南、广西、台湾、上海、河北和天津。其中,山东的水产加工业总产值最高,其2011年产值高达109.20亿美元。另外,福建和浙江2011年的水产加工业总产值也较高,均在70亿美元以上。从变化趋势上看,除了台湾,其他各省份的水产加工业均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如山东、福建、浙江的水产加工业产值分别从1996年的10.63亿、5.35亿和7.77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109.20亿、70.94亿和70.6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16.80%、18.81%和15.85%。从两岸比较看,1996年台湾还仅排在山东、广东、浙江和福建之后,但之后排名一路下滑,2011年其渔业总产值排在第10位,与广西相当。

表7-25 1996—2012年两岸各省份水产加工产值变动状况  (单位:亿美元)(www.xing528.com)

续表

2.海峡两岸水产品加工度比较

水产品加工的发展是渔业现代化的标志,反映了一国或地区渔业的发达程度。从两岸水产加工业占渔业的比重(即水产品加工度)可以看出,大陆水产品加工度越来越高,从1996年的13.83%上升到2011年的21.58%,水产品的附加值日益增长(见图7-20)。台湾方面的水产品加工度基本维持恒定,在13%左右徘徊。因此,台湾水产品的附加值明显低于大陆。

图7-20 1996—2012年海峡两岸水产加工业占渔业的比重(%)

从1996—2012年两岸各省份水产品加工度比较看(见表7-26),两岸沿海各省份水产品加工度排名为山东、浙江、福建、辽宁、海南、上海、广东、广西、台湾、江苏、河北和天津。其中山东和浙江的水产品加工度最高,2011年分别高达41.17%和40.94%。另外,福建和辽宁的水产品加工度也较高,2011年分别高达36.73%和29.62%。从变化趋势上看,除了台湾,其他各省份水产品加工度均呈现增长的态势,如山东、浙江、福建的水产品加工度分别从1996年的22.24%、24.09%和15.90%上升到2011年的41.17%、40.94%和36.73%。从两岸比较看,1996年台湾的该项指标排在第7位,之后排名一路下滑,2011年其水产加工业占渔业的比重排在第10位,与江苏相当。

表7-26 1996—2012年两岸各省份水产品加工度变动状况 (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