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部产业因素:两岸渔业合作的巨大合作空间

内部产业因素:两岸渔业合作的巨大合作空间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影响两岸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内部产业因素分析,两岸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台湾在沿海各省份中人均GDP排名第一,这使得台湾水产品的消费量始终大于大陆。产业结构的不同为两岸渔业合作提供基础。

内部产业因素:两岸渔业合作的巨大合作空间

从影响两岸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内部产业因素分析,两岸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合作空间。

1.生产要素的优势互补

根据区位经济理论,区位因素可通过生产因素的流动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情况下,生产要素往往流向区位因素优越的地区,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第7章生产要素对两岸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可以看出,大陆在渔业初级要素(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上较台湾有优势,而台湾在渔业高级要素(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上具备优势,而在高级要素上大陆较台湾有“量”上的优势,却缺乏“质”上的优势,特别在渔业生产技术上,台湾要远远领先于大陆各省。两岸存在生产要素的上下游互补,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

2.内部需求环境的互补

从本书第7章7.2节的分析可知,两岸内部需求环境的差异性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引起的。台湾在沿海各省份中人均GDP排名第一,这使得台湾水产品的消费量始终大于大陆。大陆虽然拥有人口数量上的优势,但在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上弱于台湾。另外,从水产品消费水平层面分析,大陆总体要低于台湾,但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福建、广东、浙江、上海、海南等省份的水产品消费量已超过台湾。大陆水产品消费更加关注数量上的满足,而台湾消费者更注重水产品的质量与风味,两者在水产品消费需求上互补。(www.xing528.com)

3.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互补

从相关及支持性产业角度分析,两岸在鱼饲料业上都拥有竞争优势,但从各省份的比较情况看,台湾地区的饲料业仍然名列前茅。台湾鱼饲料主要来源于远洋捕捞的加工品,两者存在互补。此外,得益于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大陆水产品加工业发展快速,较台湾有优势,台湾水产加工品则以远洋速冻产品为主,两者存在互补。

4.渔业发展战略的不同

从渔业发展战略上看(见本书第7章7.4节的分析),台湾有着发达的远洋捕捞业,在沿海各省份首屈一指,而水产养殖业又由于自然资源匮乏等原因而发展受阻。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渔业一直奉行“以养为主”的发展战略,养殖业在大陆各省份的渔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浙江、海南除外),两者有着很强的互补性。这种渔业发展战略的不同是产品结构互补的源泉。台湾水产品主要以远洋捕捞产品为主,主要的水产加工品也主要以远洋捕捞产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品为主,如大西洋鲔鱼、鳕鱼、鬼头刀、比目鱼及曼波鱼等,而大陆水产品则来源于水产养殖产品及其加工品,主要以淡水产品、浅近海鱼类以及甲壳软体动物为主,如四大家鱼、黄花鱼、鳗鲡鱼、斑点叉尾鮰、武昌鱼等以及锯缘青蟹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克氏原螯虾、大闸蟹牡蛎文蛤牛蛙等。产业结构的不同为两岸渔业合作提供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