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渔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内部因素分析:竞争潜力及影响机制

渔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内部因素分析:竞争潜力及影响机制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我们讨论了水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为此,本书将在波特“国家钻石”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渔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探讨渔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次影响因素。波特认为,生产要素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下面笔者将逐一介绍各种影响方式对渔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渔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内部因素分析:竞争潜力及影响机制

以上,我们讨论了水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但正如上文所阐述的,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仅是渔业国际竞争力的表现形式,其后面还有更深层次的内部产业影响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为此,本书将在波特“国家钻石”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渔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探讨渔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次影响因素。

1.生产要素条件

本研究所指的渔业主要是指渔业的第一产业,即狭义渔业。波特认为,生产要素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渔业生产方面的初级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生产资料(物质资本)以及渔业劳动力等,高级要素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本以及技术水平等。渔业生产要素对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决定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级要素是形成水产品成本与差异性的载体和基础

如上所述,渔业作为农业的一部分有着与其他产业,如工业、服务业等不同的特点,它的生产方式与自然条件密不可分。一方面,自然资源直接决定着捕捞渔业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自然条件决定着养殖环境,不同的养殖环境是水产品的垂直差异性和水平差异性产生的基础。另外,渔业的物质资本,如鱼贝苗、鱼饲料、渔网渔具等初级要素同样影响着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此外,劳动力也是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劳动力资源越丰富,产品的生产成本就越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

(2)高级要素在水产品国际竞争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先天的自然条件,后天的生产要素在渔业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这种优势表现得尤为明显。以中国为例,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众多,渔业资源相对贫乏。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过度捕捞,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90年代中后期,由于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水产品生产大国,水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纽芬兰渔场在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之后,特别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开始在渔场作业后,渐渐消亡。现今纽芬兰渔场已成为历史。可见,随着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升,渔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增长缓慢、停滞不前,甚至开始下降,初级要素投入对渔业增长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小。此时,代表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的高级生产要素对一国(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内部需求条件分析

上一节的分析表明,波特认为,内部市场从其需求性质、市场大小与成长速度以及需求的国际化能力三个方面影响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渔业而言,这些分析同样适用,这里就不再赘述。但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其他大宗农产品,水产品具有需求弹性大和可替代性强的特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的测算,城市居民主要食品消费收入弹性最高的是水产食品,达0.857。为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水产品质量和风味的要求将会更高。

3.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渔业产业是以水产品生产为中心的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内容的总和。而本书所定义的渔业仅仅包涵产中部分。渔业生产还依赖于产前的投入要素,如鱼药、鱼贝苗、渔业机械等,这些投入要素由渔业的上游企业提供。此外,渔业生产也离不开产后的服务,如水产品的贮藏、加工、运输等,这些则离不开下游产业的支持。渔业的上下游企业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影响渔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一,渔业产业的纵向联合(vertical coordination);第二,渔业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下面笔者将逐一介绍各种影响方式对渔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1)渔业产业的纵向联合

该联合方式是渔业生产过程中具有投入产出关系的上下游相关产业之间的经济联合,它通常以水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渔业生产发展。一般情况下该联合方式主要存在于水产加工品产业,特别是像烤鳗这样有高附加值的出口导向型产品,而对以鲜活产品为主的水产养殖业和捕捞渔业而言则较为少见。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纵向联合呢?或者说纵向联合的组织形式对渔业国际竞争力有什么影响呢?本书以烤鳗企业为例,应用交易成本理论来解释。(www.xing528.com)

首先,烤鳗产品的形成需要两个单位合作完成:一是鳗鱼养殖企业;二是烤鳗加工企业。其次,一般鳗鱼养殖企业向鳗鱼加工企业交易产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另一种是企业内交易的方式。而市场交易形式则需要交易成本,包括议价成本、交货检疫等。为了减少交易成本,在有些情况下需要将交易转化到企业内部来完成。当然,其前提是合并后的内部组织费用要比市场交易费用低。而像烤鳗这样的出口导向型产品,有着很高的利润空间,但也存在着极高的市场风险,因为出口国有着很高的检验检疫标准。这种市场风险就转嫁到养殖户与加工企业之间,形成高昂的交易成本。因此,养殖户与烤鳗加工企业就通过组织边界的扩张,变市场交易为组织内部交易,从而节约交易成本。这就让养殖户摆脱了市场的盲目性,规避了市场风险,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此期间,烤鳗企业向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生产技术标准,而养殖户根据标准生产,并将产品卖给加工企业(见图4-8)。

图4-8 鳗鱼养殖户与烤鳗企业间的纵向一体化

(2)渔业产业集群

波特给产业集群下的定义是:“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也就是说,产业集群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一群相关产业的聚集;第二,具备一定的地理集中度。如美国的底特律汽车上下游相关产业的聚集地,而美国的影视产业则聚集在以好莱坞为中心的洛杉矶

渔业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物候条件的差别是水产品差异性产生的载体。虽然其发展程度和发展形式与工业和服务业不同,但由于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以及水域环境的不同会极大地影响到渔业生产的分布状况,从而形成渔业产业集群的雏形。如大连獐子岛集团公司就是渔业产业集群的典型代表(见图4-9)。该集团公司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根据市场导向,通过各类管理带动养殖户扩大生产规模,并担保养殖户的贷款等;而金融机构向养殖户提供发展资金以发挥资金优势;科研机构则为企业和渔户提供管理和技术上的智力支持;最后,政府通过法律手段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合理、有序的竞争环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公司+养殖户+科研机构+金融机构+政府的“五合一”的持续创新的有机整体。

图4-9 大连獐子岛集团渔业产业集群模式

不言而喻,渔业产业集群有助于渔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2006年9月28日,大连市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上市,当日以每股62.11元的价格收盘,比发行价上涨了148.4%。獐子岛的市值由账面的净产值3亿元增长到50亿元,该公司依托的大连长海县獐子岛镇(镇民均为股东)户均财富达到100万元。

4.渔业生产战略分析

波特认为,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结构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对各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在波特理论中,这种模式适用于工商业。中国渔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多是以渔户为生产单位(除少数渔业公司外)的。因此,可以认为中国的水产品市场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垄断竞争,完全竞争的成分占优。为此,探讨生产组织结构(企业结构)对渔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不是本研究的重点。陈卫平(2005)的研究认为:“波特所认为的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实际上是指产业的主体与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企业(生产主体)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将影响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本书将以渔业生产主体的生产战略选择为出发点,重点考察渔业生产战略的选择对渔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渔业按生产方式可分为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业。渔业的产业结构不同将影响渔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和世界渔业资源日显枯竭的今天,水产养殖业在渔业中的地位不断被提升。一方面,水产养殖业有利于降低水产品深加工的成本,提高深加工品产量,更有利于提高甲壳、软体类产品的产量,同时养殖渔业较捕捞渔业在生产上的可控性更强,能根据市场需求快速地调整产品结构;另一方面,水产养殖业可以通过快速调整产品结构、品质和花色来满足进口国家对水产品多元化的需求,使水产品在价格上涨的同时质量优势也不断地得到提升。远洋捕捞业则无法对世界市场上水产品多元化的需求做出迅速调整,其产品花色与质量跟不上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从而导致价格不断下滑。此外,随着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世界环保呼声的日益高涨,海洋捕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近几年日本的捕鲸船队在南太平洋捕鲸屡屡受到环保组织的干扰。

可以从世界水产品前四大出口国的水产养殖业产量占渔业总产量比重的变化看出水产养殖业在渔业国际竞争力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如图4-10所示,中国、挪威、泰国和越南水产养殖业的比重分别从1985年的51.10%、1.54%、6.08%和16.00%上升到2011年的75.77%、31.88%、35.12%和54.95%。由此可见,养殖业是未来渔业发展的方向,养殖业在渔业中的比重将影响到渔业的国际竞争力。

图4-10 1985—2011世界主要水产品出口国水产养殖业产量比重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