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国际化战略中的外来者劣势影响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维护

企业国际化战略中的外来者劣势影响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维护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Zaheer为代表的学者开始关注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中的不利因素,发掘了早期学者Hymer提出的外来者劣势的概念,掀起了国际商务领域关于外来者劣势对跨国公司国际化战略影响的探讨。企业需要开发和维护其与政府、供应商和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从而获取东道国利益相关者的认可而产生的额外成本。

企业国际化战略中的外来者劣势影响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维护

20世纪90年代,以Zaheer为代表的学者开始关注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中的不利因素,发掘了早期学者Hymer提出的外来者劣势的概念,掀起了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 Business,以下简称IB)领域关于外来者劣势对跨国公司国际化战略影响的探讨。所谓外来者劣势,是指跨国公司在异国经营时因外来者身份而遭受的竞争劣势(Zaheer,1995)。随着对跨国公司国际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东道国市场活跃的跨国公司不可避免地被打上外来者的烙印,这种外来者身份使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相比,在东道国遭受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熟悉性成本,也面临合法性缺失造成的关系成本和歧视成本(Zaheer,1995),加剧了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开展业务的成本,增加了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风险与难度。

具体来说,跨国公司在东道国遭受的外来者劣势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Zaheer,1995)。一是不熟悉成本。这来自两个方向,一方面是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制度环境文化习俗、市场运作、行为偏好等方面的不全面甚至错误的认知,另一方面是东道国利益相关者对跨国公司的不熟悉、不了解。二是关系成本。企业需要开发和维护其与政府、供应商和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从而获取东道国利益相关者的认可而产生的额外成本。三是歧视成本。这主要包括影响、改变东道国利益相关者民族主义、消极的刻板印象等认知偏差、情绪、行为而需要付出的额外成本。(www.xing528.com)

外来者劣势概念的提出,引发了之后IB(International Business)学者的思考:外来者劣势的表现是什么?跨国公司又是如何有效克服外来者劣势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针对这些问题,众多学者都开展了有价值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其中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国际化过程理论成为揭示跨国公司应对外来者劣势的经典框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