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立自营进出口权开创国际化之路

华立自营进出口权开创国际化之路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华立的国际化也由此而开端。最初,华立通过外贸公司向国际市场销售电能表,没有自己的品牌,出口额也很小,只占总销售额的不到1%。1995年华立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组建国际贸易部,开始以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产品。华立在这时候赴海外投资办厂,“政策导向的变化是一个原因,2000年前后,国家在政策上已经出现支持、鼓励国内企业实践国际化的迹象,这让华立在投资海外市场时多了几分底气。”

华立自营进出口权开创国际化之路

华立集团的前身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余杭镇上的3家手工合作社——雨伞合作社、竹器合作社和扫帚合作社,1978年这3家合作社合并。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几次大的转型,到今天它已经脱胎换骨,成为一家以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母体、多个产业集团公司组成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属于“浙商企业”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虽说华立集团业务范围很广,但它真正起家、并被外界公认与“华立”这个名字紧密相连的却是电能表业务。让我们回到20世纪90年代,其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能表生产国,竞争激烈,产能严重过剩,中国电能表企业急于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其中也包括华立这家行业领先企业。与此同时,拉美、东南亚等地区出现了电力行业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潮流,电能表需求大增,于是这些国家逐步成为中国电能表的主要出口地区。

华立的国际化也由此而开端。“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太快了,谁先走出去,谁将更早从中受益。”华立集团原党委书记、时任电能表业务负责人肖琪经如是说。最初,华立通过外贸公司向国际市场销售电能表,没有自己的品牌,出口额也很小,只占总销售额的不到1%。1995年华立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组建国际贸易部,开始以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产品。1997年,华立海外事业部正式挂牌,为大踏步“走出去”积蓄能量。

2000年是华立发展的一个重要时间点。那一年,汪力成和他的管理团队提出了指导未来十年发展的新战略——“技术创新、资本经营、全球化”。随后收购荷兰菲利普公司在美国的CDMA研究所,以及昆明制药(SH600422)和健民集团(SH600976)的举措,即是这一战略的产物。华立的全球化此时也在提速升级。公司决定在泰国直接投资,首期投资额为120万美元,独资设立华立集团(泰国)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立泰国”)。这将是华立投资设立的第一个海外电能表生产基地。

华立在这时候赴海外投资办厂,“政策导向的变化是一个原因,2000年前后,国家在政策上已经出现支持、鼓励国内企业实践国际化的迹象,这让华立在投资海外市场时多了几分底气。”肖琪经如此评说。2000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浙江省政府也鼓励华立这样的行业龙头“走出去”,到海外进行直接投资。(www.xing528.com)

当然,电能表行业有一定的特殊性,产品销售以当地电力局招标为主,个人很少直接购买,而各国、各地的电力局大多会保护本地企业,对本国生产的条件设置低一点,外资企业的门槛会高一点。在泰国投资设厂也是为了靠近客户,取得其信任与好感。以往出口产品时就发现,即使产品性价比非常高,但外国客户对业务的可持续性和售后服务心怀疑虑,最后也很难达成交易;再如,非关税贸易壁垒也是让人非常头疼的问题。

在徐根罗——这位华立泰国的创办人看来,华立集团“走出去”的第一站选择泰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人文角度看,泰国当地华人多,对华人一直比较友好,不少华人在当地也都有体面的工作。从地缘位置看,泰国与中国邻近,但没有领土接壤,不会有领土纠纷或冲突。泰国居民的生活习性也与我国南方一些地方比较接近。另外,华立生产的电能表质量好,在泰国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而且有不错的市场容量。”

肖琪经从另一个角度做出解读,“有人把产品出口比作小学毕业,把设立海外营销机构比作中学毕业,把海外建厂比作大学毕业,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有循序渐进才能知己知彼,减少风险因素,找到发挥自身竞争优势的恰当空间,最终实现扩大产品出口、有效占领国际市场的初衷。”

不过即使“深思熟虑”,有头脑如此清楚的领导,也没有想到在泰国生存下来会碰到那么多困难,那么多曲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