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地利用分类与规划目标的紧密关系

土地利用分类与规划目标的紧密关系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也发现传统区划的改良方法无法彻底解决城市蔓延、社会隔离等一系列问题,横断面规划的出现实现了土地利用分类的范式转变,它重新反思人类聚居点与自然背景的关系,根据人和自然的关系划出城乡空间形态的梯度分区,以综合性的形态分区把规划调查、分析、设计和开发控制紧密地联系起来。从历史经验可以发现,土地利用分类及其方式与规划目标密切相关。

土地利用分类与规划目标的紧密关系

土地是依据社会的愿望和发展目标而可以改变的客体,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往往会引领规划方法的转型,反之,若规划方法固步自封,终将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城市问题和挑战。

1960年代以后,针对综合理性规划的批判以及系统规划理论的引入,引发各国对土地利用模式和土地利用分类的思想转变。英国遵循经验主义的思维惯性,当发现传统的功能分区方法无法承载社会经济的多元目标时,土地利用规划彻底地向战略规划转型。美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然也在1960年代后开始强调规划政策研究,但由于受宪政法律对个人财产绝对保护的思想影响,在实践中以功能分区为手段的区划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理性主义驱使美国的规划理论家通过语言学对土地利用的内涵进行逻辑分析,进而发展出一套多维的土地利用分类体

1960年代以后,英美土地利用分类及其方式因应城市问题和城市发展的需求而转变。系,以适应计算机时代对精确清晰的数据之需求。(www.xing528.com)

1970年代到21世纪初,在环境危机的大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英国的规划体系基于其灵活的政策框架继续完善,不断补充环境、经济、社会等议题,加强跨部门间的联动,实现战略规划向空间规划转型。美国也发现传统区划的改良方法无法彻底解决城市蔓延、社会隔离等一系列问题,横断面规划的出现实现了土地利用分类的范式转变,它重新反思人类聚居点与自然背景的关系,根据人和自然的关系划出城乡空间形态的梯度分区,以综合性的形态分区把规划调查、分析、设计和开发控制紧密地联系起来。

从历史经验可以发现,土地利用分类及其方式与规划目标密切相关。英美两国的经验均是结合本国的制度文化,在社会价值观发生转变后进行及时的转型。与之相比,令人遗憾的是这种转变尚未在我国出现,我国的土地利用分类思想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