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舞台灯光与舞美的紧密关系

舞台灯光与舞美的紧密关系

时间:2024-01-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五灯光灯光与舞台的布景有非常之大的关系。固然,我不能希望每一个爱美的戏剧家都学到灯光的专门技术。因此,在化妆排演的时候灯光必须列入,作为排演中的一项。现在流行的舞台灯光都是直接光。在这样的灯光底下演戏,即令绝色的美人登台也能变成夜叉的丑态。因此,在实演之前必须在灯光底下排演一次,使由上向下射的光与由前向后射的光互相抵抗得住,不至于射出有碍于美观的影子来。

舞台灯光与舞美的紧密关系

五 灯 光

灯光与舞台的布景有非常之大的关系。布景上的色彩常因受灯光中色彩底影响而生变幻。研究这种变幻的程度另有专门的技术,断非三言两语所能尽述。

中国舞台上布景的历史已有十多年了,而专门研究布景的人却一个也没有——专门研究灯光的技术的人更不用提了。现在在各处都市的剧场中画布景的人与现在的“文明新剧家”一样,并没有在这一项专门技术上,下过刻苦工夫。春阳社由日本贩进一点儿布景的智识,造就了好几位布景师底“饭碗”。民国元年新新舞台由日本请了一位布景技师与一位电光技师过来,又为他们添了许多花样。春柳剧社由日本带回一位布景技师来,又开了他们一次的眼界。但是这些都是“东鳞西爪”的残缺不全的,而不是整个的、系统的智识。

现在各处游戏场与旧戏院里那些宽不及丈的小台上也挂着一望无际的远景片。几十里一脉的高山峻岭,卷了起来永不落下去的波浪,都是很能引小孩一笑的玩艺儿。在岸底这边来往的人一个个都能发出一个极大的影子来,直到海底那边,接连着掩过几十里的山顶。这种怪诞的异迹我们常常可以在各处布景的戏院里去领教。看戏的人、演戏的人甚至于自命为评戏的人都朝着这个人类历史上所从来没有的异迹看惯了不以为奇,反而大家争相赞叹这种布景底“美”,唉!可怜的智识饥荒!

固然,我不能希望每一个爱美的戏剧家都学到灯光的专门技术。我如今只能介绍一些西洋舞台上习惯的支配灯光的方法,以备读者实验之用。

灯光可以算是布景之母,因为没有适当的灯光不论怎样好的布景都没有生命。因此,在化妆排演的时候灯光必须列入,作为排演中的一项。倘排练不熟,不但全剧的精神因而减色,有时还要闹出很可怕的笑话来。

有一次美国一个爱美的剧社演某剧时就闹过这样一个大笑话。剧中的皇帝与皇后从窗格中向外看。皇帝说,“她为甚么还没有回来?”

这句话是灯光减低的一个暗号。但是那位管电光的主任忘记了。

皇后就说,“天晚了”,那灯光还是没有动。

皇帝就回答说,“不错,你看天色慢慢地黑下来,太阳差不多要下去了”,他把“下去了”说得非常之响亮。这才把那位电光主任警醒,日光就突然落下去,引得看客哈哈大笑,把全剧底精神整整地冲一个散。这就是没有把灯光排熟的结果。

大凡爱美的剧社演一出戏总是因为这出戏值得一演而后演的。既然值得一演就值得用我们底全副精神把这出戏底全部演作弄得“尽善尽美”,(自然以自己底能力为标准。)灯光既是演作中的一部分,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内自然应当筹备妥帖;不宜为节省经费起见太看轻了灯光这一件事。(www.xing528.com)

现在流行的(并不是最美的)舞台灯光都是直接光。直接光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排列在台口的一排电灯,叫做“脚光”(Foot Light)。这一排灯设在大幕之前,其宽度与舞台环门相同,装在灯槽里面,其光只向舞台上射去,而不为观众所见,脚光中备三种颜色的灯泡(白色、琥珀色、蓝色,)每一色各自有一个开关机,方可随便变换色度。但是爱美的剧社在学校或他种场所演剧时未必能够照这样的布置。因陋就简的办法就是安一排灯泡在台口(必须遮住向外的那一面不使台下见光)每个灯泡相离约在八寸之间,每三个灯泡中杂一个琥珀色的在里面。琥珀色(中国电料行中称为黄色)的灯光能够减低白光耀目的程度,使略近于太阳光色。倘然剧中用得着月光,或是其他冷性的光度,那就得添置与白光泡同数的蓝色灯泡。在开蓝光的时候必须把琥珀光全行关闭,否则被黄光一揽和就不见有蓝光了。

斑光(Spot Light)是由舞台环门里面射出来的光。这种灯光也可分为各种色度,能遍照全台,亦能只照在一个脚色身上。斑光底最不合理的用法就是照一种美丽的彩色在一个名角身上,显得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舞台上的贵族。在名角制度末日将到的时代这种用法已为一般艺术家所反对,废止不用。有本领的电光主任在大规模的剧场里面能运用全套斑光,使他底色度与每一个角色底性质相合,而且不使人觉得那灯光在那里渐渐变换。

脚光与斑光两种都是由台前向后射的,都能够显出演者底影子在景片上面。若不设法避免,则一个人底影子可以遮过屋顶、树梢甚至于远处的山顶。这种怪现象在中国许多不解灯光配置法的舞台上常常发见。避免的方法就是使用边光(Border Light)使他抵住由前面射来的光。边光每排底长度约与舞台底宽度之半相同,设在舞台环门背后的上面。以及每块横片底后面〔挂在舞台上面,代表树叶等的横景片叫做“横片”(Dropborder)〕。边光也分为各种色彩与脚光底色彩相调和。边光的灯槽里面涂着白漆,把灯光反射下来。边光是由上往下射的,倘光度过高,脚光抵他不住,则演者底眼睛都显得凹下去,鼻子与嘴唇都有影子了。这也是很不好的现象。在这样的灯光底下演戏,即令绝色的美人登台也能变成夜叉的丑态。因此,在实演之前必须在灯光底下排演一次,使由上向下射的光与由前向后射的光互相抵抗得住,不至于射出有碍于美观的影子来。

堆光(Bunch Light)是由左右两旁景片中射向台中的光,为代表日出、日落、月光、炉火等用的。发堆光的灯与幻灯相似,装在长杆的灯架上,灯架可以随便搬移。用时可将杆底盘插入景片后面地板上的孔隙里。各种颜色底变换都在几条胶制的软片上面(与电影片相似)。发光用的燃料是炭精或钙(即车灯中用的“电石”)。堆光灯在欧美各国发售剧场用品的铺里都买得到。

条光(Strip Light)就是一短排安在槽里的灯泡,可以随便搬移,接上相离最近的电线就能发光,把这一块地方照得格外的亮些。

不论用那一种光,总不要忘记了,白色灯泡太惹目光,不宜单用。最妥当的方法,上面已经说过,就是每三个灯泡里面掺杂一个琥珀色的。布屋内景时这一步必须做到,否则演者脸上都显出很可怕的青灰色来了。但是舞台上面悬着的边光不妨尽用白色的,因为他并不直接射向演者底脸。

剧社为经济所限,不能应用上述的各种灯光时,这两种光是万不可少的:第一,台口一排脚光,安在反射力极强的(在槽里涂白漆就得)灯槽里,其宽度与舞台底宽度相等;第二,舞台环门(就是装舞台画景的那个镜框子)里面顶上以及每排横挂片里面都挂一排边光,灯槽必须有极强的反射力。单用脚光而不配边光是万万不可的,原因上面已经说过。还有一件最要紧的事就是每一排灯必须各有一个独立的开关机,方可适应剧情,自由增减台上的光度。

在没有安设电灯的内地以及在电力供不应求的都市的爱美的戏剧家对于我上面所述的即使不以为是废话,也总觉得不合实用。现在在中国戏院中最流行的就是煤气灯(又称水月电灯)。煤气灯中蓝色的成分含得太多,若不设法掺杂黄色或是红色的成分进去,演者底面容便显得惨白憔悴,个个都成了肺病院里的病人了。要补救这种弊病,上面述的三个灯泡中掺杂一个琥珀色的灯泡这个调和方法依然适用———就是三个煤气灯的中间一盏周围糊一层极薄的浅红色绸或是浅红纸。客座中必须有充分的灯光,是中国剧场中的旧习惯。我们固然要渐渐地把这种有害的旧习惯打破,但是不可太快;因为这个习惯的里面藏着两个原因: 第一,恐怕警察底保护力不足,难免有大兵砸戏院或是剪绺小贼乘看客兴高采烈时施手段;第二,因为男女社交平常过于受压迫,进了戏院犹如弹簧离了阻力彼此大看而特看(男女分座的戏院里互看的欲望更高。)我们底目的固然不是营利,但是我们决不可与看客脱离关系;所以我不主张客座中十分黑暗,但是我同时又反对台下与台上有同样的光度;因为人底眼光都有偏向最光明处的习惯,台下与台上倘有同样的光度(现在中国各剧场里大半如此)简直是暗示观众,不妨向台上或台下随意浏览了。倘依我上面的方法把中间一盏煤汽灯周围罩一层红绸或纸,则这盏灯底光足以照见客座全部了。其余两盏不蒙红色的灯必须用洋铁片把观客座的光隔住。这块遮光的洋铁片里面可刷白漆,增加灯光底反射力。

在煤汽灯下面耍玩日出、日落、月上等的把戏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剧中有夜景,应当用浅绿绸糊在湾成半圆的一个铁丝环上遮住每个挂在台口的煤汽灯。倘必须月光可用汽车上用的钙灯(即电石灯),但是非熟练不可,否则难免要弄巧成拙,闹出笑话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