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地资源的地理要素及其影响要素

土地资源的地理要素及其影响要素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地资源的地理要素主要是指土地区域内影响土地资源分布和土地利用的地质、地形、地貌类型等。与土地资源特性关系密切的地形因素有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几个方面。二是山区土地资源的垂直分布规律。一般山地、丘陵地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缺水问题,要根据当地水资源分布特点,合理安排土地利用方式和开发治理途径。

土地资源的地理要素及其影响要素

土地资源的地理要素主要是指土地区域内影响土地资源分布和土地利用的地质、地形、地貌类型等。气候要素是宏观尺度上的土地资源因素,而地学因子则是一种区域性因子,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和地质等,这些地学因素和区域内的光、热、水、土四大要素在大的气候条件下重新组合分配,形成了不同的土地资源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

1.气候要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的宏观地带性规律上,而土地资源的区域变异则往往受地质条件和地形因素的制约。不同的地表形态,直接决定着景观的轮廓和景观要素的内部联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土地资源的分布类型、质量特征和利用方式。与土地资源特性关系密切的地形因素有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几个方面。

1.1海拔高度是划分地貌形态类型如平原、高原、丘陵与山地的重要指标,海拔高度对土地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热条件再分布方面。

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 m,气温将下降0.5~0.6℃。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量也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多,但降水量在一定高度增加到极大值后,随着海拔高度的继续增加而下降。海拔高度变化引起区域水热条件的再分布,必然导致不同海拔高度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对农业生产上的农作物布局以及耕作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海拔的增加,积温必然减少,生长期也相应缩短。在我国北方地区,海拔高度每上升100 m,大于或等于10℃积温就减少150~200℃。农作物正常生长均要求一定的积温,每种农作物存在着适宜生长的海拔上限,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农作物的适种性也必然不同,由于生长期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缩短,土地利用强度也必然呈下降趋势。因此,在土地开发利用中,可以充分利用海拔高度增加导致农作物生长期推迟、成熟晚的这一特性,因地制宜地进行反季节栽培,延长农产品上市的供应期,提高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海拔高度对其他各个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类活动的制约方面,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自然环境恶化的可能性增大,人类的活动必然减少。

1.2坡度对土地特性及其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侵蚀、农田基本建设、交通运输、灌溉、机耕条件和工程建设及投资等方面。地表起伏越大,坡度越陡,土壤侵蚀作用越强,水土流失量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增多。地形起伏越小,对农田水利化与机械化越有利。不同的地面坡度范围在土地特性和利用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1.3坡向是坡面法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向(也可以通俗理解为由高及低的方向)。坡向对于山地生态产生较大的作用,山地的方位对日照时数太阳辐射强度有影响。对于北半球而言,辐射收入南坡最多,其次为东南坡和西南坡,再次为东坡、西坡、东北坡和西北坡,最少为北坡。

向光坡(阳坡或南坡)和背光坡(阴坡或北坡)之间温度或植被的差异往往是很大的。南坡或西南坡最暖和,而北坡或东北坡最寒冷,同一高度的极端温差可达3~4℃。在南坡森林上界比北坡高100~200 m。永久雪线的下限因地而异,在南坡可抬高150~500 m,东坡与西坡的温度差异在南坡与北坡之间。坡向对降水的影响也很明显,往往一山之隔,降水量可相差几倍。在光照、温度、雨量、风速、土壤质地等因子的综合作用下,坡向能够对植物产生影响,从而引起植物和环境的生态关系发生变化。

2.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地貌形态可以粗略地将地表划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类,各种地貌类型对于土地利用的影响不同。(www.xing528.com)

2.1山地与丘陵的区别一方面在于相对高度的大小,一般山地相对高差大,因海拔高度的不同形成自然生态环境的垂直地带性分异,从而产生不同的土地利用垂直布局,这种现象在丘陵地区较少;另一方面山地沟谷切割较深,地形轮廓明显,坡陡难以利用,而丘陵则地形浑圆,形成缓丘宽谷,在宽谷中分布着一些较好的农业耕作区。

在山地与丘陵地区,由于都存在着相对高差和坡度,在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决策时应当注意如下几个共同问题:

一是坡度因素。坡度直接决定了土地资源质量等级和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也与水土流失潜在危险性密切相关。

二是山区土地资源的垂直分布规律。土地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立体性,类型丰富多样,在进行山区土地资源开发时,要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和山地立体生态经济系统。

三是水的问题。一般山地、丘陵地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缺水问题,要根据当地水资源分布特点,合理安排土地利用方式和开发治理途径。

此外,坡向也是影响山区土地资源特征及其利用的因素之一,坡向直接影响光、热、水条件的局部差异性,从而也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分布。

2.2平原是由地壳运动过程中相对下降而形成的负地形。平原一般海拔低,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有利于发展农垦、机耕和灌溉,成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基地,但各种成因不同的平原对农业的影响也不一样。根据沉积物的堆积形式不同,平原类型分为山前平原、冲积平原、湖积平原和滨海平原等。固原市河流冲积形成的河谷平原是主要的农耕区和城镇用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